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舞蹈中长鼓的运用研究
2018-09-18王淑艳顾百卉
王淑艳 顾百卉
摘要:由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及民族文化传承,在随着民族传统艺术的不断发展和其与汉族文化不断融合变迁过程中,舞蹈艺术表现形式也随之呈现出各自的发展特色。生活在白山黑水地区的朝鲜族人民群众也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民族舞蹈文化,长鼓作为朝鲜族舞蹈中重要的打击乐器,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彰显了朝鲜族舞蹈的特色性和鲜明性,受到朝鲜族群众的喜爱。本文主要阐述了长鼓舞的历史起源及其风格特点,重点对长鼓在舞蹈艺术中的运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朝鲜族 舞蹈 长鼓 运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0-0102-02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东北长白山地区,作为朝鲜族的传统特色舞蹈——长鼓舞,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深受朝鲜族广大群众的喜爱。长鼓舞的节奏热烈欢快,形式富于变化,节奏多种多样,其独特的打击乐器长鼓的使用更使其锦上添花。
一、朝鲜族长鼓舞蹈的起源及风格特点
(一)朝鲜族长鼓舞的起源
朝鲜族特色民族舞蹈承载着其民族文化和历史,是朝鲜族人民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朝鲜族人民将其传统文化与民族意识相互融合,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舞蹈风格。朝鲜族自古就是勤劳、热情、朴实而又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热爱生活,并把对生活的热爱融于舞蹈中,使得舞蹈体现出一种深厚的文化和激情。同时长鼓舞也具有上千年的历史,以其自身典雅飘逸的舞姿驰名中外。朝鲜族长鼓舞将朝鲜族舞蹈的气韵、节奏发挥得淋漓尽致。长鼓是印度细腰鼓的一种演变,在朝鲜族民间广泛流传,根据其形态被称为长鼓,并成为朝鲜族一种独具特色的乐器。长鼓舞也被视作朝鲜族道具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长鼓两面由不同材质、不同薄厚的皮子制成,因此长鼓两端的音高不同,鼓筒多以木材或多层纸制成。因鼓腔的大小和蒙皮的厚薄不同,所以可发出两种不同音色,粗端是柔和而深沉的低音,而细端的高音则清脆而明亮。左手执鼓棰,棰头稍大,用以敲击细端鼓面;右手执鼓鞭,鼓鞭则是用细竹条制成。
(二)朝鲜族长鼓舞风格特点
朝鲜族居住的地理环境形成了朝鲜民族深沉温婉而又不失开朗豁达的性格,这一性格特点也决定了长鼓舞的节奏特点。朝鲜族长鼓舞的节奏特点主要是刚柔并济,当舞蹈动作柔美舒缓时鼓声缓慢轻柔,当舞蹈动作激情紧张时,鼓点急促有力,节奏明快。随着敲击力度的强弱转换、节奏的快慢以及长短变换,让观者体会其舞蹈所表现的各种情绪,与舞者共鸣。
长鼓舞用的鼓是两面的,在舞蹈时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击打长鼓的两面,由于音高不同,敲打及拍打的节奏也不相同。舞蹈要求将身体、长鼓、神态融为一体。通常是由慢节奏起拍而逐渐加快,中间跌宕起伏,最后以快速的旋转结束。朝鲜族的长鼓舞最初是以男性独舞为主,随着舞蹈的逐渐发展演变,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现在主要分为长鼓舞男、女独舞,长鼓舞双人及群舞等多种形式。例如在舞剧《长鼓舞》及《迎鼓》中,女性都穿着色彩鲜艳的长裙,给人亭亭玉立之感,舞动时,裙舞飘扬,充分表现出女性轻盈、柔和的舞姿。舞蹈过程中,或屈伸与扭转,或前俯与后仰,抑或侧弯与侧倾,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朝鲜族长鼓舞的韵味。而男性跳起长鼓舞时,其动作稳重而不粗野,通过男性坚实的身体语言,在朝鲜歌谣的口头禅“着他”的号子(也就是好的意思)的呐喊中,充分体现了朝鲜族男人粗狂耿直、敏捷而又果断的性格。
二、朝鲜族舞蹈中长鼓的运用
朝鲜族舞蹈具有农耕劳动的特征,在朝鲜族人民劳作生活环境中,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典雅、含蓄而又不失活泼等特色的舞蹈。长鼓舞是朝鲜族民众自娱和娱人时经常跳的舞蹈,它主要是以边跳边舞边敲鼓的形式进行表演,要求人鼓融为一体,协调统一,各种节奏的运用可以使人格外地兴奋和愉悦。
