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理论自觉提升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

2018-09-18秦基秦月王琪瑶

科教导刊 2018年16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大学生

秦基 秦月 王琪瑶

摘 要 理论自觉是大学生学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依据支撑;据问卷调查显示,当下部分大學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甚少,很多大学生不够了解马克思主义就更别谈对将马克思主义上升为信仰。本文通过对理论自觉内涵、时代意义的阐述以及对大学生以理论自觉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大学生加强理论自觉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信仰的教育路径。只有让大学生把马克思主义“进头脑”,学有所用,知行合一,才才能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来追求。

关键词 大学生 理论自觉 “进头脑” 知行合一

马克思理论的学习成果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论自觉,理论自觉尤其是高度的理论自觉,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蕴含和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源和基础。”[1]所以,当代大学生要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恩原理,而且要学透学牢,要具有熟练的基本功,就像学习武功先扎马步一样的道理,只有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有高度的理论自觉,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但是,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等,大学生在这个方面没有得到足够关注,值得我们思考。

1 大学生正确认识理论自觉与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时代意义

自觉是从字面理解就是自己自律,自己有意识、有觉悟的去做某件事情。理论自觉是学习好马克思主义的前提,理论自觉是具有时代意义,坚持理论自觉不仅能提高个人的认知能力,还能提升民族的自信。我们必须清楚认识马克思主义,只有对其有足够的了解,足够的掌握,才能谈对其信仰。理论自觉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如何领会主体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认识到理论之于实践不仅有指导还有规范作用,内在的表现出来,也不是为了什么目的而去做,不需要任何规范,这才是高度理论自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精髓所在。种种实践表现论证了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学说,所以信仰马克思主义也一种肯定的答案,马克思主义在价值取向中具有积极向上的特性,当开始信仰,这样的高度思想能引领人们求索未来,指导实现共产主义,人类和社会的未来才能更完美,才能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生命真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思想指导作用。法国结构主义创始人德里达说道:“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的回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得有他的才华,至少得有他的某种精神。”[2]只有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谈到信仰马克思主义,人类才能看到希望,积极的面对挑战、排除险恶、寻求真善美,从而使人从根本上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过上大同的幸福生活。

当谈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要性,也就承认了它与并长期与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在真理和实践的道路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形态,从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本身已不止是独属西方的文化思想,它已融入中华民族成长历史,马克思主义已经成为中国主体文化。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3]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需要每位当代大学生去学习实践,更有甚者应将它上升成为主流信仰,形成主流思想才是更有意义的。

2 大学生以理论自觉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挑战

由于当前教育形式,大学生在高校的思想层面教育未受到深刻影响,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关注有所缺失,在单一的学习情境下,不能完全理论结合实际。现在提倡“三进”前提下还要做到知行合一。现在讨论一下所面临的挑战。

2.1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薄弱

现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马克思主义信仰越来越严重,不认真备课、不认真授课,更有甚者因为课时费少而不去上课也大有人在。当思政老师有了功利心,这思政课是没办法上好的,学生也学不好。闭门做科研而吝啬于讲授,科研水平一流,上课没有兴趣。有些教师只把上课当成任务,将知识作为单纯的谋生手段,工作与外在职业需求成正比,与劳动报酬成正比,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丢失。教师要时刻清醒地知道,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道受教解惑,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思政教师不信仰马克思主义,就无法让学生信服,将马克思主义上升为信仰也是空口之谈。

2.2 高校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当教师只重视对书本知识的讲述时,就必然导致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习惯了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反致忽视了启发诱导的重要性,机械性记忆有意义材料,也浪费了有用的课堂资源,更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发性,简单的从刺激到反应的大脑刺激学习,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把人类学习等同于动物学习这类倾向,掩盖了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其被动接受知识,不能领悟真正政治学习内容。久而久之的“说教式”的教学手段和灌输方式,会让学产生厌烦、排斥思想甚至不想学习这门课。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拘泥于形式,无法达到与学生心灵相通的层次及效果。缺乏有用合理的教学要领,没能使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让学习者融入其中。

2.3 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薄弱

大学生对马克思信仰薄弱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认为自己学习知识不能为其所用,没有时效性,就是学习好专业课知识照样能找到工作。第二,多数大学生并非真正全面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所代表的思想政治教育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由于认识方面的缺失,思想觉悟达不到高度层面,也无法理解其内涵,因此在认同和信仰方面,存在一定难度。我们想要达到教育的理想状态,首先需要直面问题,努力加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性相结合。

3 大学生加强理论自觉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信仰的教育路径

3.1 教师增强理论自觉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必要性

种种迹象表明,理论自觉的高度是每位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都应攀登的,一方面需提升其对工作完成度的自我效能感,一方面需提升对自己的职业认同感,在此前提之下,教师高度理论自觉还来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精益求精的不断学习,用发展的眼光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不仅要从思想着手,而且要求教师做到知行合一。

3.2 要求教师丰富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学手段,加強政治理论课的时效性和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4]这句话肯定回答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怎样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体落实到教师的身上,要求教师做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发挥好教学作用,就是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做好课堂教学的工作,不仅需要老师在备课上用心,而且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上课的黄金时间,在课上做到讲演有激情,语调有抑扬顿挫之分,语言使用精准恰当,还要要求教师掌握上课的技巧。

3.3 以理论自觉学习红色文化,增强学生爱国信念和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5]现在大学生自律性不够好,不能形成自觉学习的观念,考前勤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条条框框,考后将理论抛之脑后,这也成了当代大学生学习的常态,速效的记忆无法支撑起学习的架构,由遗忘规律可见,长此以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只能回忆起一星半点儿。如果要让记忆变得深刻,就要将理论联系生活,引用红色文化让马克思主义“进课堂、进头脑”, 避免纯理论讲述,教师要做的不仅是要让学生学会,还要会用马克思主方法论解决难题,教师对红色经典故事的理解与传递,是增强学生是否能领会马克思主义信仰真谛的关键,发挥理论自觉理论的内涵优势,通过教师对精神的传递,大学生会自觉认识到红色文化以及红色故事的重要性,从而增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这就是引用红色文化的目的。首先需要大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不需要任何约束,从内心表现出学习渴望,来达到自觉攻读目的。红色故事传递着不仅有爱国主义情怀,还有一张张历史的烙印,它们能唤起大学生爱国情怀,平日阅读红色文化书籍,了解历史革命,熟知革命事迹,是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底气。学校也可以定期举行红色旅游,参观红色遗址,可以让老师给学生们讲解红色故事,并启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居安思危的特殊纪念日中,加入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把红色文化带入公民道德建设中去,将弘扬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有机结合;把红色文化带进课堂,让学生在故事中积极、深入地领会红色革命精神内涵,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不移的认识,来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强调: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推进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N].人民日报,2011-05-14.

[2] [法]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1.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4]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5]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1.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知行合一”的精诚德育探索
独立院校艺术类毕业实习与校企合作改革的研究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