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西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氧化应激及心功能的影响

2018-09-18祝孔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8年3期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氧化应激心功能

祝孔伟

【摘 要】 目的:观察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西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氧化应激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参益气滴丸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氧化应激指标、心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LVEF、SOD水平较对照组高,MMP-9、MPO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联合西药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损伤,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芪参益气滴丸;氧化应激;心功能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5-0104-02

慢性心力衰竭是指心室因长期容量负荷过重、慢性原发性心肌病变,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减少心排血量引起的病变,是各类型心血管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1]。近年来,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威胁[2]。临床通常给予患者血管扩张药、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等药物治疗,但临床疗效不够理想[3]。因此寻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病情迁延难愈,以气虚血瘀为病症,故临床治疗需遵循益气、通脉、活血等原则[4]。鉴于此,笔者将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旨在分析芪参益气滴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氧化应激及心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50~78岁,平均年龄(63.54±4.61)岁;心功能分级:Ⅲ级38例,Ⅳ级12例。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3.55±4.68)岁;心功能分级:Ⅲ级39例,Ⅳ级11例。纳入标准:均符合《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5]诊断标准;对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入组前未接受过相关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排除标准:对研究药物过敏者;肾脏功能不全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患者口服那普利片(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30061),10mg/d;呋塞米片(江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36020880)20mg/d;地高辛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738),0.125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芪参益气滴丸(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113048)口服治疗,0.5g/次,3次/d。两组1个疗程均为2个月,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治疗2个疗程后,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作为参考标准,将中医证候(胸闷气喘、心悸、神疲乏力、咳嗽等)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记为0、1、2、3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90%,心功能改善≥2级为显效;证候积分降低≧50%,心功能改善1级为有效;证候积分降低<50%且心功能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2个疗程后采用心脏超声检查两组心功能,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水平、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水平;分别于治疗前、2个疗程后采取两组5mL清晨空腹静脉血,离心取血清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水平,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髓过氧化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记录两组治疗期间头晕、便秘、全身乏力、口干、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数据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TX-*3]±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兩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氧化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SOD水平较对照组高,MMP-9、MPO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LVEF水平较对照组高、LVESD、LVEDD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数学者认为心室重构是病情发展关键机制,且持久的病理改变均可导致心力衰竭。其中影响心室重构的因素包括氧化应激、交感神经系、炎症因子水平等[7]。MPO是在氧化应激的环境下内皮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促炎和加速心室重构作用的因子;MMP-9具有促炎、加速心肌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作用;SOD具有清除体内氧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作用,其水平与心肌细胞抗过氧化能力呈正比[8]。有研究表明,慢性心力衰竭发病后机体内各项血清水平呈异常状态,故临床治疗有效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对延缓心室重构具有重要意义[9]。

那普利片、呋塞米片及地高辛片是临床常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其中那普利片具有降低动脉血管阻力及血压作用;呋塞米片具有扩张血管作用、改善血流微循环作用;地高辛片具有增加心输出量、改善血流动力学作用[10]。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学“水肿”、“喘证”、“胸痹”等范畴,病机为心气亏虚、瘀血阻络等,治疗宜益气活血。

芪参益气滴丸是一种新型的中药制剂,主要由三七、黄芪、降香及丹参组成,具有益气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现代药理表明,三七有效成分三七总苷,具有抗凝、抗血栓、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改善微循环作用;黄芪中黄芪皂苷具有清除氧自由基、扩张平滑肌及心肌血管作用;丹参中丹参酮具有改善血液黏稠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及保护内皮细胞作用[11];降香可抗氧化、活气通络。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利用不同作用机制,进一步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反应,延缓心室重构,提高临床疗效。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LVEF、SOD水平较对照组高,MMP-9、MPO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芪参益气滴丸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损伤,改善患者心功能,且不良反应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刚,吴伦宽.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心衰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6,43(6):1205-1207.

[2] 邵正斌,戴小华,毛静远,等.芪参益气滴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5):152-155.

[3]余希文,何长国,宋磊,等.芪参益气滴丸联合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汗出症状、心功能及BNP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5):584-587.

[4]刘军刚,顾万红,刘效栓,等.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Meta分析[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4,33(4):189-195.

[5]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12):1076-1095.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6-162.

[7]黄琼,周琼.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南药学,2016,14(09):1009-1012.

[8]白金城,祝震.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纤维化状态及氧化应激状态相關指标变化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04):41-44.

[9]王星,陈康寅,贾忠伟,等.芪参益气滴丸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1):4089-4092.

[10]李伟英,苗梦露.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3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7,49(01):27-28.

[11]赵明昕,于霞,张晓非,等.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芪参益气滴丸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7,28(08):1098-1101.

(收稿日期:2018-01-19 编辑:邓佳丽)

猜你喜欢

慢性心力衰竭氧化应激心功能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
心功能如何分级?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氧化应激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
槲皮素及其代谢物抑制氧化应激与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