APP下载

“我到新疆去”

2018-09-19牛方

中国纺织 2018年8期
关键词:援疆纺织新疆

牛方

不知道为什么,一提到“新疆”似乎就会不自觉地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其实,这两个字也不过就是中国地图西北角的一个地名,一块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但它就是有能力在你的心里荡起一丝莫名的涟漪。

或许是它确实有些遥远,这样的遥远被天然赋予了一份与生俱来的神秘,这样的神秘又被演化成了各类标签式的印象深深地烙印在每个疆外人的意识里。

2018年,由新疆小伙库尔班江·赛买提策劃并执导的纪录片《我到新疆去》登陆央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记录片聚焦了在新疆奋斗生活的24位代表人物,他们其中有CBA新疆队教练李秋平、作家王蒙、以及纺织行业熟悉的全国政协委员、溢达集团董事长杨敏德??纪录片以一个个生动又真实的故事展示了当下新疆的风土人情。

为何要为“新疆”拍摄这样一部纪录片?而一部类似于地方志的纪录片又为何能登陆央视,引起世人侧目?说到底,新疆确实有着自身的特殊性。

2014年,新疆开展“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百万人就业工程”,在将近五年的时间里,这片土地上蜂涌而起了数百家来自内地的纺织企业,新增企业数量近两千家。而与此同时也为新疆带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内地纺织人”。

这些人,他们为何会义无反顾地来到新疆?新疆这样一个远离家乡的地方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几年的援疆生活,新疆又对他们的人生来说具有着怎样的意义?他们对于新疆有着怎样的情感??这些问题,我们不曾过问过。

当下,纺织服装产业对于新疆经济发展来说显然具有重要意义,而这批“援疆生力军”对于新疆纺织服装产业的提质增效大发展又具有重要作用。他们生活在新疆、奋斗在新疆、挥汗流泪在新疆??值此2018“一带一路”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论坛召开之际,本刊编辑部选取了八位近年来援疆的纺织企业代表,他们中基本都是多年来工作在新疆一线的直接负责人,每天面朝戈壁、背靠雪山,接触着维族员工,思考着融合发展??他们是新疆纺织服装产业近年来大发展的亲历者,他们是一批“我到新疆去”的不悔的人。

◎讲述人1

新疆洁丽雅石昌佳:“我热爱这片土地,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乡”

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以后,洁丽雅响应党中央号召,带着项目规划,开始行走在天山南北、塔河上下??经过多轮考察和洽谈,于当年8月,在时任浙江省长吕祖善和自治区主要领导共同主持的两省区经贸洽谈会上,成为首批浙江省产业援疆的重点签约项目,最终落户一师阿拉尔市,到如今已有八个年头。

洁丽雅选择新疆是怀着“用世界上最好的棉花,做世界上最好的产品”的一份企业愿景而来,基地一期项目于2015年9月建成开始投产,二期项目于2017年下半年开始安装设备,目前也全部投产。

在我眼里,新疆是一块阳光宝地,这里的景色雄奇美丽,新疆的人民热情好客,领导们对来新疆发展的外来企业关爱有加,所有的人都在为建设新疆的美好明天而奋斗。

洁丽雅来到新疆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少数民族的用工问题。因此,在项目建设初期,我们就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员工的培养问题,2012年初选派了50多名少数民族骨干赴浙江和湖北基地培训,通过几年的努力,他们克服了语言、文化、生活习惯等各种障碍,基本掌握了现代化生产所必备的操作技能,成为了目前少数民族员工队伍的中坚力量。

去年以来,在师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我们已经与库车县、阿合奇县、图木舒克等县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少数民族劳务输出合作关系,签约和达成就业意向的少数民族青年已近2000人。在浙江省和台州市两级援疆指挥部的精心组织和协调下,利用台州援疆资金,积极推动智力援疆工程,与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阿克苏地区技工学校、阿拉尔职业技术学校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开设了“洁丽雅少数民族纺织班”和“少数民族骨干员工双语技能培训班”, 出资500万元在阿拉尔职业技术学校设立“洁丽雅少数民族青年就业促进基金”,初步建立了一个能为我们持续提供有较高素质、懂双语的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库。

