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躬耕在教育的麦田里

2018-09-18郭金霞

教师·中 2018年6期
关键词:以德育人言传身教

摘 要:教师是躬耕在教育麦田里的工作者,培养学生就要像农业生产一样,遵循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教师在进行教育时既要顺天致性,循道而为,让学生接受教育的阳光、雨水、温度,自然生长;又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地给学生以熏陶,耳濡目染地教学生勤劳朴实、乐观上进、知恩感恩的优秀品质,让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

关键词:顺天致性;循道而为;言传身教;以德育人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15

作者简介:郭金霞(1974—),女,湖南株洲人,小学高级教师,专科。

一、引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他将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和感悟浓缩在这句话里,就是这简洁却不简单的一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农业遵循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同理亦然,在教育的麦田里,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有老农从容的步调和平和的心态,不紧不慢、有张有弛。我们是节气的守候者,聆听生命拔节的声响;我们是温润的浇灌者,呵护小苗发芽、开花、结果……

二、顺天致性,回归自然

沿着时光隧道,穿梭到三十多年前的童年时代,湾里十几个孩子嬉戏玩闹的场景和灿烂的笑脸,至今浮现在我的眼前。那时虽然清贫,没有现在琳琅满目的电子产品,也没有沉重的课业负担。很多时候便是和伙伴们一起去田埂放牛,偷偷摸摸地烤红薯,乘着月色“打游击”,排着长队去看电影……那种生活是富足充实的,是快乐唯美的,我们尽情地享受着童年的纯真与欢乐。

童年生活开阔了我们的视野,给了我们丰富的学习素材及深刻的成长体验,点燃了我们内心深处独特的灵感,激发了我们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的原动力。我开始静静欣赏婀娜垂柳、妩媚花枝;驻足聆听虫鸣鸟唱、流水叮咚;捕捉灯光掠影、树影婆娑;仰望蓝天白云,享受清风拂面,进入无限遐想的状态……

融入大自然怀抱的感觉真的很美妙。例如,早春,欣赏着桃花初开、柳枝发芽、鸭子水中嬉戏的美景,你便会喜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样的描绘;盛夏,满池塘翠绿的荷叶随风翻动,娇红的荷花绽蕾盛开,你便会爱上“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如此的形容;深秋,彩霞与孤鹜齐飞,江水与天空浑然一色,你又能感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的壮美画面;冬末,漫天雪花飞舞,此时你的眼前定会浮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镜头,学生们在一片银白中掷雪球,堆雪人,一个迷人的童话世界展现在眼前……

天有大美而不言,自然是学生的无言大师。工作之余我喜欢领着学生们在草地上嬉戏,在操坪里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或带着他们外出野炊和游乐探险,充分绽放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稚嫩的心灵插上梦想的翅膀。

三、耳濡目染,言传身教

父亲是个乡土文化人,知书达理,说话、做事有条不紊,珠算打得又快又准,写报告,作对联,信手拈来。与家人和邻居交流,他常常引经据典、出口成章、侃侃而谈。他指导我们写作、算术,都得心应手……

奶奶曾说,父亲小时候很懂事,好学上进,因为家里贫穷,只能终止学业,但他的求学之路并未就此停止,而是借来书籍在家自行研读,不断修炼自己,踏踏实实延续着自己对知识的渴望……生活中的他勤劳朴实、乐观坚强,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他默默犁田耕地、锄园种菜的背影;肩上挎着锄头,嘴里哼着小调,沐浴夕阳归来的模样;睡觉前常常领我们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我的祖国》……,现在我还能依稀地感觉到当年那清脆的歌声在房间里回荡。我很敬重父亲,那时日子过得如此清苦,却从未见他埋怨,只有满脸慈祥的笑容,让我感受到生活的和谐与美好。

