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传》, 生不逢时还是先天有缺?
2018-09-18柏小莲
柏小莲
《如懿传》开播之初,就被拖进了一个泥潭,不断与某同断代史当红爽剧比较,不由分说就被公判为输了。不过就是因为女主角老气的妆容、美貌和灵气不再,以及可怕的严重偏色的大红大绿审美。一大群只看脸的、沉浸在上一部打怪情节不肯自拔的年轻观众确实被吓跑了。豆瓣评分在一星黑水与五星维护团队之间的疯狂拉锯之下,以6分惨淡开局了。
导演汪俊最近开始批量接受采访,但不管他还是观众,甚至包括原著书粉和女主角周迅的铁粉,也没有对这个剧恢复信心。导演的表达除了努力解釋,就是不服气:为什么不找少女如懿的演员?因为这部分戏份本来就不多,再换演员太费劲了。前两集为什么颜色那么别扭?是技术原因。这种解释没什么错,但于事无补。
《如懿传》文本的先天性残疾,不只因为被讨论最多的“抄袭”,抛开这一点不看,整个故事过于冗长,靠毫无新意的描写与变化不多的宫斗手段,无论如何也撑不到六本书或接近百集的体量。小说更像是匆匆写成的连载体,在情节推进不下去的时候,只有两个手段:加人物或让原有人物黑化或投明。这种处理方式在电视剧化过程中被极大保留下来,缺少前期规划的人物设定如何能在电视剧中显得合理,也是对电视剧团队的一个巨大考验。
但《如懿传》又确实在努力弥补文本上的缺失,用文本之外的全部手段。摄影方面的写实和讲究,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周迅坐在门槛边委屈抹泪那一次,还有常常猝不及防给周迅脸部特写,让她用自己的情绪来带动整个剧情氛围的向上和向下。搭戏的女演员也同样没有落了下风,哪怕只是出场寥寥、快速上线下线的承担一点功能性的妃嫔宫女也都是各有各的特色,狠毒的、能哭的、活泼的、细腻的,文本着墨不多,全靠她们自己的表演刷脸.
而且可能由于筹备太早,选角有自己的标准,《如懿传》中女演员的假脸比例可以说是很低了。除此之外,无数次朱红宫墙与湛蓝天空的对比、对比分明的构图,很多场戏消解掉了国产古装戏的“横店感”,非常努力营造一种实景拍摄的感觉,无论外景还是内景都经得起细看,很好地刻画出宫门一入深如海、深陷其中无力挣扎的感觉。而不是一个除我之外全员恶女的游乐场地。
从筹划到拍摄再到播出,《如懿传》可以称得上近十年最为命运坎坷的剧集,从体量上看,它背着“剧王”的沉重名号太久了,如此重大的投入、顶级的演员阵容,吊高了所有人胃口的同时,也让人不自觉对其使用高标准来衡量。而播出时间一拖再拖,最后无法台网互动而只能网络独播,又让它的受众与最初设想的产生了偏差。
情节过于沉重、色彩暗淡、人物表演方式的传统等等都可以成为不喜欢、打低分的理由。然而,在果断舍弃那一部分受众之后,回归到对于电视剧本体的认知和分析,看它的人物塑造、情节勾连、摄影构图、服化道等,《如懿传》绝对是今年到目前为止播出的电视剧里,惟一一部顶级制作水准。如果说这是一部电视剧作为一个建筑的实体构造,那么其他任何角度的解读都相当于从外部打下来的光,那些折射和投影,即便再绮丽,也是无根无源、转瞬即逝罢了。
编辑 翁倩 rwzkhouchuan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