(一)击打技巧及鼓技技巧
朝鲜族长鼓舞有两种击打方式:一种为跳舞者使用鼓鞭和鼓槌。舞蹈开始时鼓槌插在长鼓上,舞者只用鼓鞭與指掌配合边击边舞,当舞蹈进行至快板高潮时,才从长鼓上抽出鼓槌来进行技巧表演;另一种是只用鼓鞭不用鼓槌,持鼓鞭随乐起舞。鼓槌和鼓鞭在表演过程中往往同上肢一起起舞,由于左手主要起到稳定音节的作用,所以一般用右手鼓鞭的舞蹈动作较多,尤其是使用腕部动作更多。长鼓击打的轻重缓急与舞姿完美配合,将长鼓舞的击打技巧、鼓技和舞者的舞韵完美融合,击打节奏技巧是鼓与舞的重要衔接部分。随着长鼓舞的发展,现代的长鼓舞击打技法更是花样翻新,强弱鲜明,配合优美的舞姿和娴熟的鼓技,更具美感,给人更加美好的艺术享受。
(二)长鼓舞的节奏
长鼓作为一种打击乐器,主要起到伴奏和气氛渲染的作用,经过艺术家们的不断努力,长鼓舞的鼓点节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由简单单一的节奏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创新出了更多富有感染力的鼓点节奏,加入了更多节奏的变化,使其“长短”“高低”的特点更为突出鲜明,也更加具有朝鲜族的民族特色。不同的表演形式下长鼓舞的节奏也不尽相同。例如,独舞表演时,长鼓舞的鼓点节奏多变,可以充分表现出演员的表演水准;而在群舞表演时,如同大合唱中的各个声部一样,演员互相配合,时动时静,时强时弱,时高时低,表现出舞蹈的群体技巧。
(三)长鼓的击打技巧、节奏与动作的结合
长鼓作为朝鲜族长鼓舞的独特表演道具,不仅仅体现在舞者的身姿上,更是体现在将舞蹈中所用的音乐节奏长短与长鼓敲击的节奏和呼吸的完美融合上。不同的舞蹈作品有不同的敲击节奏及击打方法,通过长鼓与肢体动作的结合,来体现舞者的击打技巧。如舞者在旋转时,先由弱到强再由慢到快,充分体现出舞蹈节奏的明快。同时,通过击打技巧,掌握舞蹈节奏,使舞者的情绪得到进一步的展现。在长鼓表演中,会有一个身体和鼓的相互关系,要求即便在做蹲、转、跳等动作时,身体也不能全跳起来,而是要求下沉内收。尤其是在转圈时,长鼓相对于身体有一个离心力,而舞蹈者必须把握好离心情况下的状态,并要恰到好处地加以利用,来完成舞蹈动作。舞者要想充分体现出长鼓舞的特点,就需要把长鼓的击打技巧、舞蹈丰富的节律特点融于舞蹈动作中,使得左手的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及闷鼓点等击打技巧,与右手的滚奏、震奏等多种变化完美结合,使舞蹈动作更加节律化,鼓声与舞韵结合,突出舞蹈的固有韵味及丰富内涵。在舞蹈表演过程中,长鼓一般斜挎在右肩,鼓的重量基本落在右肩。
(四)长鼓击打技巧、节奏同呼吸的结合
呼吸是长鼓舞舞蹈动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习朝鲜族长鼓舞必要的基本功,同样,朝鲜族长鼓舞也需要将击打技巧、肢体动作与呼吸相配合。长鼓舞舞者的呼吸要与长短的韵律摆动协调相互配合,用以确保舞蹈的律动性,才能表现出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韵味。舞蹈的呼吸训练是在基本的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与动作伸展是紧密联系的。朝鲜族舞蹈的呼吸有长、短呼吸之分,还可以分为内在、外在呼吸、心理呼吸等。除此以外,顿呼吸、浅呼吸、跳呼吸、浮起呼吸和抑制呼吸等等也是朝鲜族舞蹈中呼吸训练项目。所谓长短呼吸,就是在充分体现长短的律动性和强弱、速度变化的同时,为更好地体现情绪变化而进行的呼吸。朝鲜族长鼓舞在表演时,不同的舞蹈节奏也要配以不同的呼吸处理。
三、结语
由于朝鲜族人民群众劳作生活的地理位置及民族文化传承,朝鲜族长鼓舞在艺术形式方面展现出独具魅力的特色。在朝鲜族长鼓舞的研究、发展和推广中,应该在继承其原有的传统艺术特点的同时,从其表演的张力出发,对朝鲜族长鼓舞的艺术特色加以研究,进一步提升其视觉、听觉效果,淋漓尽致展现长鼓舞作品的舞蹈感染力,让舞者与观众在心灵上产生共鸣,从而弘扬朝鲜族长鼓舞的民族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郭春敏.朝鲜族舞蹈长鼓的运用——以舞剧《长鼓舞》为例[J].齐鲁艺苑,2016(3):38-40.
[2]唐琳琳.探讨朝鲜族长鼓舞艺术的特点与发展方向[J].北方音乐,2017, 37(2):202-202.
[3]贺晓佳.浅谈朝鲜族长鼓舞的风格特征[J].黄河之声,2015(5):108-109.
[4]倪文玉.浅析朝鲜族舞蹈中的基本体态及呼吸韵律[J].戏剧之家,2016(17):170.
责任编辑:孙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