父亲质朴的心态、乐观的精神及为人师表的典范形象,成了我教育生涯中永不泛黄的教材。“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也成了我教育学生的主题曲,我坚信只有自己努力坚守,学生们才会脚踏实地;只有自己一丝不苟,学生们才会执着坚毅;只有自己精神饱满,学生们才会阳光自信……我要让学生们从小种下勤劳朴实、善良感恩的种子,种下乐观向上、敢于挑战的种子,使其能开出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四、生动教学,以德育人

给我影响最深的是我的启蒙老师唐校长,他是当地很出名的数学老师,他学识渊博,文理贯通,德行“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他喜欢穿着一身整洁的中山装,谈吐幽默诙谐,笑起来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学生们都喜欢他,更喜欢听他讲课,我也不例外,是他让我爱上了数学,开启了数学的兴趣之门;是他引领我们走进神奇的数学殿堂,探索数学领域的奥秘;是他教育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唐校长的课堂充满着无穷的魅力,难忘他上课时丰富的表情,时而眉飞色舞,时而严声厉色;讲解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入情时还会配上“一指功”的手势,很富有吸引力,我们专注的眼睛如磁铁般地盯着他。黑板上漂亮规范的字体、精准美观的线段图、张弛有度的引导都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我们从心底里喜欢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课堂……

放学时,唐校长会在黑板上洋洋洒洒地抛出一道有挑战性的难题,然后拿着一支红粉笔,笑容可掬地坐在教室门口等候,每位学生的作业必须经过他一一检查或指导过关后方可回家……期中考试后,他会把前几名学生的名字用毛笔写在大红纸上,张贴在醒目的走廊墙壁上树立榜样,引来很多学生欣赏与羡慕,激起我们学习的动力及上进心。

课堂外,唐校长还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德育人。犹记得清明前后,他组织全校师生排着浩荡的队伍去烈士墓前,鞠躬鸣炮,举行祭奠英灵的仪式,教育我们勿忘国耻,感恩先烈。这些珍贵的镜头,点点滴滴根植在我的心灵深处,浸润我的一生,时刻鞭策着我,教育除了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给他们不忘历史、知恩感恩的做人道理。

唐校长一生育人无数,桃李满天下。晚年的他带头致信海内外学子,鼓励他们慷慨解囊,筹款捐资建校,向晚辈真正诠释了“德高望重”的影响力,展现了他光彩有力的一生。

我立志成为像他那样的教师,让学生们喜欢我,喜欢我的课堂,把课堂教学与以德育人巧妙结合。课堂上,我会沿用他的教学方法,力求教学生动有趣,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与探究,敢于创新与挑战。学生们抢着答题举起的小手让我应接不暇,畅所欲言碰撞出的思维火花让我出其不意……

当学生跑过来悄悄对我说:“郭老师,我好喜欢你。”“郭老师,我越来越喜欢上你的课了!”这时我心中便会涌出一种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学生学习散漫松懈时,我会借用毛泽东的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鼓舞学生的学习斗志,让学生明白毛泽东面对绵延不绝的崇山峻岭,只轻描淡写地把它比喻为脚下滚动的泥丸,这是何等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读书要有坚持不懈和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不怕苦与不怕累的精神。

我还会借用梁启超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启迪学生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读书;借用孟郊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启发学生们懂得感恩父母、感恩生命;并且鼓励学生们要有“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的豪迈气概……这些春风化雨般的教诲,深深地感染着他们,我从学生们埋头学习的身影和挺直的腰杆中看到了效果。

五、结语

让我们真正成为躬耕在教育麦田里的工作者,回归老农的状态:静静聆听学生们生命拔节的声响,或站在原野之上带领他们“风乎舞雩,咏而归”……

参考文献:

[1]任苏民.教育与人生:叶圣陶教育論著选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2](春秋)老 子,亦 丰.道德经(宣纸线装)[M].北京:线装书局,2007.

猜你喜欢

以德育人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
『铁齿铜牙』敌不过『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词语聚焦
以德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