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网络环境下群众文化的发展探究

2018-09-17姜哲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群众文化网络环境发展

姜哲

摘 要 群众文化深深扎根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实践,是饱含着广大群众生活智慧结晶和精神财富的独特文化,服务于人民的生活体验、精神境界的提升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必须重视群众文化有关项目的开展。本文针对网络环境下群众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探究。

关键词 网络环境 群众文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群众文化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精神世界是否充盈的有效体现。在网络高速发展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推动下,人民对文化的需求也随之增多,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想要有效为人民服务,必须考虑群众文化的在网络时代的发展。

1网络时代给予群众文化无限生机

1.1网络环境下群众对文化的需求多变

进入新世纪后,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网络信息的热潮全国。广大民众日渐习惯网络带来的便利和乐趣,对生活的要求不再局限于物质财富提升,享受文化成果和精神愉悦成为新的重点领域。例如,在许多城市和乡村社区,老年人一般会在午后练习广场舞锻炼身体或者收听广播;年轻人一般喜欢通过手机电脑看剧和购物;很多女性会选择模仿网络视频里的减肥教程教程或育儿经验;现代人一般利用手机通讯软件如QQ、微信、微博等与人联系,视频功能打破了地域距离的限制,广受好评。因此广大群众文化工作者要应时而变、与时俱进,抓住网络发展的平台并积极寻求突破,认清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的转型趋势,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文化产品和服务。

1.2网络新媒体引领群众文化升级

网络时代给群众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全新的渠道,首先是进一步打破地域限制,来自天南海北的人可以在网络平台相遇,使得彼此的风情文化快速交融,文化的传播速度和效果大大提升。群众文化需要结合国家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以当地的美食美景、特色节日活动、礼仪风俗为发展载体,塑造以区域性和民族性为核心的文化风格,用创新意识结合网络平台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绝不能放任我国群众文化自由发展,而是要正确引导,不能一味追求创新而忽略传统文化,要重视文化中的精华与新时代技术的融合,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发展经济性与传承的整合,促进其良性运行。

2网络环境下群众文化发展的策略

2.1互联网信息传递功能辅助活动规划

在新媒体时代,群众文化的开展强调的是特性和风吸引力,因此活动的宣传和影响十分重要。群众文化推广活动应看到网络信息的传播功能的巨大潜力,善用其快速传播的功能,最大程度节约时间,让活动准备时间充足。现代的文化活动开展,形式与方法都与过去大相径庭。过去信息闭塞,给沟通带来难度,工作人员为了确定活动的内容、主题、形式、人数等关键部分时间往往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信息的汇总也较为困难。如今有大量的通讯软件,专业的群众文化机构和员工、志愿者,很多流程完全可在网络新媒体的帮助下得以精简。例如在活动准备阶段创建总体QQ群或是微信群,保持沟通顺畅,再建立各个部门小组成员之间的群聊,定时汇总建议和进度,实行线上开会、线下行动的原则,将活动的对象和工作人员紧密联系在一起,一旦有任何新的活动或者主题,只需要在群里面发布,社区居民就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并提出想法。也可以将活动时间、地点、人数、形式、内容等信息及时传递。除此之外,群众文化工作者还可以借助于网络新媒体丰富活动形式,报名、投票评比、筛选节目和演员等活动都可以在网上进行。

2.2互联网各类专业功引导活动操作方法完善升级

群众文化活动的推广是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讲座宣讲、读书大赛、雕塑、摄影、歌唱舞蹈表演等。活动流程比较固定,一般有确定主题、规划时间、评委评定和赛后汇总等环节。群众文化作为大型活动,要想达到较好的推广效果,充裕的时间和资金投入必不可少,经常出现铺张浪费的情况。现如今在互联网的帮助之下,其各类专业功能发挥作用,可有效降低人力物力的投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符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比如,开展社区歌舞大赛,往往有上百人报名参加,还需要准备场地、道具、音响和评委嘉宾等,当评委评判出现偏差时,往往难以更改结果,非常容易造成骚乱和冲突,最终无法达到娱乐大众的效果。利用网络平台就可以轻松解决这类问题,初赛阶段将表演视频发送到专业的评价平台,分为专业评分和观众评分,这样保证了比赛的公正公平,避免评委的权利过大,还可以加快选拔速度,提升效率。在网络应用广泛的今天,这类模式和方法适用于很多文化活动,如钢琴比赛、围棋争霸等等。

2.3互联网资讯传播功延长活动的效果和影响

为一定程度上,群众文化是否成功开展取决于其影响力的大小。只有在活动结束后,让它在一段时间甚至一直都是人们的讨论话题,或多或少地对人们的生活态度有积极影响,才可以说达到了预期效果。在以往的文化活动中,由于资金和设备不足,无法进行大规模宣传,对于突发状况的处理也缺乏经验,从而导致活动的影响范围和效果有限,甚至昙花一现。而网络的传播迅速和没有地域限制这一优势可以在此时发挥作用,有效弥补这一缺陷。工作人员只需将活动信息发布在各大平台上,让员工再复制粘贴到多个社区群中,用现场的视频、照片和文案结合在一起,以短新闻的方式在社区里面进行宣传即可。这样的方式条理清晰、言简意赅,而且给大家带来视觉享受和直观的吸引力,辐射范围更大。最重要的是,相比于口口相传,视频图片留存时间更长,加深了广(下转第295页)(上接第291页)大民众对文化活动的印象,继而大幅提升文化活动的影响力。例如美食节、商场促销活动和电视购物节目,都是通过手机录制开场舞蹈或者精美商品,在发布到网络上以刺激人们产生好奇心,达到宣传的目的。

3网络环境下保障群众文化发展的方法

3.1加强对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

在网络时代和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被各种文化思想包围,在群众文化开展工作中,要重视保障舆论导向的良性发展,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需要加强对社区文化的管理,更新符合我国国情的文化发展观念,从而为群众文化发展提供坚强的后盾。在文化交融的时代,人们接触到的信息量大而复杂,质量难免参差不齐,必须严格监管。工作人员要坚定理想和信念,将社会主义文化主旋律作为活动的核心主题,及时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民生活中的比例和地位,让群众文化的发展有強有力的理论支撑。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和信息共享性,工作人员在文化开展过程中,要秉持初心,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对网络技术的掌握程度,结合具体情况不断创新活动方式。

3.2增加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资源投入

任何文化活动的推广都离不开人力物力的投入。只有资源充足,活动才能不断向预期效果靠拢。有关部门需要增加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重点建设文化发展需要的平台和模式,从而让活动方案有更大发挥空间,有充足的资源为紧急预案做准备,让活动顺利进行。因此为了群众文化的发展和升级,管理当局首先应建立健全财政资源保障机制,引进创新型人才规划设计活动方案和形式,扩大活动受众,做到雅俗共赏,最大程度为所有居民提供娱乐项目,做到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借鉴其他地区的观点和创意,切实丰富文化建设的层次。各级政府要充分考虑预算,确保平台建设的整体工程在人力物力方面得到保障,成立督察小组协同活动开展,推进群众文化场馆和内部设施的建设,扩大广大民众茶余饭后休闲的范围。除此之外,还要重视博物馆、文化站等公共文化机构的建设,要结合地区特色,变换主题内容,主要围绕舞蹈、歌曲、棋类、武术等主题组织开展活动。

4结束语

群众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群众文化的推广,应重视网络环境的发展,把控QQ、微信等平台的发展,大力提升文化高度和人民精神境界,以满足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要,使之服务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杨柳.群众戏剧发展趋势刍议[J].剧影月报,2013(05):121.

猜你喜欢

群众文化网络环境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