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6例临床观察

2018-09-18刘会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炎性因子血脂

刘会东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脂必泰治疗,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血脂、炎性因子及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TG、TC、LDL-C水平均比对照组低,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及MMP-9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MI厚度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调节血脂水平,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并促进血管的软化,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梗死;补阳还五汤;血脂;炎性因子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5-0114-02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因大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出现缺血及缺氧,使血管发生软化或坏死,如不及时进行治疗,会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临床目前治疗脑卒中疾病主要通过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相关学研究表明,中医治疗脑梗死效果较为显著,能够全面、多靶点的进行整体治疗,以有效调节患者机体内紊乱的环境,达到标本兼治目的[2]。临床多采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其具有调节血糖、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效,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3]。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6例,临床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入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男25例,女21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63.16±9.34)岁,病程1~6个月,平均病程(3.46±0.58)个月;观察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64.13±9.64)岁,病程1~7个月,平均病程(3.87±0.72)个月。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给予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吉林省银河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2026661)100mg/次,1次/d;调节血糖给予服用二甲双胍(通化久铭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0457),0.5g/次,2次/d。对照组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脂必泰胶囊(成都地奥九泓制药厂,国药准字Z51022196)治疗,480mg/d,分2次服用,连续用药治疗2个月。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药用:黄芪30g,红花15g,地龙15g,桃仁15g,当归30g,赤药15g,牛膝15g,川芎9g,菖蒲9g,葛根9g,僵蚕12g,甘草6g,胆南星9g,山药15g,天花粉9g,全蝎12g。水煎服,1剂/d,2次/d,于早晚温服,连续服用2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治疗2个月后血脂水平,抽取患者治疗后空腹静脉血3mL,离心处理后,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②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炎性因子水平,分别抽取患者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3mL,进行离心处理后,取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③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颈动脉中膜(IMI)厚度,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治疗前后IMI厚度。④比较两组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均数加减标准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TX-*3]±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 观察组TG、TC、LDL-C水平均比对照组低,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hs-CRP及MMP-9水平均比對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后IMI厚度比较治疗后观察组IMI厚度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两组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仅观察组出现2例恶心呕吐症状,后期症状自行消失。

3 讨论

脑梗死是临床上的急危重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因颈部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使脑部血管内斑块脱落,进一步出现破裂导致血管出血,继而使血管壁增厚,出现狭窄和闭塞[4]。相关研究中表明[5-6],不稳定性斑块内的炎性细胞因子可分泌大量的MMP,该物质具有较高的活性,降解纤维帽中的胶原,导致血管内斑块的不稳定性,使斑块易发生脱落,诱发血栓的形成,继而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疾病。而hs-CRP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更够有效的反映机体内炎症反应情况,故hs-CRP和MMP-9与动脉粥样斑块呈正相关,可有效作为临床检测脑梗死患者病情发展的参考指标[7]。

中医将脑梗死归属于“中风”范畴,认为元气亏损、气血不畅、气阻血瘀为病之根本,故治疗应以补气活血、祛瘀通络为本[8]。补阳还五汤中以黄芪为君,具有补元气之功效,利于全身气机的调节;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桃仁具有活血祛瘀之功效;菖蒲、胆南星具有化痰通络之功效;僵蚕、全蝎具有祛瘀通络熄风之功效,去风则应先活血,血行而风自灭 ;地龙可助牛膝通经络;山药、葛根、天花粉具有调节血脂之功效。上述诸药为臣,甘草调和诸药,共奏补气益气、活血通络之功效。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TG、TC、LDL-C水平均比对照组低,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hs-CRP及MMP-9水平均比对照组低,治疗后观察组IMI厚度比对照组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必泰是一种复合他汀类药物,能通过减少患者机体内胆固醇合成,降低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微循环状态,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缓解患者病情[9]。两药联用,可提高临床综合治疗效果,利于患者机体血脂水平的调节,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提高其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调节血脂水平,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并促进血管的软化,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宋汉秋.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脑梗塞46例[J].陕西中医,2013,34(2):158-160.

[2]苏平,黄建华.补阳还五汤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塞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3,34(7):805-806.

[3]董雯,李保玉,屈园利,等.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Meta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6):580-585.

[4]易晓净,李园,沈艳菊.补阳还五汤联合叶酸治疗脑梗死恢复期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8):3128-3129.

[5]刘宏祥,赵永辰,王涛,等.补阳还五汤作用于脑梗死大鼠血管新生的实验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0):3329-3330.

[6]郑学威,方俊成,王伟军.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疗效及对患者血浆金属蛋白酶-2、8水平影响[J].中国药师,2014,17(3):431-432.

[7]苏浩,赵苡,黄昭,等.针灸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后遗症68例临床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3,13(32):6347-6350.

[8]刘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3,19(12):25-28.

[9]谭盼盼.脂必泰联合辛伐他汀对稳定性冠心病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收稿日期:2018-01-15 编辑:邓佳丽)

猜你喜欢

补阳还五汤炎性因子血脂
血脂常见问题解读
你了解“血脂”吗
探析脑血栓应用补阳还五汤结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
平喘固本汤治疗COPD稳定期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长骨骨折患者急性期外周血各类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分析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肾病综合征38例
老年冠心病等采用补阳还五汤治疗的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伴血脂异常49例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