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小叶成大业
2018-09-18左如
左如
茶,从一片树叶,变成一种适饮且具多种保健功效的饮料,这是中国人的独创,也是首创。
在遭遇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与洗礼以前,深深扎根于农耕文明、以手工人力为主导的中国茶业科技,一直领跑世界数千年之久。然而,自18世纪下半叶开始,随着工业革命在欧洲兴起,机器逐渐取代了手工,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等英属殖民地及日本相继实现了茶叶生产机械化、规模化,加之管理完善,茶叶品质、出口量都超过了华茶,华茶的荣光从此不再。列强的船坚炮利让—度沉睡的中国幡然梦醒,也让茶这一曾令国人引以为豪的古老产业开始反躬自省,开始虚心也向“赛先生”讨教。以吴觉农、胡浩川、李联标、王泽农、庄晚芳、陈椽、张天福等为代表的茶学家,—边高举“茶业复兴”的大旗,—边积极学习国外先进茶业科技,且为我所用,还培养了大量人才,为近现代中国茶业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8年以后,伴随着中国以更加主动、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技,有力地推动了茶业井喷式发展,使茶园面积、茶叶产量再度跃居世界第一。新世纪的开启,学科交叉渗透、科技创新让中国茶业步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特别是在茶树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与新品种选育、茶叶精深加工与茶的综合利用、茶叶清洁化生产以及互联网、人工智能高新科技的运用等领域,成果丰硕。
据不完全统计,1978-2007年,全国茶叶科研共获得了200多项成果。近十年来,浙江、安徽、湖南、福建、江苏、云南、四川、贵州等重点产茶省更是进一步加大了茶业科研的力度,优秀成果不断涌现。2016年,我国茶叶生产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3%。
也许,茶业科技在中国科技领域中微乎其微,更无征服星辰大海的宏图远志,但它却是同每个人的生活贴得最近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说,如何打造一个绿色、健康、安全、优质的中国茶产业,科技创新是关键。
育种
茶树良种推广关乎茶叶生产乃至茶农增收,无性系品种的推广已成为各产区茶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茶树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品种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及经济效益,还与新产品开发、技术推广息息相关。广泛收集保存茶树遗传资源,选育并推广良种是提升茶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茶业优质、安全、高效的一项基础性措施。
中国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也是茶树良种资源的宝库。作为茶树种质创新、育种和新产品开发的重要基础,茶业科技创新离不开丰富多样的种质资源。我国茶树种质资源收集始于上世纪50年代, 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收集集中在上世纪80-90年代,科研人员对云、川、贵、桂、粤、湘、闽和琼等主要产茶区的野生资源和地方品种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与收集。近年来,GPS、数码摄影(像)器材、互联网等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使资源考察及细细更加准确、可靠。目前,我国已收集保存各类茶树种质资源3100余份,并建成了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勐海茶树分圃及相应的茶树资源数据库。其中,10%为野生资源,60%为地方品种、30%为选育品种和育种材料。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有计划培育无性系茶树品种,育成了一批适制红、绿茶的品种,其推广应用促进了上世纪70-80年代茶叶产量及出口创汇的快速增长。上世纪80-90年代,由于国际红茶市场疲软,为配合名优茶开发,育种工作者们培育了大量优质、早生的绿茶品种、为产品结构调整、茶产业转型提供了保证。进入新世纪,育种目标渐渐转向产品多样化、功能成分优化和抗性(抗寒、旱、病虫害等)育种。
技术方面,育种工作者们在传承系统选种、杂交育种等传统育种途径的基础上,结合分子育种、细胞培养与融合、组织培养、诱变育种等现代育种途径,选育出大批优良品种、品系。截至2014年,全国已有国家审(认、鉴)定茶树品种134个,其中无性系品种117个,还有大量省级茶树品种。茶树良种推广关乎茶叶生产乃至茶农增收,无性系品种的推广已成为各产区茶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截至2016年,全国无性系茶树良种推广率58.5%。其中,以福建省最高,达95%以上,贵州(≥82%)、浙江(≥71%)分列第二、第三。
栽培
全国重点产茶县茶园管理机械化水平达30%,茶树修剪基本实现机械化,耕作、施肥、喷药、灌溉等茶园管理也正逐步朝机械化迈进。
从1979年起,我国茶叶生产就势头迅猛。据统计,1979年全国茶园面积为1575万亩(105万公顷),茶叶总产量达到了27.72万吨。2005年,我国茶园面积攀升至2025万亩(135万公顷),占世界茶园总面积的45%,年产茶叶93.5万吨,首次超过印度,茶园面积、茶叶总产量均跻身世界首位。