但是今年以来,各地能为企业提供的合格员工数量愈来愈少,特别在目前,公司二期项目年产1万吨毛巾生产线即将全线试生产阶段,面临着招工难和人员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

除了用工难,企业也面临着融资难问题。当前,金融机构在纺织企业融资方面仍然有种种限制条件,大部分企业仍然面临着融资渠道少、门槛高、审查严、流程长等诸多障碍和困难。

尽管现在新疆纺织行业发展迅速,但是相比成熟的东南沿海地区仍然存在着巨大差距,比如配套产业不足和物流周转困难等。但是,对与未来我们依然满怀信心,洁丽雅将依托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充分利用一师阿拉尔市的优质棉花资源,开拓紧靠13亿人的欧亚大陆市场,打造国际洁丽雅,共圆中国梦。

◎讲述人2

新疆富丽达冯文军:“组织派你去,去了就干好”

2011年3月,我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资委“特别引进高级人才”身份从齐鲁石化调入新疆大型国有企业中泰化学。8年前,怀揣着“建设全国规模最大聚氯乙烯工业园区的化工梦”来到新疆,八年过去了,感受到了新疆的地大物博和纯朴的民风,感受到了西部地区发展创业的艰辛,也感受到了中泰集团作为新疆龙头国企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尤其感受最深的是党和国家、全国各族人民对新疆的特殊关爱。

在东部沿海地区生活了半辈子,忽然转战到西陲,刚来时,衣食住行包括气候环境、时差等问题,特别是多民族的生活环境,一切都需要去适应。

但是,我时常记起当年临行前年迈父亲的嘱咐:“组织派你去,去了就干好。”其实,克服困难的法宝总结成一句话就是:脚踏实地、扎根一线,与各族干部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边干、边学、边总结、边提高。援疆8年了,我无怨无悔地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和内地朋友在一起时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们内地各方面都发达,要多帮帮我们新疆。

在新疆发展纺织服装业是党中央制定的战略方针。但纺织服装产业只有延伸到成衣、家纺等最终端,才能最有效解决社会就业。新疆缺水,且水质大都不好,导致印染环节很难在新疆展开,直接制约了产业链的延伸。另外,高端人才的匮乏也是制约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新疆富丽达目前以40万吨再生纤维素短纤维年产能成为世界单厂产能第一的企业,下属巴州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新疆富丽震纶棉纺有限公司两个控股子公司可实现80%产能的就地消化。目前,新疆的煤、电等资源和特殊政策优势依然比较明显,加之经过近两年的装置升级改造,产品质量不断稳步提升,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很有信心。我们将坚定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做好安全、環保实现健康长远发展的同时,多解决社会就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经济发展,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贡献积极力量。

◎讲述人3

新疆溢达李光海:“这里的明天更美好”

我是新疆本地人,最大的感触是这些年新疆日新月异的变化。自1995年进入溢达集团,我在溢达成长的23年也是集团在新疆从成立到高速发展的23年,当初集团发现新疆拥有全国最优质的长绒棉资源和地缘优势,但本地却没有配得上这些棉花的纱线工厂,因此来新疆建厂。溢达自1995年在吐鲁番地区建立第一家纱厂以来,目前在疆已有七家分公司。形成了国内首家从棉花的育种、种植、轧花到生产高支纯棉纱线的纵向一体化供应链生产企业,拥有高科技紧密纺生产规模22万锭。溢达发展一向重质不重量,纱厂全部生产高品质的高支纱产品。溢达重视研发,重视科技和创新,我们认为企业必须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才能将最先进的一流设备应用好,科技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价值。

