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相融,还原“本真”
2018-09-18邱翠轩
摘 要: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的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绝大多数的教师只着眼于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解词译句”成为唯一的教学指标或主要指标内容。这种“唯言”的串讲式课堂教学模式,将初中文言文教学带入了死胡同:教师教学花时多,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要“唯言”(着眼于字、词、句的解释),还要“唯文”(挖掘文章的语文内涵),把“文”与“言”紧密结合起来,还原文言文教学的“本真”状态。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文”“言”相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14
作者简介:邱翠轩(1970—),女,福建三明人,福建省清流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本科,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一、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上。在文言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只一味地强调学生将课文背下,然后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只着眼于文言文中的字词去讲解以及翻译,通过全文的翻译以及课文的背诵完成文言文教学的任务,“解词译句”为唯一教学指标或主要指标内容。
(2)教学方法上。主要定位在课文的翻译,通过翻译课文中的每一个字词来串讲句子,不断地反复讲,强化学生记忆,其他的内容要么放在次要位置,要么是置之不理。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作者作品(时代背景)-字词串讲-内容思想分析”,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文言文这一文化瑰宝的语文内涵。
(3)教学功利性。在传统的考试命题中,文言文考查上通常就是一段文言文之中的字词以及句子的翻译,考试命题具有单一性,导致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极少着眼于文言文的“语文”的内涵来理解文言文的教学。教师只着眼于考试的需要,而不是学生的长远发展,对文言文教学产生了认识误区。
这样的教学现状,既扼杀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窄化了文言文的教学内容,还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被弱化。因此,“文”“言”相融,还原文言文教学的本真状态,是非常必要的。
二、文言文“文”“言”相融的重要性
1.课标的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7~9年级)学段目标与内容”规定“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就从“文”和“言”方面作了结合。
2.“文”“言”相融的意义
(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章兴趣的需要。在中国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不朽的经典文章值得我们欣赏,教师应合理地运用“文”“言”相融的策略,在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通过问题导学来引导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对经典的“传”与“承”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体会。
(2)学生自读、理解、探究、鉴赏等语文能力提升的需要。学习语文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以及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以达到鉴赏的目的。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去探索问题、思考问题,通过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让学生养成爱思考、善于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让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走进文本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文言文中字词的讲解和翻译,通过全文的翻译以及课文的背诵就完成文言文的教学目标,这样就让学生陷入阅读以及学习的误区。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文”“言”相融的策略,还原文言文教学的本真,让学生从字词走进文本,去探索中华文化之美。
三、“文”“言”相融的策略
1.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不能在第一步就激起學生想要学习一篇课文的兴趣,我们就无法去谈及后面那些有关于“唯文”还是“唯言”内容的学习。文言文的教学要克服过去那种公式化、板块式的教学方法,要求改“讲读”为“教读”,以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被选入初中教材的文言文,都是千百年来为大家所传诵的名篇佳作,大都有其写作背景。教师可以把作者的身世、遭遇、写作背景以及与作品相关的一些趣事逸闻编成故事,引入课堂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尤其要引导学生深入研究作者的写作背景,学生只有在心灵上与作者产生交流,才能拉近与文本的距离。这就如许多书法大家在书写古人诗词时,往往要先琢磨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把握诗词中的意境,展开联想,然后才下笔,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是有生命的作品,才能体现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
2.教学要讲究方法
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地只讲读,而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知识的类化。首先,要充分运用诵读法,这是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法。有些教师错误地以为在课堂上花时间让学生朗读课文,会影响课堂的效率。殊不知,大声朗读,口熟成诵,才是学习文言文的最好方法。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文言文是一种讲究韵律的文体,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准确把握节奏、语气、语速、语调,特别是文言句读,从而形成能力。通过朗读,学生既能解决文字障碍(即“言”教学),又能走进文本内容,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诵读中可以领略文本内涵,感悟作者情怀……这样就达到了我们所说的“文”教学。
3.教学要突显文言文“文以载道”这一作用
文言文教学要做到“文”“言”相融,还应该紧抓住文言文“文以载道”的作用展开教学。选入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的文言文,基本上都具有较高的文学性深远的语文内涵。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桃花源记》,等等,这些文言文都是不折不扣的经典之作,“文”“言”俱美,都体现了作者当时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要在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句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中所蕴含的“道”,从而达到文言文教学“文”与“言”统一融合。比如在教学《岳阳楼记》时,除了要引导学生理解把握文中所描绘的景,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明白范仲淹写此文的目的在于阐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的抱负。在《醉翁亭记》里,欧阳修表达了“与民同乐”这一“道”。《爱莲说》里,周敦颐表达了“君子洁身自好、端庄正直、不攀富贵”这一“道”。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时至今日,文言文中所蕴含的这些“道”,仍有它可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
4.问题探究要注意“文”“言”相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问题意识,要巧妙地用问题把整个教学过程串联起来。教师要设计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从而弄清句义和文义,解读文本。通常在教学第一阶段,要求学生自读质疑,问题主要集中在对词义、句义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如仍有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再作解答。第二阶段,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思考。这些问题有针对课文字义、词义而设的,也要有针对课文内容而设的(这类问题通常思维强度大,探究性强)。通过对这种“文”与“言”两种层面的问题的探究,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形成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必然会有所提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也将会得到改变。
总而言之,要想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教师的教学要从“言”走向“文”“言”相融,还原文言文教学的“本真”状态。
参考文献:
[1]潘明理.言文相融,灵动精彩——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究[J].科技信息,2012(14):316-317.
[2]陆卫东.初中文言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3]戴 锋.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