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年针刺治疗头痛选穴规律分析
2018-09-19曲宁刘立影黄海鹏王洪峰
曲宁,刘立影,黄海鹏,王洪峰
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
1 头痛病的现状
头痛是当前全球性疾病之一,全球患病率高达47%,药物治疗占优势,但由于其不良反应,许多患者更倾向于忍受头痛[1],也不接受药物治疗[2],然而,各种非药物疗法正在兴起,其中“针刺”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尤其是在1998国际头痛协会针刺治疗头痛的有效协议之后,针刺在国外成为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头痛的方法[3]。
反复发作的顽固性头痛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并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头痛的原因是复杂的,它通常被认为与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有关,如神经、环境和精神。在中国,药物治疗是头痛的主要方法,也有一些手术治疗。然而,手术的风险很高,并没有被人们所认可和推广[4]。该文主要阐述针刺这一绿色疗法在治疗头痛方面的选穴规律的进一步研究归纳。
2 文献资料
2.1 文献收集
数据收集的63例数据所在的数据库是从中国知识网络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均源于2007年1—10月中,删除重复文献,特殊证型文献及其他不涉及头痛分型的文献。
2.2 检索策略
①关键词查询:“针刺治疗头痛”“选穴”“疗效分析”;②符合以上2点,即为检索结果。
2.3 纳入标准
①以针刺治疗为临床主要治疗方法;②必须是针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和研究;③文献中同时提到外感(风寒、风热、风湿)和内伤(肝阳上亢、痰浊瘀阻、瘀血、血虚、肾虚)致病因。
2.4 排除标准
①文献综述、个案报道、动物实验;②只针对针刺对头痛某一类或者某一证型的研究;③研究的方法或诊断、疗效评价标准不科学。
2.5 数据的标准化与数据库的建立
首先,应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将对于针刺治疗头痛的有效穴位、有效率等相关数据录入,进行相关名称的规范。
3 结果
3.1 文献纳入情况
通过对3个期刊数据库检索,共检索到63篇相关文献,最终符合条件的文献数为12篇。
3.2 经络及辨证分析
对外感及内伤头痛主穴处方依据 《经络腧穴学》及《针刺治疗学》进行穴位归经及辨证分析,将经络及辨证选用频数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外感主穴主要分布在督脉,内伤主要分布在足少阳胆经,结果见表1、表2、表3。
表1 外感头痛主要穴位归经分布的情况
4 讨论
中医认为头部是“诸阳之会”,人体多条经脉都经过于头、面部,与人体各组织和系统有着密切的关联。头痛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均较复杂多变,通常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两类,外感可分为风寒、风热、风湿;内伤分为肝阳上亢、痰浊、瘀血、血虚、肾虚头痛等。中医认为凡六淫外感、脏腑内伤,均可导致阳气阻塞、浊邪上居、脉络瘀阻、经脉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而引发头部疼痛病证[5],主要临床可出现头部胀痛、刺痛、隐痛、跳痛、重痛等,还可并发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6]。
表3辨证分型选穴情况
表2 内伤头痛主要穴位归经分布的情况
4.1 选穴原则
4.1.1 辨证取穴 辨证选穴就是根据疾病的证候特点,分析病因病机而辨证选取穴位的方法。从针刺治疗头痛选穴的结果可知,针刺治疗头痛选穴规律主要是辨证取穴。外感头痛主穴为百会、风池、列缺、太阳,风热头痛加曲池、大椎;风寒头痛加风门;风湿头痛加头维、阴陵泉。内伤头痛主穴为头维、百会、风池。肝阳上亢者,加太冲、太溪、侠溪;痰浊头痛者,加太阳、丰隆、阴陵泉;瘀血头痛者,加阿是穴、血海、隔俞。血虚头痛者,加三阴交、脾俞;肾虚头痛者,加太溪、肾俞、悬钟。
4.1.2 近部选穴 近部选穴就是在病变局部或邻近的范围内选取相关穴位的方法,根据腧穴近端治疗的共同特点选择腧穴,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的腧穴治疗规律。从针刺治疗头痛选穴的结果可知,头痛所选取的风池、百会、头维、太阳均为近部取穴法。
4.1.3 对症选穴 对症选穴是根据疾病的特殊或主要症状而选取穴位的原则,是腧穴特殊治疗作用及临床经验在针刺处方中的具体运用。本病中,丰隆治疗痰浊头痛,血海治疗瘀血头痛,均为对症治疗,这大部分均属于特殊治疗作用。
4.2 配穴方法
4.2.1 本经配穴法 当某一脏腑或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该脏腑的腧穴配成处方。如本病中,肝阳上亢头痛者,选择针刺太冲;肾虚头痛者,选择太溪。
4.2.2 表里经配穴法 适宜脏腑、经脉的阴阳表里配合关系为依据的配穴方法。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疾病时,取该经和其表里的经脉腧穴配合成方。如本病中的肝阳上亢头痛者,选取本经肝经的太冲与相表里经胆经的侠溪;肾虚头痛者,选取本经肝经的侠溪与相表里经膀胱经的肾俞。
综上所述,建议临床上针刺治疗头痛选穴处方应首选辨证治疗原则,结合同名经及表里经相结合的配穴方法,并结合其他中医疗法加强治疗效果。经过大量的文献查询证实中医针刺治疗重点要针对不同病症进行辩证施针,头痛治疗中要依据不同的致病因素来选择穴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