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17刘彦民郭倩倩

考试周刊 2018年82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微课

刘彦民 郭倩倩

摘要:近几年来,“微课”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广大教师也纷纷利用微课,这一基于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新工具,让物理课堂摆脱枯燥抽象,变得鲜活生动。本文主要以《杠杆平衡条件》一节为例,探讨微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微课;杠杆平衡条件

物理作为自然基础学科,它是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机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物理的发展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人类的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近代以来科技发展的累累硕果离不开物理的蓬勃发展。但当前我国的基础物理教育遇到了瓶颈。由于物理知识比较抽象难懂,对逻辑思维要求较高,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因此实行选考政策以来,多数同学选择弃考物理,广东省这一现象非常严重。面对这一现象,物理教师开始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改革课堂、创新教学机制。而微课因为其短小精悍、内容完整、简洁易懂、通俗高效的优势备受广大教师的青睐,在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微课的运用让抽象的物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优化了物理教学。

微课是相对于传统课堂而言的,它打破了传统课堂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是以现下流行的信息技术为载体,利用多媒体工具录制的关于某个具体知识点的完整讲解视频。微课时间简短,一般只有几分钟,可以根据需求随时学习,而且视频形象生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

微课以其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具体、传播方式多样、针对性强等一系列特点而在当前教育领域引发广泛的讨论与研究。微课有着明确的主题,每一节微课都是针对一个特定的具体知识点而录制的,内容简洁完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切实需求选择课题学习,这样的学习目的性更强,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微课学习时间短,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来完成某个知识点的学习,这样既提高了时间利用效率,又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将会更加高效。微课具体生动形象,对学生理解物理知识本质有很大帮助。物理之所以比较难学主要是因为它要通过实例来总结出其背后的本质,这是一个比较抽象、逻辑性强的过程。而微课的形式主要是以视频、图片等加以讲解,通过大量丰富具体的事实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本质,这就缓解了学习过程的抽象程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下面本人就以《杠杆平衡条件》一节为例进行教学设计,谈一下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 教材分析

杠杆部分是八年级物理的简单机械重点知识,教材把简单机械细分为杠杆、滑轮、滑轮组这三个小模块。其中杠杆是第一个重难点,它既是对学生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应用,也是对后面滑轮滑轮组知识的铺垫,此外它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也非常紧密,因此学好本节课知识至关重要。教师应带领学生经历科学探究与实际应用过程,充分理解并掌握杠杆的存在及特点。

二、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化的前期阶段,他们学习物理知识必须要依靠大量的具体案例。老师要带领学生从丰富的事例中抽象出所学知识的物理本质,利用微课可以有效达到这一目的。

三、 教学目标

杠杆平衡条件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微课的运用、教师讲解和实验让学生能认识到杠杆的存在及其特点,掌握杠杆平衡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杠杆平衡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问题。

四、 教学过程

第一,微课导入,设疑激趣。导入环节可以奠定一节课的基调,因此必須要新颖有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兴趣,同时又留有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探索。本节课采用微课导入能很好地达到以上目的。微课内容为老师事先录制好的实验: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在同一作用点用不同方向的力压压柄,用力情况不同。教师对这个实验进行分析,给出力臂的定义,一方面这个实验取材生活化,实际现象让学生更加亲近好奇;另一方面自己的老师亲自实验,让学生感觉更真实,更能激起他们的兴趣。通过微课的导入,让课堂变得鲜活起来,更有针对性地引入新课,达到设疑激趣的目的。

第二,新课讲授,科学探究。通过三个演示实验:(1)用扫帚扫地;(2)用钓鱼竿钓鱼;(3)用螺丝刀撬起钉子,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杠杆分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臂杠杆。接下来,教师带领同学一起探究杠杆平衡的特点。教师提出问题:杠杆平衡有什么特点?杠杆平衡的条件是什么?同学根据之前的演示实验和生活经验进行猜想,可能与力的大小、作用点有关。然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桌上的实验器材自主设计实验,进行探究,记录数据,得出结论。经过这样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生发现(1)杠杆平衡与力的大小有关;(2)与力的作用点无关,而是与力臂有关;(3)杠杆平衡是力的大小与力的作用线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进一步在理论上寻找杠杆平衡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课前制作好的微课课件进行讲解。教师事先利用flash动画、视频剪辑等技术制作微课,模拟一个撬棒受力情况,根据给出的已知量,推导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并对公式中各符号代表的物理量及其单位进行说明。改用不同方向的力,找出不同的力臂,寻找规律。通过微课这样形象生动地展示,学生明确力臂与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不同,从之前实验探究的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第三,学有所得,实际运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老师带领同学回顾新课引入时的实验,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答疑解惑。然后利用微课展示:小猴小兔分萝卜,用木棒挑书包,省力杠杆变成费力杠杆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这样一来,首尾呼应,让学生感受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就感,体现新课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课程理念。

总结,在信息技术时代的今天,微课的发展为物理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小微课”焕发出大能量。但微课目前尚处于发展阶段,体系还不够成熟,教师在教学中应多总结经验,不断探索,让微课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相信微课经过不断的发展,未来会更广泛地应用于中学物理教学中,提高物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袁金超.基础教育微课资源设计开发的现状分析与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3]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5).

[4]余胜泉,陈敏.基于学习元平台的微课设计[J].开放教育研究,2014(1):100-110.

[5]许亚莉.关于微课资源建设的分析——以中国微课网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27-30.

作者简介:

刘彦民,郭倩倩,广东省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黄埔学校。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教学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