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拼命三郎"王梁益

2018-09-18钱海源广州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洲雕塑系广州美术学院

◆钱海源(广州)

雕塑家王梁益

王梁益,1980年出生,广东湛江人。200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各种展览并多次被藏家及机构收藏。

著名青年雕塑家王梁益,是我的小校友。我与他都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不过我毕业于1966年,他毕业于2003年,就是说,我俩是相距37年的校友。因为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王梁益身上有着与他父辈一样的朴实、执着、勤劳与刻苦的精神。业内朋友都称赞王梁益像一位勤劳的农民,在雕塑艺术园地努力劳作,年年都喜获丰收!而且决不会因为今年是个“好年景”,明年就“放马南山”!

在深圳小洲艺术村,活跃着一批年轻有为的青年雕塑家和画家。为人忠厚正派,讲诚信、守信义,有情有义的王梁益,就是他们中的一位佼佼者。他为艺术而勤奋刻苦,在小洲村是个出名的“拼命三郎”!为了做好每一件雕塑作品,他常废寝忘餐,不知疲倦。

从广东湛江农村走出来的王梁益,童年时,贫寒艰苦的家庭生活,父母日出而作的勤劳刻苦,对他的身心和性格予以终生难忘的影响,小小年纪就懂得做人要吃得苦,要勤劳和追求上进。因此,在念小学时就对美术产生兴趣的他,靠执着、勤奋和刻苦,后来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大学四年,成绩优秀的王梁益受老师们的器重和同学们的尊敬。系里的段起来老师和候瑾辉教授很喜欢王梁益,看重王梁益的性格温顺厚道,学习的刻苦勤奋,做事的认真负责,因此,乐意让他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给他们当助手。王梁益回忆说:“我不但从老师们身上学习到了许多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同时老师们给予了我一些优厚的报酬”,“正是由于这样,我不但解决了自己上学经费的困难,而且有条件资助和培养妹妹”。每谈到两位教授对自己的厚爱和调教,总是心怀感激之情。

因为给老师当助手,王梁益有机会参与大型佛像雕塑的工作,毕业后更是参与多件大型佛像雕塑的创作。如苏州重元寺18.5米的《三世佛》、深圳大华兴寺23.3米的《观音座莲》等。这使既学习和掌握了现代的写实和抽象雕塑基础功的王梁益,又有机会去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雕塑技法。我想,这正是青年雕塑家王梁益能在雕塑艺术创作之路上步伐稳妥坚实、不断出优秀成果的重要基础。既谙熟现代写实技法和抽象雕塑理念,又懂得中国古代优秀传统雕塑的精髓,王梁益在创作时,能够根据对每件作品不同的思想内容、文化审美内涵和艺术形式,灵活采用或写实、或抽象变形、或传统塑造技法的元素。因此,王梁益的雕塑,无论是艺术形式还是艺术语言,都不空泛,有内涵,有东西看,艺术审美遗韵无穷。

前些日子,王梁益邀请我到他在小洲的工作室去小聚。走进工作室的大门,只见陈列架上、雕塑台上、桌子上,乃至地面上,琳琅满目地摆满了王梁益毕业至今十年来潜心创作的大大小小用玻璃钢、铸铜或大理石创作的雕塑作品,以及室外大型城市雕塑设计稿。其中有2009年入选第十一届全国美展的《羞》和《挤压系列——男·女》,有2011年入选第二届中国雕塑大展的《挤压系列·涩点》,有2010年入选第16届亚运会雕塑设计展的《奋力一心》,有2012年入选建军85周年全国美展的《雄风》等,还有被广州市海珠区文化局和慈善会等单位收藏的《对话》《李思廉》和《玫瑰花》等,可谓硕果累累。每件艺术成果的取得,都是他夜以继日努力的结晶体!

作为朋友,我真希望他今后要注意劳逸结合,他正当盛年,艺术创作前景不可限量!来日方长,请记住毛主席的话:“风物长宜放眼量!”

2018年7月26日于广州小洲村

风涛 雕塑(铜) 46cm×54cm×19cm 王梁益 2018

猜你喜欢

小洲雕塑系广州美术学院
吕学晶作品
广州美术学院创新包装研发联合课题作品选登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
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
草莽小洲,以艺术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