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幸福花开别样红

2018-09-18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羊羔老汉西红柿

 本刊记者 刘 佳

俗话说“穷不扎根”,意思是贫穷并不可怕,只要勤劳肯干,早晚能摆脱贫困、走向富裕。人可穷但志不可短,只要有信心、有志气,肯吃苦、肯付出,幸福一定就在不远处。在林西县,记者就见到了几位自强自立的好乡亲,从贫困户到脱贫户,他们用奋斗的汗水浇灌出了鲜艳的幸福之花。

好媳妇撑起一片天

来到新城子镇七合堂村村委会,宣传栏里的一张照片格外引人注意。又大又红的野果挂满枝头,一位朴实的农村妇女正在果树旁采摘劳作。她挽起袖子,肩上斜挎一个红色的大布袋,脸颊被晒得黑里透红,笑容被红艳艳的果子映衬得愈发明亮。她就是七合堂村被大家称赞的好媳妇——王玉荣。

2003年,厄运猝不及防地降临。王玉荣的丈夫在一场车祸中受了重伤,从此卧床不起,失去了自理能力。那年,王玉荣才31岁,孩子还不满10岁。面对风雨飘摇的家庭,王玉荣没有想过放弃,更没有想过离开,她抹干眼泪,咬紧牙关,挺起柔弱的肩膀,挑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一场新雨后,披上绿装的大山更显得青翠可人。来到山脚下的王玉荣家,一排砖房窗明几净,门前几只母鸡正在低头觅食。王玉荣说,她养了30多只鸡,还一个人种了10亩果树,就在家对面的山上。平时白天在果园里干活,两个小时回家一次照顾丈夫。关于这过程中的种种艰辛,王玉荣只是微微一笑,并不言苦。她的邻居杨大娘忍不住插话道:“她太不容易了!一日三餐一口一口地给丈夫喂饭,一天十几次帮丈夫翻身,整整十来年啊,丈夫从来没有生过褥疮。”

2014年,王玉荣迎来了希望的曙光。这一年,她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好政策来了,帮扶责任人来了,在脱贫的路上,王玉荣不再形单影只,有了风雨同行的帮扶人,她的干劲更足了。不仅一个人承包了10亩果树,还加入了九佛山野果种植合作社,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她高兴地给记者算了笔账:“我家现在种果树一年能收入1.7万元到2万元。老伴申请到了残疾补助,每年450元。帮扶干部还为我们一家三口申请了低保,每人每月120元。儿子上大学基本不用花钱,国家给了3万元贫困大学生补助,还享受了建档立卡雨露计划每年1500元的补助。各种收入加起来一年将近25000元,2015年我家就脱贫了。”

几年下来,王玉荣对果树种植颇有心得,成为了村里的果树嫁接和剪枝能手,谁家有需要帮忙的,她都热心地去招呼。她说:“最困难的时候是大伙扶了我一把,多亏了帮扶干部,多亏了邻居们,我家的日子才慢慢好过了。我也应该尽最大的能力回报他们!”

谈起现状,王玉荣脸上的笑容舒展开来:“去年我种了6亩樟子松,等再过2年树苗长大了,每棵树能收入40元。儿子找到了一份实习的工作,每个月自己能挣2000元。”“今年我打算试试做电商,在互联网上卖野果,销路肯定越来越广!”阳光照在窗台上,几盆三角梅开得正好。

不服输的有财老汉

走进黄河子村三六队的孙有财老汉家,偌大的院子里热闹非凡,“咩咩咩……”黑白花色的小羊羔在羊圈里欢快地蹦跶着,“咕咕咕……”“嘎嘎嘎……”鸡、鸭悠闲地踱着步子,动物的叫声此起彼伏,仿佛动物大合唱。

说话间,有财老汉从地里干活回来了。正午时分,烈日当空,他头戴一顶草帽,双手横握着一把锄头,笑吟吟走向前屋。进屋后,顾不得洗去手上的泥土,他便向记者讲起了他的脱贫故事。

有财老汉今年71岁了,他感慨地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啊,赶上好时候了,医疗条件好,国家的政策好!”老人家患有高血压,他拿出一个小塑料袋,把袋子里的药一一拿出来,说:“这是扶贫干部给我送来的治疗高血压的药,每月一送,价值70多块钱,都是免费给我的。驻村大夫随打电话随到,县里的大夫也给免费做检查。没想到党这么关心我们,这与过去的日子比真是天壤之别啊!”