同时,在南疆地区,公司为了鼓励棉农种植高质量的长绒棉,用现金支付的方式取代“打白条”,增强了棉农的信心,有效保证了原料的产量和质量。此外,集团在新疆成立了“溢达杨元龙教育基金会”,时刻关注偏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的健康教育问题和环保理念,履行了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随着近年来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和推行的各项新疆发展纺织业的优惠政策,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纺织行业在新疆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在新时期新常态下,溢达集团将以“一带一路”和建设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为机遇,以提升精益生产为中心,增强创新能力,推进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形成发展新动能,创造竞争新优势,促进纺织产业迈向工业4.0。

我生在新疆长在新疆,这里是我的家乡。这里有着天然的美景,多元文化的不同民族,还有各种特色的美食,衷心祝愿我的家乡有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讲述人4

新疆如意韦节彬:“如果再让我选择,我依然还会来新疆”

我是2010年7月受集团委派来到新疆石河子的,来到新疆已有9年。最大的感受就是新疆这几年发展的很快,刚来的时候,街道上还没有多少车辆,现在很多路段在通行高峰期会发生拥堵。

我们公司刚来到新疆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员工的思想观念与内地有一定的差距。于是公司分批把员工送到集团和内地参加培训,使员工的思想观念有了一定转变。但目前仍然面临着高素质人才与企业快速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

山东如意是首批沿“一带一路”经济带发展的先行者。2010年来到新疆石河子收购了原八一毛纺织厂, 2013年抢抓机遇,启动了在宁夏、新疆、巴基斯坦等政策密集和低成本地区新建智能制造项目,形成“优质原料+智能制造+互联网”的全产业链创新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超前成功实施产业转型升级。

2015年,集团在新疆石河子建立现代高科技纺织工业园,在恢复、改造石河子原有100万锭纺机的基础上,新增100万锭的产能,核心是生产衬衣、毛巾的高端面料。2016年,陆续在喀什、疏勒、英吉莎、阿克苏、和田建设投产了智能化纺纱项目。2017年,如意集团与新疆兵团农七师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围绕优质棉种植、棉纺、化纤、织布等开展混纺全产业链项目合作,实现了在南北疆布局完成棉纺织产业链。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如意集团一定会在新疆大有作为,对新疆当地发展、就业、稳定等产生显著拉动作用,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讲述人5

新疆天虹杨勇:“我深深眷恋这片土地”

2015年6月28日,新疆天虹基业纺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同年11月底,我正式来到新疆,开始了我在新疆的职业生涯,到现在已有近三年的光景。对新疆这个地大物博,风景如画的地域,已产生了非常浓厚的眷恋之情。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乍来到这大西北,确实有各种不适应。冬天太冷了,夏天又热又干燥,饮食差异也比较大,由于水土不服经常导致身体不适,经过了一段时间才调理好,后来慢慢习惯了。现在反而觉得新疆比自己的家乡还要好,每次出差去内地,都迫不及待的要踏上归途,因为现在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一切。新疆,我的第二家乡。

新疆天虹基业纺织有限公司成立已有三年之余。开工初期,我们克服酷暑严寒对车间带来的影响,克服用工需求大,人员流动大,少数民族员工管理经验缺乏等诸多困难,已顺利建成一期50万锭项目工程。2017年下半年,我们规划了二期20万锭涡流纺项目。该项目是目前全球纺织行业最先进的新型纺织工艺流程和技术,其特点是流程短、占地少、投资回报快、效益好。该项目计划投资6亿元人民币,目前已经到位2.5亿元人民币。第一批设备已经安装投产,到2018年9月将全面安装投产。同时,公司积极响应自治区号召,拓展产业链,向下游印染、服装发展,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带动就业,拉动相关产业,为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完成全面脱贫攻坚任务贡献力量。

◎讲述人6

新疆红豆周伟新:“新疆不远,因为热爱”

为响应党的号召,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以及企业国际化发展需要,红豆集团于2015年3月正式筹建新疆红豆服装有限公司。

