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色Family绿色让生活焕然一新

2018-09-17艾草

现代家庭 2018年9期
关键词:花架街坊弄堂

艾草

鲜花盛开的午后,“果色Family”的“模拟绿色空间”活动,将这份意境带进了南京东路街道长江居委。大组长忙前忙后地指挥,选传干事找角度拍照,“乐绿讲师”为大家讲解花草知识,“果色Family”的成员和居民共同参与其中。不一会儿,小区弄堂里堆放的杂物被众多摆满鲜花的木架子所代替,一派生机盎然。一位阿婆高兴地说;“我就出去了一会儿,我们弄堂就变样啦。真是赞!”

2017年9月,由黄浦区妇联主办,黄浦区文化促进会(都市绿农)承办的“果色Family”项目荣获上海“公益之申”年度“十佳公益项目”。这些年来.果色Family项目从“走进绿色”到“绿街坊”的志愿者培育,再到“果色社区”具有社区特色的绿化团队建设,以“蔬果生活”推动“绿色生活”,居民们因共同的美好向往参与到社区自治中来,实现从一个参与者到志愿者的蜕变,共享喜悦与幸福。

走进绿色走出家门

这是一个发生在上海市中心一所老房子里的故事。这所老房子位于江西中路374弄,距南京东路仅几步之遥,是当年租界里典型的公寓大楼。曾经,20世纪30年代时的大楼盛极一时,其繁华优雅让市民艳羡仰视。

然而,经历过八十载风雨冲刷,尤其是人口的无序涌入,导致楼内居住环境拥挤不堪。而今大楼已风华不再。为了改善居住环境,早年社区曾在每层楼面的走廊栏杆外侧,添置数十个角钢花架,想通过养花种草、绿化环境来舒缓由拥挤带来的心理压抑。

未曾想,细节决定成败。楼上居民家角钢花架上的花盆滴水,经常是由楼下居民家晾晒的衣物被絮来承接的。原本的善意,却引发了种种邻里纠纷。为了避免矛盾,居民们只能放弃绿化。

无奈,角钢花架被改变了用途,成为了悬在走廊栏杆外的杂物储存框。美好的意图并不没有带来如愿的结果,种下的本意是优美,收获的现实却是杂乱,附加了一份高空坠物的隐患。

面对如此情况,楼里几个曾经参加过区妇联果色Family项目的居民,想起阳台种菜活动,可能会对大楼走廊的绿化有帮助。于是,他们建议居委会联系果色Family项目,看看能不能帮助这栋上海小楼改变现状。

不久后,果色Family项目组的专业社会组织工作人员来到了上海小楼,仔细查看后,提出了保留原先的角钢花架,用“绿植box”的方案来解决楼道走廊绿化问题的建议。3楼走廊的花架装上了小栅栏,“绿植box”被放入花架,盆栽的花卉和菜苗安安静静躺在“绿植box”中。经过一天的改造,杂乱不堪顿时变得赏心悦目。“绿植box”的制作材质区别于传统木质和塑料,采用的是防水阻燃的雪弗板,既美观,又不会渗水,由此一举解决了因浇水而引发邻里纠纷的问题。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为了让上海小楼的优美绿化环境能长久永续,果色Family项目组以“绿有趣”为主题,开展种植培训,手把手传授居民种植技巧。通过培训,指导大家如何养护花卉和栽培蔬菜,让上海小楼不仅仅是今天绿,而且明天绿,明年也绿,一直都是那样让人赏心悦目的绿。

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看到这样焕然一新的变化,这栋楼的其他楼层居民也按捺不住,纷纷走出家门,主动行动起来,清理楼层,让自己的楼面也被“绿植box”所覆盖。“上海小楼”的蜕变触动了许多人,渐渐地,黄浦区越来越多的类似“上海小楼”的老房子居民走出家门,“走进绿色”,让绿色布满了社区。

这个故事发生在2014年。从这一年开始,黄浦区妇联开展了“果色Family”项目,目标是建立一个以“蔬果生活”为驱动的社区自治模式,培育一批志愿者团队,形成一个正能量、热爱生活的绿色群体,共同参与社区绿色微改造,创建一个人人幸福的和谐社区。

这一目标分为多个步骤进行。在第一年里,“果色Family”走入黄浦区32个居民区妇联妇女之家,针对“菜鸟”们,开展了“走进绿色”大讲堂。通过讲师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讲解,让居民了解了大气、土壤、水源等生存环境的基本隋况,以及在环保中大家究竟应该怎么做,同时还学习了阳台种菜中的扦插方法。

为了增强课堂学习氛围,“走进绿色”采用了“1+5绿色加号”的学习模式。社区居民分为几个小组,每组6个人,其中有—位是组长。组长不仅要负责发布上课通知,还要担负起发放学习体验装、拍照、记录学习过程等职责,同时还要组织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每位果色Family成员都有一本小册子,上面除了介绍“果色Family”的活动主旨、环保的理念外,还有成员名单、通讯录以及对老师的评价等。这本小册子就像一张特殊的身份证,只有参加“果色Family”的成员才有,因此大家格外珍惜。

