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经验及改革对策

2018-09-17余波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对策

余波

摘 要 课余体育训练是体育教师利用课余和寒暑假的时间对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体育训练,促使他们的运动才能得以发展和提高的一个专门化教育过程,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更好地发展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就需要清楚地了解其现状,找到阻碍其发展的问题所在并想出更好的发展对策,这样学校体育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课余体育训练 缓慢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8.1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学生体育素质是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在中学阶段,一些学校过度重视文化教育而忽视了体育训练,进而降低了学生体育素质,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不利。

1课余体育训练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1.1學校重文化课学习、轻特色教育

初中阶段受中考文化课的制约,升学率的高低往往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繁重。没有更多的时间从事课余体育训练。受教育主管部门硬性升学指标的约束和社会对这一指标的看重,很多学校把所有可利用的时间全都放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工作的重心和办学宗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忽略了学生之间的学习个体差异性,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没有做到一手抓文化课学习、一手抓特色教育。没有让那些特长的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比如体育天赋特别好,文化课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课余体育训练以体育特长的形式考上理想的大学。学校要想得到更好发展,办学思想需要改变,办学理念需要更新。这是一些高中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不能得到发展的原因之一。

1.2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

一个地区的体育发展状况与当地的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主管部门每年用于发展高中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经费有限,导致个别学校体育设施配备不全、专项教师紧缺、教练员训练补助较少甚至很多课余体育比赛体育教师是义务组织队员集训。上述因素限制了一些课余体育训练的开展。

1.3没有形成梯队培养

提到课余体育训练的梯队培养就离不开选材,初中阶段要想把某一体育项目训练水平达到一定高度,从初中选拔优秀体育人才是非常关键的。没有连续的梯队培养,要想开展高水平的运动训练是相当困难的。一些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抓不起来与没有形成一条龙的梯队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关系。要想形成良好的梯队培养模式需要行政主管部门的制度支持,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更需要教练员的专业、系统、科学的训练。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有想法,但做起来会困难重重。

1.4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初中阶段的课余体育训练任务多数是由体育教师来承担的,训练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而又艰辛的过程。冬季的寒风刺骨,夏季的烈日炎炎。需要体育教师付出辛苦的劳动。如果一所学校对教练员的艰苦付出没有采取积极的激励政策,比如评优尽职没有优势,训练没有相应的补助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教练员的积极性。因此,对教练员工作认可的同时还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鼓励措施,让这些在一线工作岗位上的教练员们看到希望。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2课余体育训练发展对策

2.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每个运动员都要做好课余体育运动训练的准备,为和平训练运动员提供更多的鼓励和帮助,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最重要的是在整个体育队伍建设中加大力度,建立一套由负责联合管理的体育教师,班主任和协调员组成的管理体系,改善家校联络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师生对家庭的了解。努力使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运动员在蓬勃,勇敢,顽强的氛围中锻炼和成长,不断提高运动员的成绩,促进课余运动训练的发展。

2.2处理好文化课与课余体育训练的关系

文化课对每个学生都非常重要。课余运动训练主要在课外时间和冬季和暑假期间进行。必须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每个培训班都必须命名。学生们必须花时间进行培训,不要拖延文化课,例如迟到的自学。在这一环节中,体育教师需要与班主任或教师进行交流,以了解学生在课堂,训练和表现方面的情况。例如,建立学生学习跟踪档案,不定期检查,向家长举报,抓住学生的意识形态动态问题,共同解决。目的是提高文化和培训绩效。

2.3健全的考核机制

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配套激励和激励制度。课余运动训练由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家长在一年的培训期间进行监督。每年,组织领导,校长和家长都会评估学校的课余体育训练。评估包括年内获得的培训结果和比赛结果。如果没有竞争,领导者应该对学生进行特别评估,包括年度。班主任或家长在课后体育训练中评估学生在文化表演中的成绩。对于考核结果较好的学校,必须有配套激励措施,如改进体育教师待遇和职称设置,奖励优秀体育教师,提高体育教师的积极性。

2.4提高训练水平,创造好成绩,打出名声,吸引优秀生源

训练水平直接影响训练效果,进而影响比赛成绩,成绩质量决定了课余体育训练是否能继续发展。为了提高训练水平,寻找专业教练协助训练和做好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专项资金有限,或者其他条件不能聘请专业教练员,必须作出特殊安排,并安排训练实践。

3结束语

总之,学校要提高对课余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不能只考虑升学率抓文化课而忽略了学生体育锻炼。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课余体育训练的水平才能吸引更多的生源,实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光荣.初中体育课余训练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学校体育,2015(S1):113.

[2] 欧阳开松.体育课余训练的项目组建与管理[J].中国学校体育,2017(S2):74-75.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的相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