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鸭共养技术示范应用及探讨

2018-09-17张宿文余兵郭文瑞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13期

张宿文 余兵 郭文瑞

摘 要:2016—2017年连续2年稻田养鸭技术示范应用表明,稻鸭共养能有效防除稻田杂草,防控水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纹枯病等病虫害,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提高水稻米质,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了水稻生产、鸭子养殖节本增效。

关键词:稻鸭共养;种养模式;示范应用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13-0021-02

“稻鸭共养”是将传统的水稻种植和家禽养殖有机结合的一种综合种养模式,为充分利用宿松水稻种植、鸭子养殖的资源,探索推广水稻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将鸭子放养到移栽稻田中,使肉鸭在养殖生长过程中变为“役用鸭”,利用它们的取食特点,发挥其嘴和脚的功能,达到中耕松土、除草、吃虫和防病效果,并且减少了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提高了水稻米质。2016—2017年连续2年在宿松县国寺家庭农场开展示范,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有效防除稻田杂草和防控水稻病虫害,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提高稻米品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从而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宿松县国寺家庭农场位于宿松县佐坝乡汪昌咀村,紧临龙湖,水资源丰富,周边无工厂,水质优良,适宜于种植水稻,近年来以种植单季稻为主。同时,当地村民有散养本地麻鸭的习惯,鸭子进入稻田取食、栖息是常见现象。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宿松县乡园禽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就设在该地。

1.2 试验方法

1.2.1 水稻栽培 示范品种为Y两优900,生育期140d,分蘖力强。5月20日播种育秧,用种量9kg/hm2;大田5月26日翻耕,6月15日旋耕平整,施用51%复合肥450kg/hm2,尿素150kg/hm2作基肥,平整做到高低不過寸;6月14日移栽,密度16cm×30cm,插秧做到行直、棵匀、不漂秧;水稻整个栽培过程不使用除草剂。

1.2.2 放鸭前的准备 每1.3hm2左右分为一个小区,用塑料网封闭围好,高度约1.2m,防止鸭子跑到邻近的稻田。在稻田边平坦处,搭建高度1.8~2m,面积20m2的鸭舍。

1.2.3 稻田养鸭 6月5日选择本地麻鸭与野鸭杂交的健壮鸭苗,圈养在家附近的鸭舍喂养,做好鸭苗保暖、防御鼠害和免疫接种工作;4~5d后,选中午气温较高时,让小鸭初次下水锻炼,下水时间不易太长。然后,每天定时让鸭子下水,每次下水、出水、喂食时吹哨子加以训化,培养鸭子“招之即来”的习性;6月30日前后,放鸭下田,放鸭密度150只/hm2;鸭子下田初期,每晚入棚喂食1次,白天不喂食。后期鸭大草少,适量增加喂食次数,加速鸭子生长,提高鸭子的商品价值;8月底,水稻抽穗扬花期收鸭出售。

2 结果与分析

2.1 除草效果 鸭子喜欢吃禾本科以外的植物和水面浮生杂草,取食泥水中杂草种子,同时由于鸭子在稻田中频繁运动不断踩踏,将杂草幼苗踩入泥中而死亡,除草效果特别明显。鸭子在稻田生活15d后调查,除田边高出水面的小丘有少量稗草、千金外,未见其它杂草,除草率达96.7%。

2.2 防病治虫效果 鸭子的嘴和脚划拨稻根,在稻田中穿梭运动,身体与稻株频繁接触,对水稻产生刺激按摩作用,加速水稻的根系发育和促进植株张开和分蘖,增强了稻株的抗逆性;鸭脚将水稻老叶弱叶、无效分蘖踩入泥中,增强了稻田通透性,能够有效预防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的发生;鸭子喜欢吃昆虫类和水生小动物,能有效消灭稻田中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水稻害虫。根据田间调查,“稻鸭共养”示范片,稻飞虱平均控制效果达79.6%;二化螟平均防控效果达83.1%;稻纵卷叶螟平均防控效果71.2%;纹枯病病丛率仅16.8%,病株率6.9%。

2.3 促分蘖,增加有效穗效果 鸭子在稻田中频繁运动,鸭子的嘴划拨稻根,鸭脚不断踩泥搅浑田水,起到了疏松土壤的中耕效果,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性,促进了茎蘖生长。同时,鸭子粪便勤、数量多,是很好的有机肥,能有效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根据田间调查,稻鸭共养示范区平均单株基本苗有效穗为4.7穗,而未放鸭的田块平均单株基本苗有效穗只有3.9穗。

2.4 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米质效果 稻鸭共养示范片水稻全生育期均没有使用除草剂和杀虫剂,仅在破口期和扬花期使用2次杀菌剂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显著地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2017年,宿松县国寺家庭农场注册了“龙湖圩”牌大米商标,并对版权申请了专利,将本家庭农场生产的“稻鸭共生大米”、“龙湖圩珍珠米”、“田嫂大米”、“鱼牙金丝米”四种大米申请“绿色食品”认证,根据安徽省公众检验研究院实地考察取样,空气、水、土壤、大米均已达标,目前已通过省级初审,待按程序上报农业部审查评定。

3 综合效益分析

3.1 社会效益 “稻鸭共养”技术符合当前“化肥零增长”、“农药减量施”的“水稻绿色模式增产攻关”和“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要求,有利于引导农产品向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方向发展,从而有利于保障人类健康。

3.2 生态效益 水稻全生育期不使用除草剂,杜绝了大量使用降草剂而产生的重金属对稻田环境和稻米的污染;不使用杀虫剂,减少了农药对天敌的杀伤和残留,有利于提高米质;少施化肥,利用鸭子粪便,有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力。

3.3 经济效益

3.3.1 水稻效益 由表1可知,与全县水稻平均生产水平比较,示范片水稻节本增效9276.45元/hm2。

3.3.2 养鸭效益 是养鸭成本:购买鸭雏3000只,成活率按90%计算,成本为每只4.5元,育雏放鸭前饲料、防疫等成本为每只3元,鸭放养稻田里至收鸭饲料成本平均为每只3元,合计每只鸭子成本为10.5元。销售收入:稻田收回时每只鸭子重量平均1.5kg左右,出售价格为20元/kg,每只鸭子销售收入30元。稻田鸭纯收入:销售成品鸭2700只,减去养殖成本,纯收入为49500元/hm2。

4 技术探讨

水稻品种宜选择分蘖力强,高度适中的品种。栽培方式宜为人工移栽或机械插秧,直播稻田不适宜于养鸭。稻田要平整,全田高低不过寸,田内保持30cm的水层。鸭子选择个体较小、野性强,商品鸭体重在1~1.5kg左右为宜。适宜于宿松县养殖的以活动能力强、野性和抗逆性强的本地麻鸭与野鸭的杂交鸭为宜。鸭食最好不用商品饲料,选用自产农产品粗加工饲料,以防重金属、添加剂对鸭子和稻米品质的负影响。同时,做好鸭子疫苗接种,尽量不使用链霉素等抗生素。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