学完“走进绿色”基础课后,成员们可以通过自主点单的形式,继续进修更深入的课程。一共为大家准备了50堂“点单课程”,内容包括环保理念课、景观活动课、蔬果种植课、花卉绿植养护课、垃圾分类课等等。

学习过程中,果色Family项目相继开展了诸多“寻绿、护绿、添绿”活动,以亲子游乐场、“绿色二十四小时”展览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成员们感受绿色环保对于家庭和社区两个空间的重要性,从而自发行动起来,营造绿色生态环境

2014年至2017年之間,“果色Family”的活动受众从原先的32个妇女之家,扩大到了112个,课程也从最初的1.0版,升级到了2.0版。

以绿为媒“绿街坊”吸新凝旧

三伏刚至,暑气逼人。然而,漫步在淮海路的一条弄堂里,却让人觉得十分惬意。

和合坊,淮海路上一条典型的石库门弄堂。历经八十余年的风雨沧桑,这条老弄堂依旧是那样整洁、那样优雅。而今老弄堂更添新风采,走进居委会,墙上关于果色Family的宣传栏映入眼帘。从2014至今的五年时间,和合坊的果色Family从零开始,一步一步地走向居民自治,丰硕成果都浓缩在了这里。

2017年8月17日,对于和合坊来说可是个大日子,来自蒙古国的远客来参访了和合坊。在妇女之家,居民区妇联主席向议员团一行热f青洋溢地讲述了果色Family项目这几年的发展历程,居民的收获和弄堂巨大的变化。随后,她们来到弄堂两侧参观。蒙古国女议员频频微笑表示赞许,领悟到果色Family在带领妇女走出家门参与社区自治中的作用。

这个闹中取静的弄堂,仿佛有着巨大的魔力使蒙古女议员们陶醉其中,走走停停又看看,还不停地和妇女干部询问交流。临走时,蒙古女议员们和居民代表在弄堂内合影留念,不禁感叹:这个弄堂真的是怎么拍都好看啊!

拍完照,议员团驱车去下一站了。虽然客人们走了,但是居民们的热情还没有结束。

当晚,有位老奶奶的儿子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了自己的母亲,激动地拨通了母亲的电话。电话中,儿子兴奋不已,老母亲自豪不已,互相分享着彼此的感受。无意中,果色Family以绿为媒,以独特的方式让两代人其乐融融。

自从果色Family来到这个社区,为大家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也让小区的环境有了很多的改变,从家里走到了社区,常常会看见居民们在一起赏赏花,聊聊家常,他们觉得这是一种幸福。

甚至,因为弄堂环境变美了,原本令人头痛的自行车乱停放问题,居民们现在都自觉停在了规定的地方,僵尸车也都自行处理掉了,这样外来车辆也很少再开进来。

如今,一进和合坊,就只见赭红色的墙面、墙脚,恰到好处地衬托出一道道姹紫嫣红和盎然绿意,让典雅石库门锦上添花、焕发青春,让弄堂居民时时都能身处在舒畅的自然生态之中。

这些年,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和果色Family项目组带领居民以绿色为话题,改变弄堂、改变生活,以妇女之家为圆心,让更多居民从家里走到了社区,把社区的美化当作自家事,开始关心社区环境,邻里互动也变得更加和谐融洽。

随着时间推移,“果色Family”全新进阶,并由此诞生了“绿街坊”,旨在培育有长效机制的居民志愿者团队。在此之前,“果色Family”已经吸引了一批志愿者,第一位志愿者,是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那一天,老奶奶看到一个一米九的帅小伙,手里拿着阳台种菜的菜苗,她一路追到了车站,询问小伙子这东西是哪里来的。从这之后,老奶奶积极参与果色Family的各项活动。后来,果色Family拍摄宣传片《一份绿色的牵挂》,老奶奶还奉献了自己的荧幕首秀呢。

“绿街坊”项目开展之后,制定了“骨干负责制”和“小组长负责制”的志愿者培训计划。今年3月,黄浦妇联绿色生活讲师团正式走入“果色Family”。

“绿街坊”的志愿者都来自于“走进绿色”成员,通过之前的学习,她们对于绿色环保已经有了深刻认识。从每个社区的志愿者中,挑选出—位大组长和若干小组长,她们会配合一起组织各种活动,以身作则,为志愿者团队和众成员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

志愿者中还有一位宣传干事,她的工作是负责记录活动。果色Family项目有一本精美的记录册,除了介绍“果色Family”的项目背景与目标外,还有“绿街坊”成员的通讯录、志愿者与小组长沟通会的会议纪要、活动照片等。讲师们手把手地教会宣传干事如何记录,慢慢地,她们便得心应手。

妇女群众就是最好的宣传员,“绿街坊”项目挑选了一批思路清晰、表达能力上佳的成员培训成为“乐绿讲师”,让她们学会“走进绿色”基础课程的讲解,由“乐绿讲师”向更多的居民群众宣讲。同时,“乐绿讲师”也走入居民群众中,了解居民对绿色生活和垃圾分类的反响,不断反馈。