我于2015年4月公司筹建新疆基地之初就来到了新疆,来新疆3年期间,见证了霍尔果斯市的腾飞,感触最深的是近年来政府部门在招商引资、为企业办实事方面,让内地援疆企业真正有了归属感。

从前总认为新疆是一个很遥远的地方,在那片美丽神奇土地上的少数民族,他们有着自己的语言、信仰和习俗,有着和我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对于未去过新疆,未曾在新疆深入生活过的我来说,这种人文方面的差异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陌生感。

初到新疆,我努力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圈,他们的直爽和仗义让我消除了那种陌生感,渐渐地对新疆这片土地有了深厚的情感。

红豆文化的核心是情文化,是爱和奉献。公司发展起来后为当地经济提供了巨大支持,不仅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还带领了一批南疆转移劳动力走向了共同富裕。公司目前拥有职工300多人,少数民族职工占比81%。本着最大程度发挥关爱职工的原则,曾帮助维吾尔族小伙艾尼·买买提一家人在公司找到了各自合适的岗位。我还记得去年的肉孜节,艾尼·买买提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在这里,领导很关心我们,专门给我们开了清真食堂,与我们同吃同住,每次到古尔邦节、肉孜节的时候,还用少数民族的方式与我们一起来庆祝节日。我们在这里上班很开心、很温暖。”艾尼·买买提也很努力,通过自己三年的努力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多面手。在2017年9月得到了时任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的好评,2017年评为红豆集团生产标兵。

为激发职工工作的积极性,车间里的班组长都是从一线职工中选出的。公司对内关爱职工,领导班子与9名困难职工结对帮扶。对外回馈社会,今年上半年,出资为霍尔果斯市莫乎尔牧业村贫困户修墙、造井,用实业行动扶贫。公司的这些措施,得到当地政府的肯定,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工人先锋号”、“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

未来,新疆红豆服装有限公司将依托霍尔果斯作为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沿边开发开放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充分利用口岸交通枢纽优势,大力发展“走出去”战略,将产品分别销往中亚五国,形成立足内地市场,并不断开拓中亚、东欧市场的发展格局,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一带一路”沿路上的新亮点,成为江苏企业在新疆投资发展的“样板工厂”及民族团结的“典型工厂”。

◎讲述人7

新疆仁和贾国强:“大美新疆是创业的沃土,是创业者实现梦想的乐园”

新疆仁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根据集团安排,我于2016年6月赴新疆工作。当时的新疆仁和仅有一期2万锭的生产规模,面临设备购置资金不足、人员配置不到位、各种配套设施不完善、产品质量不稳定,各类消耗和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等诸多困难。两年来,在各级政府和集团正确领导下,在兄弟单位同仁的帮助和公司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通过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战略,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优惠政策扶持和金融部门资金支持;完善企业内部生产管理,努力做到精细化;改善企业外部发展环境,实现企业持续发展。

经过一系列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一期7.5万锭于2017年5月份全部达产,产品指标保持稳定,质量、产量连续一年多稳居恒丰集团41家理事单位前三位,成为广东、江浙一带多个高端客户的长期供应商,产品享誉江浙、珠三角市场。公司已于2017年开始建设7.5万锭的二期项目,现在部分设备已经投入生产。两年多的工作經历,使我对新疆有了特殊的感情和感受:大美新疆是创业的沃土,未来的新疆是创业者实现梦想的乐园。

当然,在新疆发展我们依然面临很多问题,比如招工难,人员流失率高。公司二期项目8月开始陆续投产,用工仍存在很大缺口,迫切需要招录150名员工。除此之外,融资难也是一大问题,还有新疆棉纺企业税收“高征低扣”问题迟迟不能得到解决,每吨精梳纱比内地棉纺企业增加900元左右的成本等,但是困难无处不在,却并不能将我们打倒。中国棉花资源在新疆,纺企的未来在新疆,我们相信,在新疆创业虽然历程艰难,但梦想一定会实现,我对企业在新疆的明天充满信心,新疆仁和一定能够成为独树一帜的精品纺织企业。

