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启功买下的两件手卷

2018-09-18

华声文萃 2018年8期
关键词:陈垣沈先生题跋

启功先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学者,也是名扬海内外的书画大师,他独树高标的成就来自天分,更来自他的勤奋学习。启功先生也买艺术品,但不是为了收藏。

1997年12月15日,我陪同启功先生去京广大厦参观瀚海拍卖公司举办的书画拍卖会的预展,展柜中有2件手卷吸引了先生。先生非常高兴地请保管员取出来欣赏这两个手卷,一件是清代著名学者王鸣盛为经学家费玉衡《窥园图》作的题记,另一件是画家吴镜汀先生的山水长卷《江山胜览图》。

他仔细观赏后,对我说:“看见这两件手卷,让我回忆起很多往事,也想起了我的老师。”他当即决定用存在北师大出版社的稿费,买下这两件手卷。

王鸣盛的《窥园图记》是由其本人口述,另由江艮亭用篆字书写的。杨钟义题签,先后有著名学者章炳麟、陈垣、黄节、余嘉锡、杨树达、高步瀛等人的跋语,正是这些跋语引发了先生对久远往事的回忆。

1933年,由于陈垣先生慧眼识才,启功先生得以先后执教于辅仁附中和辅仁大学,能够与在手卷上题跋的几位前辈学者同校共事,因而与这件手卷结缘。当时这件手卷由辅仁大学文学院院长沈兼士先生收藏,启功先生因与杨钟义有亲戚关系,曾经应沈先生的要求,代沈先生求杨先生为手卷题签。这样,启功先生对手卷非常熟悉,而先生也曾经画过《窥园图》(此图现收藏于北京师范大学档案馆)呈给陈垣先生,以助老师题跋之兴。

沈先生1947年逝世后,手卷从家中散出,半世纪后又在拍卖会上重现,启功先生怎能不高兴呢。

启功先生解释这些学者的题跋,是他们针对王鸣盛的文章各抒己见、展开讨论,而且后跋往往驳难前跋,反映了当时学者们生动的学术思想和开明的学术氛围。先生觉得,这种群言堂的学术精神值得后辈学习发扬,由此引发了先生买下这个手卷,设法广为流布的强烈愿望。

启功先生看到的另一件手卷,是他青年时期的绘画导师吴镜汀先生的山水长卷《江山胜览图》。见到此图,启功先生备感亲切。他说:“1932年我跟吴老师学画时,亲眼看见他作這幅画。几十年过去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但这幅画完成装裱以后,我就再没有见过,所以今天能再见到它真是奇缘,备感亲切。”启功先生还说:“吴老师长我9岁,当年他一边作画一边对我说:‘我正是在十八九岁的时候用功出成绩的,你应该在这个时候努力进取,打好基础。老师的这番话让我永远铭记在心。”

启功先生说:“我买下这2件手卷,不是为了收藏,而是为了纪念老师,是纪念品。”

不久,启功为了让这些墨宝公诸于世、永远流传下去,决定出资请香港翰墨轩出版公司将这2件手卷影印出版。

(摘自《团结报》)

猜你喜欢

陈垣沈先生题跋
受益终身的三点“忠告”
陈垣与启功的师徒谊父子情
继女究竟能不能继承遗产
细数京城小菜香
拆错房子
会飞的沈先生假
尊师风范
尊师风范
唐山博物馆馆藏《史梦兰行书题跋手卷》考
中国画题款中的钤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