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编荐语

2018-09-18

诗歌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诗风淮河大河

这期选择推出沈苇的诗和江耶的组诗《淮河》,这一南一北两位诗人的诗风迥异,当然,我们的根本用意并不是为展示他们的不同诗风,我们的真正用旨是让读者体味他俩是如何写好自己熟悉的地域里的物象背后情境和人们心中的情怀的。

沈苇反对用地域来划定文学,他说这是评论家在偷懒,或是作家自我的矮化,但他拥趸对自己“两个故乡”——江南和西域的“综合抒情”的认定。这次选他的诗时,我们也是特意选他写的“两个故乡”的诗,譬如“乌镇”“德清散章”和“喀拉峻歌谣”,以及他的阜康、苗寨、西樵山等,在这些诗行里,诗人总是用深情的、炽热的赤子之心来倾述自己的永恒之爱和永远的忠诚。同时,他也用思辨的哲思,打量他的地域变化进程中的一切传统美好的流失之无奈和警觉,对亲情在时光飞逝里的远去的珍惜和哀挽。他吟唱道:“如果逝去岁月变成一种贴身的暖/我愿放弃天山上的瑶池彩虹”;他倾述道:“我有一部沙漠的沉思录/你有一册海边的祈祷书/合上,便是言辞的沉默/打开,即为时空的苍茫”。诗人的地域之思已经上升为对宇宙、对人生的哲学思绪。

江耶这组《淮河》,是为我国“四渎”之一淮河写照的。淮河流经千里,作为诗人精神中不可缺失的母亲河,他为她写了诗传,写出了她前世今身,写尽了她的悲情和苦难,以及一条河流与两岸人们之间千丝万缕的生活上、文化上、精神上的联系和纠缠。尤其是当下的淮河与人们的关系,他在努力地用诗行为这条大河雕像,这个地域自然给他的丰厚博大的内涵和资源,是诗人创作的“富礦”,一条古老而又年轻的大河和千里平原上的苍生万物,够他挖掘开采宝藏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期待着诗人的更多诗性表达。

米沃什曾说过:“我到过许多城市,许多国家,但没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保持着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当好,”J、地方人”,写好,”J、地方”,我认为,是每位作家诗人都要遵循的创作规律。福克纳写“自己那像邮票大小的家乡”,也是一个佐证。让我们从沈苇和江耶的创作经验里悟出点什么……

——李云

猜你喜欢

诗风淮河大河
论李商隐诗风的形成上
淮河
险渡淮河
盛唐精神的缩影
大河中的摇篮(下)
大河中的摇篮(上)
投鞭断流
文明礼仪的检阅
论贾岛与唐宋清苦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