通过“绿街坊”的宣传、动员与实践,“果色Family”有了吸新凝旧的功能,让更多成员参与其中,同时,增加老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并形成自我发动、自我组织的长效机制。

果色社区美好愿景

我们常常会说,种花容易护花难。出人意料的是,在果色Family的推进中,这个“难”竟成了传递邻里友情的纽带。

孩子们有托儿所,可你听说过“托绿所”吗?在合和坊,如果哪个邻居家中有事,就可以把自己的绿植放心地交给社区的“托绿所”。等到外出回来,再欢欢喜喜地把漂亮的绿植们“接”回去。

这里社区团隊的合作氛围非常好,有人专门负责记录,有人专门负责养护,甚至一些居民还带动了自己的家里人参与进来,让更多人参与自治。居民们参加活动的时候,都很有时间观念,每次都准时到。这个团队永远是开放的,大家都是自主自愿参与,因为大家做的是令自己开心的事情,能让生活方式更健康,能让自己的弄堂变得更漂亮。

看着社区的环境越来越美,居民们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只是,由于种植经验的不足,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每每此时,社区的微信平台就热闹了起来。谁家的花养得好就会把经验发上来给大家分享,碰到问题大家也会一起讨论。

若是遇到特别专业的难题,只要拍张照片到群里,资深的社会组织讲师陈老师、马老师、KK老师等都会热心地来帮大家解答。例如有一次,弄堂里好几盆月季花上出现了斑斑点点,大家都束手无策。最后不得不请教老师,原来是叶子上面有病毒。找到“罪魁祸首”后,大家赶紧把叶子都剪掉了,果然花又都盛开了。

为了解决这个小小的难题,几乎群里的每个居民都出谋划策了。大家自发地积极与他人的互动,通过绿色共享空间建立了社区绿色自治组织。

而“果色Family”的最终目标,就是将我们生活的空间打造成果色社区,居民自觉以绿色科学指导生活,共建共享绿色空间,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和谐社区中。

于是,“模拟绿色空间”应运而生,“果色Family”项目成员和“绿街坊”志愿者发动社区居民,根据社区布局及居民的活动路线,运用美丽的花卉和绿植,对各个小区进行微改造,挖掘并建立社区的绿色互动空间。

今年4月18日,“果色Family”走进了豫园街道方西居委,“模拟绿色空间”在居委门口展开。“果色Family”带去了木质的花架、漂亮的盆栽鲜花,创设一个节水又环保的“小生态”环境。

项目居民成员和“绿街坊”撸起袖子忙乎起来,居委干部们见状纷纷过来帮忙。不一会儿,花架搭好了,小区的居民看到后,兴致勃勃地参与进来。大家对于椰糠以及海棠、半边莲等植物十分好奇,讲师们一边布置绿值,—边为大家简单讲解这些绿植的养护知识。看见花架小生态里还有空余的地方,有的居民把自家的绿植也摆放了进去,为小区的绿色生态贡献了一份力量。

不过,不是每一次活动都开展得如此顺利,“果色Family”在小区绿色微改造的过程中,也曾遭遇过不少居民的抱怨和阻挠。每每这个时候,“果色Family”成员、都市绿农的老师和“绿街坊”们,都会深入第一线,耐心细致地说服居民,并带领他们进行实地考察,听取大家对小区绿色微改造的想法。

有些人前几分钟还在反复强调,小区里连自行车都停不下了,哪有地方摆放花花草草。但兜了一圈后,他们很快发现,这个地方可以添几盆绿,那个地方可以放几盆花。于是,他们也热火朝天地参与到改造行动中来。引导居民从参与到自主的转变,就是“果色Family”最成功的方式。

截至目前,“果色Family”已覆盖了黄浦区74%的居民区妇女之家,不仅激发了大家爱绿、种绿、享绿的兴趣和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整个小区居民的自治性,大家意识到绿色生活的重要性,并主动采取节能环保、垃圾分类等各项合理措施,营造绿色和谐的小区生态环境,逐渐形成一个“有人建、有人养、有人看、有人来”社区绿色微自治,让居民的热情得以延续,让社區的犄角旮旯成为社区绿色美景,社区居民成为绿色和谐小区的主人。

“果色Family”一直有一个美好的愿景:未来某一天,小区居民阳台上的杂物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绿植与蔬果;弄堂里、马路上出现了一个个绿色共享空间,花花草草有人养,没人偷;小区的垃圾桶变得干净整洁,没有脏臭的味道,也没有蚊虫;居民们开始讨论节水的话题,并付诸行动,大家利用蔬果制作厨房酵素,热衷于分享环保的清洁经验与快乐……

为了这个愿景,黄浦区妇联的“果色Family”正在不解努力,也在持续行动。

展开全文▼

猜你喜欢

花架街坊弄堂
“弄堂”一词的由来
以街坊为单元的老城区微更新方法研究
——以柏林Kreuzberg 地区为例
小型花架的应用
唐朝城市街坊布局规划
弄堂里
百万庄小区街坊调研及街区改造设计
解析花架施工流程与方法
自制简易花架
OF DREAMS
弄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