若以3年的平均值为准,2006-2008年茶叶产量水平比上世纪80年代初(1980-1982年)增加两倍以上,增幅远高于印度、日本等国。在接下来十年时间中,中国稳坐世界茶叶生产国的第一把交椅。截至2017年,中国茶园(18个产茶省、区)总面积达4588.7万亩(约306万公顷),干毛茶总产量为260.9万吨,较之本世纪初(2000年),分别增加了1.81倍、2.82倍,中国茶园生产能力的跃升,与栽培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40年來,我国建立了健全的高产茶园栽培技术指标体系,提出合理密植、培肥土壤、剪采养相互配合的丰产栽培技术。而针对名优绿茶以采摘春茶为主的特点,在采用丰产技术的基础上,提出适时调整修剪时间、早采嫩采等技术,促进了名优茶生产的快速发展。据统计,2017年,全国名优茶产量127.4万吨,产值达1427.8亿元。
在茶园施肥和土壤管理技术方面,科研人员不断探索我国优质高效高产茶园土壤营养诊断指标,提出茶树营养诊断和氮、磷、钾、镁平衡施肥技术,并针对土壤特点研制出适合不同类型茶园的茶树系列专用肥及配套使用技术,还进行了大面积推广应用。
大宗茶是我国茶叶出口创汇的最主要来源,而茶叶采制则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且具有季节性,手工采制往往效率低下。据统计,茶产业成本40%用于劳动力,劳动力开支中80%用于采摘。针对这一现状,农业部制定了适用于大宗茶类的《机械化采茶技术规程》(NY/T225-94),涵盖机采的茶园条件、栽培管理、茶叶采摘等整套技术规范。同手采相比,机采工效提高13倍以上,成本降低50%以上。目前,全国重点产茶县茶园管理机械化水平达30%,比2005年提高10%,茶树修剪基本实现机械化,大宗茶采摘机械化发展较快,耕作、施肥、喷药、灌溉等茶园管理也正逐步朝机械化迈进。
质量
2002年底,我国茶界提出从茶园环境、种植、加工到包装、储藏和销售的茶叶生产全程清洁化。
不止是增量、增效,还是销量与价格的稳步提升,尤其是出口量与出口额。1988年,全国茶叶出口达20.6万吨,比1950年增长6.8倍,平均每年增长17%。同期内仅大陆出口茶创汇额就达3.9亿美元,比1950年增长了47倍。1989年,茶叶出口量首超斯里兰卡,位居世界第二。1991年中国茶叶出口量达18.8万吨,2000年达24.9万吨,十年间,增长了32.4%。2017年我国茶叶出口总量达35.5万吨,出口额达16.1亿美元,出口均价4.54美元/公斤。无疑,这得益于茶叶安全卫生质量的不断提升。
为了保证茶叶的安全卫生,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我国茶树病虫害防治开始强调化学、农业、机械、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而农药种类也从建国初期的高残留逐渐变为低毒、高效。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诞生是化学农药发展史的一大突破,它在80年代得到了迅速推广应用,使每亩农药有效的用量首次降到1克以内。随着农药残留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引起高度重视,日本、欧盟等茶叶进口国(地区)针对进口茶,制定了近乎苛刻的最高农药残留限量标准(MRI)。2006年5月,日本更是制定了堪称“世界上最严苛的农残比”的“肯定列表制度”,使我国的出口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因此,我国在严格控制化学防治剂量之同时,也不断探索农残降解技术。
进入新世纪,农业部相继制定出台了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茶等系列标准和规程,成为指导当前我国茶树绿色标准化生产的纲领性科技文件,对改善我国茶叶卫生水平具有重要指导意义。2002年底,我国茶界提出从茶园环境、种植、加工到包装、储藏和销售的茶叶生产全程清洁化。同时,一些茶企也不断加强自身修炼,通过了QS、GAP(良好农业规范)、ISO9000、HACCP(危害分析临界控制点)等系列认证,并建立了完善的可追溯体系来严格规范茶叶生产,一些茶叶企业还获得了国际有机茶认证,从而有效保障茶叶的质量安全。
据统计,2015年,全国无公害茶园面达积2771.8万亩,占比64.22%,有机茶园面积267.5万亩,占比6.2%。
2017年,在农业部按季度开展的4次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中,茶叶抽检合格率98.9%,高于蔬菜、水果、水产品。同年,在国家食药监总局对全国茶叶及相关制品的抽检中,四季度的抽检结果均达99%以上,茶叶质量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近五六年,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茶园管理、茶叶加工也正变得越来越智能,只要一部手机,就能轻松实现茶园、茶厂信息远程监管和全程可视化追溯。
加工
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倡导“全价利用,跨界开发”,使茶叶消费从传统的饮茶向吃茶、用茶转变,变“加工”茶叶为“制造”茶叶。
1984年6月,国务院批转了《商业部关于调整茶叶购销政策和改革流通体制的意见的报告》,确定了将茶叶内销市场与外销市场彻底放开。这份文件出台后,大大刺激了茶叶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的增长。
30多年来,持续增长的茶叶产量,除了供出口外,内销市场潜力巨大,尤其是制茶工艺的改进创新及制茶机械的运用,诞生了如清香型铁观音、金骏眉红茶、柑普茶等名优茶“黑马”,引领茶叶消费潮流。值得一提的是,由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主持的《黑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科研项目荣获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此外,现代科技的发展与不同茶类传统制作工艺的有机结合,创制出琳琅满目、风格独具的茶品,如玫瑰红茶、荔枝红茶、菊花普洱茶、桂花乌龙茶等等。
40年来最具划时代意义当属茶叶精深加工與综合利用,它是茶学与食品、医药、化学工程等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结晶,也是现代茶业与传统茶业的“分水岭”。
