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生真正成为思想品德课的主人

2018-09-17杜平旭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0期

杜平旭

摘 要 善于引用身边的事例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充分利用活动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利用科学的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善于总结归纳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课堂改革发展到今天,怎样让课堂有效,高效已成为教师们的普遍共识,信息技术不断运用于课堂,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传统的让学生接受式的授课方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教育需要艺术。根据新课程改革标准,针对思想品德课的具体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摒弃传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来用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学已成为必然。

自主学习是指通过学生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而进行的独立自主的自觉的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让学生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知道运用何种方式,具体做什么的学习;自主学习是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获得信息的学习。

自主学习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灵活运用各种指导方法,增强学生主体意识,指导学生寻求知识,获得知识。就此,我们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要善于引用身边的事例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为初中德育课程的思想品德课程,它与学生的生活知识紧密结合,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产生兴趣。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就是兴趣,学生一旦对思想品德学科的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觉地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乐趣。因而教师要特别注重爱护学生的好奇心,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方案、措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只有吸引他们的兴趣,并以乐学、爱学为舟,才能使学生自主地学习这门课程,到达学会学习的彼岸。如在教《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这一框题内容时,我用投影展出《地球的三声叹息》的漫畫,然后提出以下问题:“地球为什么会叹息?这三幅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在漫画的吸引下,带着极大的兴趣很快读完了课本内容,并掌握了人类与自然不和谐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见,浓厚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它能吸引学生思考、观察、探索,并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2要充分利用活动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应牢固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为学生构建与课本基础知识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探索,让其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创设热点评说、模拟活动、情景剧场等形式各异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如在教学《养成亲社会行为》第一单元综合探究课时,结合本单元的知识,我组织学生举行了一次《亲社会—走进北川擂鼓敬老院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根据本单元所学到的知识制订活动实施细则。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不仅复习了本单元知识,而且能运用所学知识组织这次活动,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真正地实现了新课改中“由 要我学”向“ 我要学”“我要做”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要充分利用科学的评价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人们的良好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能使其产生愉快的体验,并能激发出更大的积极性。初中学生处在人生学习的叛逆时期,他们有一定的自主意识,但又往往动荡不安,难于定性。科学的激励手段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机强度,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出色地完成既定目标。为此,教师应从多角度、多方位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多表扬、少批评,尤其要赏识学生的点滴成功。我们要打破教师作为评价主体的单一方式,要让学生也能成为评价的主体,使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成功和被别人评价为成功的过程中获得自信。教师也可把评价方式与课堂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较完善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有时我会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用积分簿登记他们的课堂发言、讨论等情况,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这样,既尊重了每位学生的不同特点,又合理地评价了学生,既减轻了后进生的心理压力,又激励了优等生更好地前进,最终形成和巩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要善于总结归纳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在初中学生心理不成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学习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很难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作为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指导其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了方法、步骤的基础上,能更自觉地学习,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可通过编写学习提纲、导读案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学,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 加强法制建设 健全法律监督》这框题内容时,我要求学生在阅读完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列表说明各种监督方式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学生便能较直观地了解了课本中的知识。因此,教师通过对学法的指导,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课本知识,而且学会了怎样学习,从而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教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懂得怎样学习。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教师要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就应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激发者、培养者和欣赏者,形成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启发学生进取、创新,真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有机结合。通过教师的诱导、引导、指导,将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己的内在要求,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将学生由被动地位转化为主动地位,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