几年前,有财老汉的老伴因糖尿病导致的肾衰竭过世,家里欠下了8万多元的外债。2015年,他被评为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心里着实懊恼了一阵子。“不服气啊!要不是老伴得了重病,这个贫困户,说啥我也不当!”“不能坐着干等着,还是得干啊,大事干不了,力所能及的事干一点,总得奋斗出个样子来!”

有财老汉说干就干。在县科协扶贫干部的帮助下,有财老汉养殖了一种毛色黑白相间的羊,他介绍说这种羊叫“黑头”,由寒羊杂交而来,好育肥,一次能下两只羊羔。“这步走对了,这种羊相当走俏。今年卖羊羔收入1万多元,栏里还有11只小羊羔,2个月以后还能卖1万多块钱。”有财老汉说起现在的生活来掩饰不住地高兴:“我还能卖鹅蛋,1只中不溜个头的鹅蛋卖5块钱,供不应求,人们上门来抢着要,1年能收入4000多元。还享受A类低保每年3600元,还有资产收益分红每年1600元,加上其他的,毫不夸张地说,1年收入至少能达到3万元。”

说着,有财老汉走到厨房打开家里的冰柜:“快来看看,鱼、肉、米、面,吃的喝的样样不缺!”他还拿出自己的智能手机,“家里安上了WiFi,手机上网、微信我也好好学学!”

脱贫后的有财老汉一点儿也不闲着,他说:“我还要继续干,给周围人做个榜样,让大家看看,我70多岁了,还能种二三十亩地,还能养羊、养鸡、养鹅,国家的政策这么好,还有这么好的帮扶干部,只要努力奋斗,脱贫不算啥难事!”

蔬菜大棚里出了个致富能手

前不久,十二吐乡西山根村开展了一次讲文明、树新风“三讲一比”表彰大会,村民耿利伟被评为“致富能手”,不但上台领了奖,还作为脱贫户代表发了言。他说,靠自己的努力脱了贫、得到了认可,这是他最幸福的事。

耿利伟今年47岁,前些年一直在县里做基建工程,收入也还过得去。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耿利伟患了一次大病,医药费先后花了30多万元,生活一下子陷入困顿。他回忆说:“那时候不能工作,没有收入,日子过得一年不如一年,心里寻思着咋也得活下去,还有两个孩子要供养。”

2016年底,西山根村开始建设设施农业项目。村党支部书记刘占林鼓励耿利伟试一试,不仅多次带他外出学习考察,还免费为他提供了2个暖棚种植西红柿。到2017年5月,耿利伟种植的暖棚西红柿收获了4万斤,他高兴地说:“第一茬西红柿就盈利了,那时1斤西红柿能卖2块钱,除去肥料、水电等成本,纯收入6万多元,当年就脱了贫!”现在,耿利伟一共租用了5个暖棚种植西红柿,一年共种植2茬,年纯收入最多能达到20万元,最低也不下10万元。不但解决了供养孩子上学的问题,还买上了农用四轮车、家庭小轿车,生活一下子变了样。

“要是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没有乡里和大队给我的帮扶,我翻不了身、脱不了贫。”耿利伟由衷地说。

“指亲不富、看嘴不饱,咱不能全依靠国家的帮扶,我得发挥自己的能力,带动更多的乡亲们一起种植大棚,一起脱贫致富。”在耿利伟的带动下,村里共建起了59个西红柿大棚。他把自己摸索出来的经验和学到的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种植户,哪家碰上种植难题了,他都手把手地帮助解决。“一开始,很多人对种西红柿没兴趣,说什么也不愿意干,后来看见卖柿子进钱了,谁都不撒手了,大棚抢都抢不到”,耿利伟笑呵呵地说。

耿利伟对将来有更长远的规划。“现在几个大棚的租金每年需要15000万,我寻思着明年不租了,趁着有政府补贴设施农业的好政策,买上它4个大棚。”购买4个大棚的花费除去政府补贴部分,实际需自己出16万元,耿利伟胸有成竹地说:“买得起,不用贷款!”看来,耿利伟不仅是钱包鼓了,更是信心足了。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相信更多的贫困户也一定能走上属于自己的幸福路。

猜你喜欢

羊羔老汉西红柿
西红柿
怀揣羊羔的老人
刘老汉笑了
刘老汉的烦恼(连载)
刘老汉的烦恼(连载)
做一只永远欢跳的小羊羔
小羊羔大跳高
吴老汉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