我国茶叶深加工产业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茶饮料开始产业化,后期快速增长。2000年以来,一些新技术、新设备如逆流提取、超临界萃取、膜(柱)层分析、分子制备、改性重组等高效提制技术,强势推动了茶叶深加工的产业化进程。2004年,茶叶精深加工产业二产之产值已接近一产,一产则在21世纪初起平稳下降。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三大精深加工产品体系:茶饮料和全茶粉、茶叶功能性成分提取以及涵盖食品、保健品、日化、美容、纺织、药品、服装、饲料、建材等领域在内的含茶终端产品。据统计,2014年,全国茶叶深加工企业数量达100多家,占茶行业百强企业的1/4,固态速溶茶年产量为13000多吨,茶多酚产量3000多吨。
近年来,茶资源结构性过剩、出口价格出现瓶颈、市场供需关系偏离等问题正越来越突出,而发展茶叶精深加工,倡导“全价利用,跨界开发”,不仅能充分发挥我国茶资源优势,实现茶叶产品创新,使茶叶消费从传统的饮茶向吃茶、用茶转变,变“加工”茶叶为“制造”茶叶,还有利于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使茶叶效益产出模式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茶业驱动力从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向三产带动一、二产业发展转变,并力争到2020年茶产业规模达1万亿元。
链接:茶叶深加工
深加工茶是指用茶的鲜叶、成品茶叶为原料,或是用茶叶、茶厂的废次品、下脚料为原料,利用相应的加工技术和手段生产出的茶制品。茶制品可能是以茶为主体的,也可能是以其他物质为主体的。
国际上已出现了一般农业向医疗转化的趋势,说明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不仅仅限于维持生命,而是希望借此改善生活结构,促进健康长寿。在这种趋势下,人们饮茶已不是以前那种单纯的“解渴消遣”,而更多的是全方位从茶叶中获取有益成分,以达到防病健身的目的。隨着工作节奏的加快,饮茶已由消耗初级大宗散茶向消耗袋泡茶、速溶茶、保健茶、各种液体方便茶艺及茶叶生化成分产品(如茶多酚、茶色素、生物碱)等高级产品方向发展。据统计,世界袋泡茶销量占茶叶总销量的65%以上,并且其需求量正以每年5%-10%的速度增长。因此,大力开发茶叶深加工产品,重点应放在目前尚未开发,或开发较薄弱的方面,尤其要抓好市场前景看好的茶叶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和茶叶的综合利用,使茶叶产品增值。
消费
经过30多年的持续研究,如今已探明茶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防龋齿、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除臭、杀菌、抗辐射、抗癌、抗突变等突出功效。
茶益健康,早已是古今中外的共识。
早在1832年,在日本最早发现和鉴定了茶中的功能性成分一一儿茶素。随后,科学家们相继分离出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等茶多酚中的有效活性成分。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每年为世界创造了260多亿美元的财富。时至今日,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茶红素等)、茶氨酸、茶多糖、茶皂昔等功能性成分对人体保健功效的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仍是世界茶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在我国,关于茶与健康的系统性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初,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天津茶厂、天津市卫生防疫站从茶中提取茶叶脂多糖,并证明其对防辐射有一定效果。80年代,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茶中提取抗氧化剂,并发现其具有显著的防脂肪酸过氧化效应,应用于含脂肪食物的保鲜。该抗氧化剂还具有延缓人体衰老、治疗人体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经过30多年的持续研究,如今已探明茶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防龋齿、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除臭、杀菌、抗辐射、抗癌、抗突变等突出功效。近些年来,茶对防治糖尿病、胃肠道、脾脏、肝硬化等疾病及抗过敏等方面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特别是抗癌研究,每年有数百篇的论文报告出炉。
就茶类来说,绿茶、红茶,作为大宗茶,其显著的抗氧化功效已为国际所公认。普洱茶(黑茶)、乌龙茶、白茶、花茶等不同茶类所独有的功效也逐渐被海内外医学界及消费者所认可。其中,从黑茶、白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还被大量应用于药品、化妆品、日化等领域。上世纪80-90年代,以福建乌龙茶为原料生产的罐装茶饮料还因具奇特的减肥效果,大量涌入日本市场,并数度掀起消费热潮。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充分利用活性化合物生产出高儿茶素茶、高甲基化EGCG、高茶氨酸茶、高氨基丁酸茶、高茶黄素茶、富硒(锌)茶等茶叶产品,保健功效与形、色、香、味、韵相结合正渐渐成为促进茶叶消费的重点。同时,茶叶保健品、药品的市场前景也十分广阔。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茶行业的创新应用,也给茶这一古老的行业注入了崭新活力,各类时款式尚、富有高科技含量的智能泡茶机应运而生,甚至还出现了泡茶机器人,使饮茶保健变得更加轻松、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