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2018-09-17林亚南
摘要: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成长、成才的奠基工程。坚持以正确的原则为指导,以科学的方法去施教,才能提高家庭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家庭教育;原则;方式;方法
一、 家庭教育的原则
(一) 全面发展,注重个性
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使孩子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个性品德得到良好的培养。这是基本原则,也是家庭教育的主导思想。
(二) 以身作则,榜样引导
家长要以身作则,重视言传身教。要以雷锋等英雄人物及本地本校的好少年为榜样来教育孩子。
(三) 理解尊重,鼓励上进
要尊重孩子的自尊和人格,要多表扬鼓励,少批评惩罚,千方百计地激励孩子上进。
(四) 民主说理,全家一致
把孩子当作朋友,平等相待。凡事先摆道理,谆谆教导,做到心悦诚服。父母、爷爷、奶奶教育孩子的要求应一致。
(五) 严爱结合,感情熏陶
父母要关爱孩子,严爱结合,严而有格,动之以情,以情感人。要创建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使孩子在充满温馨亲情的气氛中幸福成长。
(六) 放手自立,鼓励自制
父母不能事事包办代替,孩子的事放手让他自己去干、去接受锻炼。要求孩子逐步学会自我控制,特别是不应该干的事控制住自己不干。
(七) 适当期望,鼓励立志
望子成才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寄予的期望要恰当,并内化为孩子自身前进的动力。要鼓励孩子立志,提高抱负水平。
(八) 家校配合,互補互助
家长要主动和班主任、科任教师取得联系,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
(九) 家教开放,择优汰劣
要指导孩子积极参加学校和社会上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知识。要帮助孩子提高抵御社会特别是传媒与伙伴的负面影响的能力,丰富课余生活内容。
(十) 科学教子,依法治教
要针对新时代人才的规格要求,科学地对孩子进行综合素质、现代意识、时代精神的教育。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依法治教,保障孩子的正当权益不受侵犯。
二、 家庭教育的主要方式
(一) 指导而不支配
对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父母都要耐心指导,提出建议,供孩子采纳。孩子如果不愿完全采纳,就不要强迫孩子样样照着父母说的做。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处事能力。
(二) 自由而不放纵
自由就是家庭教育要实行民主,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活动时间和空间、自我发展的权利和机会。当然自由并不是放任自流,不是对孩子放纵不管,让其天马行空,独来独往。
(三) 示范而不包办
示范就是父母做出好榜样,让孩子去效仿,起好身教作用。孩子良好品格的形成,各种能力的提高,父母只能影响而无法移植。父母只能包孩子的衣食,而不能包孩子的一切。
(四) 关怀而不溺爱
对孩子要注入深厚的情感,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便要爱得有度不出格。爱得无方出了格就会成为娇惯溺爱。
(五) 讲理而不说教。教育孩子要讲道理,晓之以理,以理服人,让孩子心悦诚服。讲理要考虑孩子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联系孩子的思想实际,就事论理。
(六) 鼓励而不施压
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关注孩子的点滴成功和微小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并提出新的希望和要求,让孩子体验成功喜悦的同时,又明确了努力方向,起到“加油”“充气”的作用。但“加油”“充气”不能过量,过量就等于施压,否则,孩子会丧失信心和勇气。
(七) 批评而不指责
孩子有缺点和错误,一定要严肃批评。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其反省自悟,加以克服和改正。但是批评要把好尺度,不能无端指责和训斥,要十分注意保护孩子的自尊和人格。
(八) 开放而不盲从
开放就是实行开放型家教方式。以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思想、新观念、新内容、新方法来驾驭孩子,努力拓展孩子自由发展的领域和空间,指导孩子向书本学习的同时,要在自然中、社会中和实践中学习。但开放不是赶新潮、追热点,不能听风是雨,盲目跟随。
三、 家庭教育的主要方法
(一) 结果教育法——给孩子一点苦头,让他自己去品尝
自然结果法。让孩子亲自体验到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自然后果,没有家长的任何干涉。让孩子尝试一下后果,比父母督促要好得多。
逻辑结果法。先和孩子讲清道理,对他的某种行为要采取相应的行动,然后当孩子犯错误时如法执行,以此约束孩子的行为。
(二) 暗示教育法——给孩子一点暗示,让他自己往前走
言语暗示。不直接对孩子提出教育要求,而是通过讲故事、打比喻、作比较等方式把自己的观点巧妙地表达出来。
眼神暗示。用眼睛把要说的话表达出来,孩子觉察以后会依据家长的意图去行事。
表情暗示。人的表情是十分丰富的,它能够表达多种信息,形成刺激,使暗示对象作出反应。
心理暗示。学习方面,家长要使孩子相信自己是聪明的,能学好的;心理素质方面,要使孩子相信自己是坚强的、勇敢的、有高智商的;道德品质方面,要这样暗示:我的孩子懂礼貌,明是非,愿意关心他人,是很懂事的孩子。
人物暗示。家长利用自身的示范作用或权威人士的榜样作用来间接地影响教育孩子。
活动暗示。让孩子参与活动,在实际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三) 亲子合约法——给孩子一个协议,让他自己去履行
家长和孩子通过签订书面协议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方法。合约应强调解决某个具体、明确的问题,与孩子进行协商,共同形成一个解决方案,并用明确而积极的语言,写明父母和孩子各同意做什么、怎么做、双方违反协议应承担的责任等,同时也包括终止日期。并视履行规定职责情况,遵照合约的规定进行奖惩。
(四) 冲突化解法——给孩子一个台阶,让他自己去把握
孩子不良行为逻辑的纠正法。孩子在学业上遇到难题,就不愿动脑筋,请求父母帮助。他的行为逻辑就是“只要遇到困难,就可以向父母求援”。家长要学会中断它或纠正它。“只要肯动脑筋,不靠父母自己也能解答难题”。
坚持原则法。对于孩子的不良行为、错误思维、无理要求,家长如果一味退让,不坚持原则,反而助长了孩子不良行为的发生。家长必须坚持自己的原则。
别开生面法。用新颖的跳出逻辑思维的方法,跳出家长和孩子的冲突困境,随机应变地解决。
(五) 权力交还法——给孩子一些权力,让他自己去选择
权力交还法,就是把本来属于孩子的权力无偿地归还给孩子的一种教育方法。主要表现在把属于孩子的时间和空间交还给孩子,表现在父母要和孩子保持适当的距离,给孩子一点权力,让他自由自在去选择。
(六) 微笑教育法——给孩子一个微笑,让他自己去生活
微笑教育法,就是家长要善于使用微笑教育孩子,增强孩子学习、生活的自信心。微笑对于孩子有三大好处:微笑能够轻松地调节自己的身体;微笑能够解除心理上的压力;微笑对待他人,会使孩子得到更多的人生机会。
作者简介:
林亚南,河南省平顶山市,平顶山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