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导学案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18杨鑫
杨鑫
摘要:改善英语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交际水平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我国当前英语课程改革最基本的一项要求。为了将英语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许多专家学者和老师提出了不同的英语教学方法和措施,导学案便是众多方法中的一种。
关键词:英语 导学案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0-0207-02
一、导学案的相关论述
(一)导学案的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规模飞速发展。但是,英语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缺少互动以及高分低能,甚至一些学生不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依然是司空见惯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在学生的眼里,教师是知识的代表和象征。在课堂上教师只顾一味地将学习内容传达给学生。在教师的眼里,学生是记忆的机器,学生只需机械被动地记住学习内容就好。随着步入高年级,学生的学习内容愈来愈多、学习难度愈来愈大,学生这个“知识容器”的负荷量也愈来愈大,长此下去,学生逐渐对英语科目感到厌倦以致失去兴趣,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该种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掌握了丰富的英语知识,但是语言是一门实际的技能,丰富的英语知识不等于流利的英语交流,所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致使学生高分低能的一个根源。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导学案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导学案的判定
截至现在,导学案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学者们一般都是给予一些理解性的描述。有些学者认为:导学案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一种资料,学生通过该资料可以自行掌握英语学习内容。也有学者从课程的角度对导学案进行了解释,认为英语导学案是根据英语教材和学校的具体实际所编写的校本教材,是教师集体备课的结晶,英语教师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带班级的学情进一步作出调整和改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导学案也是一种班本备课和校本备课的结果。对导学案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对于导学案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交流能力等方面,大家都予以了肯定。
(三)导学案的组成
导学案被喻为学生有效学习的“导航仪”“指南针”。要想让该“导航仪”或“指南针”发挥最高效,首先必须保证其组成成分的完整。一份完整的导学案应由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学习小结、达标检测、学习反思七部分构成。这七部分被视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整体,各个部分有其各自的功能,它们相得益彰,相互补充,不能相互替代。
(四)导学案的编排原则
了解和掌握导学案的编排原则是编写导学案的基础。对于编排导学案,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课时化原则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模块或者某些单元的内容比较多,在一节课时内无法完成,所以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兴趣、接受能力等现状来安排教学课时。导学案应该与课时保持同步和一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每个课时都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明确的学习目标才能保证高效的学习效率。
2.参与性原则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倡导学生交流是当今教学的主流之一。作为符合新时代的教学模式,导学案肯定要迎合这一趋势。课前,老师将导学案发放给学生,学生根据学案上的方法指导预习新的学习内容。上课时,教师给学生一些交流和讨论疑难困惑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参与交流与合作,真正地做课堂的主人。老师应该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放手让学生去合作探讨,通过参与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3.层次性原则
不同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造就了千万种学生。为了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导学案必须符合不同学生的爱好和兴趣需求。知识的多元性和层次性也决定了导学案中的层次性原则。只要在編排导学案中考虑到了学习内容的逻辑和难易程度,并将之付诸实践,教学的进度才能有序地进行,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激情才能得以保持。
4.主体性原则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确立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显得尤为重要。作为老师,始终要确保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打破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安排和实施多种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做课堂的主人。
5.方法化原则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确,每份英语导学案都应该有相应的学法指导。学生在读书、思考和解答问题等各个环节的学习中,教师都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这样才能及时、适时地点拨学生应该如何去做。比如: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通过导学案,学生应该知道从那些方面思考该问题,利用哪些知识去解答问题,回答完后怎样评价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等。
6.创新性原则
编写学案时,要特别注重内容的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导学案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虽然导学案以许多优势赢得了师生的喜爱和推崇,但是在使用导学案时也存在一些实际问题。根据相关调查研究发现,许多学校没有发挥导学案的导学作用,仅仅将导学案视为习题册。课堂上,老师利用大部分的时间在处理导学案上的习题,留给学生讨论的时间是少之又少,甚至没有。针对该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着手克服:
首先在编排导学案时,教师应掌握好“梯度”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由于教师编排的导学案千篇一律,大同小异,导致学生对导学案丧失了兴趣,学生认为只需完成导学案上的习题就等于完成学习任务。因此通过多种方式来编排导学案是一个较好的方式。此外,教师应意识到学生认知和能力的差异性,要确保好学生能做对难题来维持自信,差等生通过做简单的题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其二,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应该加强相互交流。同学是学生学习的好伙伴,好帮手。学生之间通过相互沟通、交流合作,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学生之间的讨论,更容易使他们取长补短,并且避免自我学习的思维局限性及请教老师时的紧张感。同学之间可以相互监督,相互学习,从而更好地学习英语,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结语
导学案教学模式改变了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活跃了教学氛围,让学生兴趣盎然、热情参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每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弊端,导学案也不例外。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继续保留和坚持导学案的优势,扬长补短,取其精华,将导学案与实际情况相接轨,有效地将导学案和其他有效模式相结合,借鉴其他教学方式的闪光点,使之不断创新、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陈成德.小议英语导学案应该遵循的几个原则[J].学周刊,2013(7): 39.
[2]于娜.谈素质教育中英语课堂的学案导学[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7.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