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海安县水稻品种品比试验

2018-09-17管怀锦周海幸何一煜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3期
关键词:品种比较水稻试验

管怀锦 周海幸 何一煜

摘 要:为筛选出适宜海安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对16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武4326、淮稻119、淮稻5号、扬粳805表现最佳,武育粳80和丰粳3227表现较好,南粳9108可作优质大米种植品种,这7个品种建议继续进行试验。

关键词:水稻;品种比较;试验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3-0022-02

本试验以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海安县雅周现代稻作园进行,以期筛选适宜海安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为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参试品种

本轮品比参试品种16个,分别是丰粳3227、长农稻1号、武育粳80、宁3908、武4326、扬粳805、淮稻5号、苏垦118、南粳5055、淮稻119、皖垦粳2号、皖垦粳1号、皖垦糯2号、武运粳23、武运粳33、南粳9108。其中宁3908、南粳5055、武运粳23为早熟晚粳,长农稻1号、皖垦粳2号、皖垦粳1号、皖垦糯2号、武运粳33为中熟晚粳,其余品种为迟熟中粳。

2 试验设计

大区设计,顺序排列,大区长99.0m,宽9.0m,计产面积0.0891hm2。毯苗机插秧,行距25cm,株距12cm。

3 田间管理

播种期5月23日,机栽期6月14—15日,秧龄22~33d。基肥施用45%(15-15-15)复合肥450kg/hm2,分蘖肥施用尿素300kg/hm2,穗肥施用45%(33-0-12)专用穗肥300kg/hm2,折合纯氮304.5kg/hm2;及時除草防虫,其他措施均按照试验方案实施。

4 试验结果

4.1 生育期 迟熟中粳中,丰粳3227成熟最早,生育期为145d;武育粳80、苏垦118、南粳9108、淮稻5号生育期均小于150d;淮稻119成熟最晚,为155d。中熟晚粳品种在160~163d,早熟晚粳品种在156~162d。

4.2 株高 参试品种株高变幅为86.7~107.0cm,淮稻119最高,宁3908其次,南粳5055和皖垦粳2号均高于100cm;丰粳3227最矮,武4326和南粳9108均矮于90cm;其他品种在90.7~97.7cm。

4.3 抗性 各品种田间未见明显条纹叶枯病,纹枯病发病轻微。淮稻119由于田块原因出现部分倒伏,但与品种无关。

4.4 产量结构 各品种有效穗数变幅为360.0万~399.0万/hm2,南粳5055最高,南粳9108排第2位,扬粳805、武4326、淮稻5号均高于390万/hm2;淮稻119最少,其他品种差异不大。每穗粒数变幅为90.2~123.8粒,武育粳80最高,淮稻119次之,苏垦118排第3位,这3个品种实粒数均超过117;南粳5055最少,实粒数低于100粒的品种有宁3908、扬粳805、淮稻5号、皖垦粳2号、武运粳23、武运粳33、南粳9108。千粒重变幅为23.6~27.8g,淮稻5号、扬粳805居前2位,均在27g以上;皖垦粳2号、长农稻1号居最后2位,均低于24g;其他品种变幅在24.0~26.8g。

4.5 产量 2017年水稻整个生育期气候较为特殊,6—9月份风调雨顺,水稻生长良好,10月上中旬阴雨天较多,对水稻灌浆造成较大影响,对不同品种产量也造成一定影响。武4326产量位居第1位,接近10400kg/hm2;淮稻119、淮稻5号、扬粳805分列2~4位,产量均超过10000kg/hm2;长农稻1号、武运粳23、宁3908、皖垦粳2号分列最后4位,产量均低于9000kg/hm2;其他品种在9120.0~9838.5kg/hm2。

5 品种简述

5.1 武4326 产量10393.5kg/hm2,居第1位。该品种有效穗数为391.5万/hm2,穗长14.7cm;实粒数108.4,千粒重为25.7g,全生育期为150d,株高89.7cm。叶片上举,剑叶较大,株型紧凑,穗型较大,着粒密度较大,穗层整齐,熟相较好,抗病性较好,抗倒性较好,总产量位居第1位;该品种综合性状好,建议继续参试。

5.2 淮稻119 产量10156.5kg/hm2,居第2位。该品种有效穗数为360.0万/hm2,穗长15.8cm,实粒数121.4,千粒重为26.4g。全生育期155d,株高107.0cm,叶片上举,株型较松散,穗型大,着粒密度较大,穗层较整齐,熟相较好,抗病性较好,抗倒性较好。该品种综合性状较好,株高为参试品种最高,虽因田块原因出现部分倒伏,但是抗倒性较好,建议继续参试。

5.3 淮稻5号 产量10107.0kg/hm2,居第3位。该品种有效穗数为391.5万/hm2,穗长为13.2cm,实粒数93.5,千粒重为27.8g,为参试品种最高。全生育期149d,株高90.7cm,株型较紧凑,穗型较小,穗层整齐,熟相较好,抗病性较好,抗倒性较好,综合性状较好,建议继续参试。