◎讲述人8

新疆中兴手套陈建华:“南疆是个好地方,只要各方努力,就不可能成为被世界遗忘的角落”

我是2014年7月在新疆英吉沙县创办了中兴手套,到今年已经是第五个年份了。在新疆办厂最大的感受是苦中有乐,苦中有成就感。由于手套加工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工人,因此到了英吉沙我们首创了“总部+卫星工厂”模式,这种模式后来被实践证明特别适合南疆深度贫困地区百姓就近就业,对于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较大的助推作用,深受当地干部群众认可,也在南疆众多地区大力推广。

来到新疆我们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技能人才的短缺。尽管,当地广大百姓非常淳朴善良,但是产业基础几乎是零,突破是最困难的事情。我们在山东省、济宁市两级援疆指挥部及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以手套产业为载体,重塑了产业员工的心灵。

我们首先给员工植入信念,“手套将改变我们的命运,要把手套做出精气神”。让员工理念成形,淡化了宗教氛围。其次我们让维吾尔族优秀员工当演员,我们团队当导演,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座谈会、表彰会、手套技能大赛、联欢会、考工定级、到山东参观考察培训等活动,启发了她们的内在的上进心。当然,目前南疆员工的劳动效率还是普遍低于内地,务工观念及勤劳致富理念仍然需要强化教育培养。但是我们相信,未来通过行业内兼并重组,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增加附加值,一定能更好的解决更多的维吾尔族百姓就业。

记者手记

“援疆”是值得骄傲一生的选择

还清楚记得第一次在新疆吃到第一口本地水果的惊艳感;还清楚记得第一次驾车在“独库公路”上,深入腹地后瞬间被扑面而来的高山草原“绿瞎眼”所带来的震撼感;还清楚记得在采访路上第一次在公路两边就能见到雪山心中腾起的新鲜感;还清楚记得在南疆采访,三小时的路程竟然全程都是戈壁、沙漠和小型龙卷风,如此荒芜景象所带来的压抑感??

新疆,只要你来过,便终身难忘。

“我到新疆去”是一个巨大的话题,我是谁?又是如何带着疑问,甚至是未知的恐惧来到“异域之境”?而又最终为何留了下来?库尔班江·赛买提的纪录片是想消除大众对于新疆的偏见,而我们是想探究产业发展背后的故事。

从策划到采访,让我们感到惊讶同时又惊喜的是,几乎每一个受访人都不曾后悔来到新疆。他们来到新疆从未否认过存在的困难,但是却也不曾被困难吓退。

既然是“援疆”必然是机遇与挑战共存。自然气候的挑战、生活习惯的挑战、语言不通的挑战、价值观冲突的挑战、民族文化的挑战,思念妻儿的心灵挑战......除此之外,还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招工难、融资难等问题。但是,尽管千难万阻他们依旧咬牙坚持,因为他们深知,没有退路,新疆需要纺织服装产业的生根发芽。

新疆,这样一个被认为是“异域”的地方,之于每一个与之相遇的人都留下来难以磨灭的记忆,这是它的能力,也是它的魅力。几年的“援疆”生活,对于新疆,他们每一个人都产生了浓厚的感情,不约而同的提到了“第二故乡”这个极其崇高的评价。而这正是中国多民族共存、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最好证明。

何为家乡?此岸,彼岸;此乡,他乡,让心灵安住的地方,就是家乡。援疆,他们不曾后悔,相反,这是他们值得骄傲一生的选择。

猜你喜欢

援疆纺织新疆
物流告急,纺织企业发出呼吁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纺织服装企业捐款捐物一览表
援疆的夜晚
舍家报国 倾情援疆
有效发挥援疆干部作用刍议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