5.4 扬粳805 产量10077.0kg/hm2,居第4位。该品种有效穗数为394.5万/hm2,穗长14.9cm。实粒数95.6,千粒重为27.2g,为参试品种第2。全生育期151d,株高93.3cm,叶片挺拔,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熟相较好,抗病性好,抗倒性较好,综合性状较好,建议继续参试。

5.5 武育粳80 产量9838.5kg/hm2,居第5位。该品种有效穗数为372.0万/hm2,穗长15.0cm,实粒数123.8,千粒重为24.0g。全生育期147d,株高92.8cm,叶片挺拔,株型较松散,穗型较大,穗层较齐,熟相较好,抗病性较好,抗倒性较好,综合性状较好,建议继续参试。

5.6 丰粳3227 产量9526.5kg/hm2,居第6位。该品种有效穗数为376.5万/hm2,穗长12.3cm,实粒数107.3,千粒重为24.8g。全生育期145d,株高86.7cm,熟期较早,综合性状较好,抗病性较好,穗型中等,熟相较好,建议继续参试。

5.7 皖垦粳1号 产量9480.0kg/hm2,居第7位。该品种有效穗数为372.0万/hm2,穗长14.8cm,实粒数103.2,千粒重为24.9g。全生育期161d,株高93.8cm,抗倒性较好,抗病性较好,生育期太长,各项数据均处于中游,建议淘汰。

5.8 南粳9108 产量9337.5kg/hm2,居第8位。该品种有效穗数为397.5万/hm2,穗长12.7cm,实粒数96.2,千粒重为25.4g。全生育期148d,株高89.4cm,各项数据均居参试品种中等,米质优,是本地区大面积种植品种,建议继续参试。

5.9 南粳5055 产量9217.5kg/hm2,居第9位。该品种有效穗数为399.0万/hm2,穗长12.0cm,实粒数90.2,千粒重为25.2g。全生育期158d,株高102.4cm,2017年受气候影响较大,各项数据均列参试品种中等,综合性状一般,建议继续参试。

5.10 武运粳33 产量9166.5kg/hm2,居第10位。该品种有效穗数为376.5万/hm2,穗长13.5cm,实粒数为96.1,千粒重为26.8g,全生育期为163d,株高97.7cm。该品种各项数据均处于参试品种中游,综合性状一般,生育期太长,建议淘汰。

5.11 苏垦118 产量9130.5kg/hm2,居第11位。该品种有效穗数为363.0万/hm2,穗长15.5cm,实粒数为117.4,千粒重为26.6g,全生育期为147d,株高92.4cm。该品种多年参试,2017年各项数据均处于参试品种中游,综合性状一般,建议观察。

5.12 皖垦糯2号 产量9120.0kg/hm2,居第12位。该品种有效穗数为363.0万/hm2,穗长13.5cm,实粒数为101.5,千粒重为23.6g,全生育期为160d,株高97.5cm。该品种综合性状一般,生育期太长,建议淘汰。

5.13 皖垦粳2号 产量8992.5kg/hm2,居第13位。该品种有效穗数为376.5万/hm2,穗长12.4cm,实粒数为96.6,千粒重为26.5g,全生育期为163d,株高101.8cm。该品种综合性状一般,生育期太长,建议淘汰。

5.14 宁3908 产量8884.5kg,居第14位。该品种有效穗数为385.5万/hm2,穗长13.7cm,实粒数为98.3,千粒重为24.2g,全生育期为156d,株高103.8cm。該品种各项数据均处于参试品种中游,综合性状一般,建议观察。

5.15 武运粳23 产量8679.0kg/hm2,居第15位。该品种有效穗数为372.0万/hm2,穗长13.1cm,实粒数为92.9,千粒重为26.4g,全生育期为162d,株高96.4cm。各项数据均处于参试品种中游,综合性状一般,生育期太长,建议淘汰。

5.16 长农稻1号 产量8626.5kg/hm2,居第16位。该品种有效穗数为367.5万/hm2,穗长14.5cm,实粒数为106.2,千粒重为23.8g,全生育期为161d,株高95.9cm。各项数据均处于参试品种中游,综合性状一般,生育期太长,建议淘汰。

6 结论

2017年是一个特殊年份,从气候条件看,灌浆充实期出现连续阴雨,温度光照均不足,导致部分品种生育期推迟,部分品种千粒重受到影响。从田间表现及实产看,产量排名前6位的均为迟熟中粳品种,武4326、淮稻119、淮稻5号、扬粳805表现最佳,武育粳80和丰粳3227表现尚可,南粳9108作为优质大米种植品种,以上7个品种建议继续参试。苏垦118建议观察;早熟晚粳中,南粳5055受气候因素影响较大,不能代表其真实水平,建议继续参试,宁3908建议观察,武运粳32生育期太长,建议淘汰;中熟晚粳品种由于生育期太长,不适宜在本地种植,建议全部淘汰。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品种比较水稻试验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CS95
C-NCAP 2016年第八号试验发布
试验
多穗柯扦插繁殖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