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引导教育研究

2018-09-17尚景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16期
关键词:创业意识创业大学生

尚景乐

摘 要 近年来,在党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各高校不断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但我国大学生整体创业意识薄弱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的源动力。本文在分析研究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的基础上,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意在找出造成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的一些成因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当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意识 创业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在党中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各高校不断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但我国大学生整体创业意识薄弱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的源动力。本文在分析研究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的基础上,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意在找出造成我国大学生创业意识薄弱的一些成因所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当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相应策略。

1大学生创业意识基本概念

笔者认为大学生创业意识是指大学生对于创业活动的内心驱动力以及感知力,主要由创业自主意识、创业价值意识、创业风险意识三部分构成。

1.1大学生创业自主意识

自主是指自己做主,独立选择意识、意志和行动,不受他人支配。大学生创业自主意识是指大学生通过独立思维、自发选择参与创业活动的意识,是大学生创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1.2大学生创业价值意识

大学生创业价值意识是指大学生选择创业活动或者进行创业行为时个体的价值判断,是个人创业价值观的体现。随着信息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极易受到各类思潮的影响,高校应重视对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1.3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

大学生创业风险意识是指大学生在进行创业活动时是否具备应对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创业风险的认知及态度。大学生因为涉世未深,往往欠缺对风险的预估以及认识能力,这就导致他们对创业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2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为了解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意识的现状, 笔者以浙江传媒学院为例,进行了大学生创业意识现状问卷调研。调研选取浙江传媒学院的部分大学生作为样本,调研对象包括除继续教育学院外的13个二级学院的全日制本科生,各个年级都有涉及。共发放调查问卷近290份,回收有效问卷284份。

2.1创业兴趣较高但自主性不足

近些年在国家大力宣传以及政策支持下,大学生的创业兴趣明显提升,调研结果显示,48.59%的学生表示对创业感兴趣,只有5.28%的学生表示对创业没有兴趣。但在创业自主性方面大学生的表现依然不尽如人意,仅有13.03%的学生有过创业实践经历。在创业意识教育方面,创业意识教育课程的得分最低只有26.41%,这也说明高校的创业意识教育亟需改进和完善。

2.2价值选择偏向个体化

通过调研发现,当代大学生对创业价值的理解基本上已经脱离了生存型,更偏向于实现个人价值,在作答创业价值题目时,55.63%的学生选择为了“自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而创业,但在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方面,仅有3.87%的人选择“造福他人,为社会作贡献”。这就要求高校注重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以及创业价值意识教育。

2.3创业风险意识欠缺

在创业风险意识方面,调研显示,大多数同学对于创业风险不甚了解,27.11%的同学认为自己不具备防范风险的能力,0.7%的同学认为自己完全不具备防范风险的能力。可见大学生的创业风险认识欠缺,创业风险意识教育刻不容缓。

3提升大学生创业意识的策略

3.1加强宣传教育,促进创业自主意识的培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应注重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创业的概念,通过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等方式,让大学生对创业活动有更生动、实际的认识。其次,注重理想信念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引导大学生在基层创业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同时注重校园创业氛围的营造,通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类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提高大学生创业的主动性,促进创业自主意识的培养。

3.2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注重创业价值意识的培养

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应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其次,应当将创新创业课程融入专业教育。课程设置方面应包括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基础技能、法律实务等多元化内容,针对传媒院校特点进行课程优化。此外,应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由理论素养深厚的专职教师以及行业经验丰富的特聘导师构成的专业创业导师团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以及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创业价值意识的培养。

3.3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现创业风险意识的培养

高校应寻求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教学途径,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科研竞赛活动,促进学校、政府、企业三方联动,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同时注重在创新创业实践环节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通过创业模拟训练、实习实训等活动加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以及创业风险意识。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传媒学院辅导员专项课题“2014FDY011”的结题成果。

參考文献

[1] 吴国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4).

[2] 魏秀艳,于宏辉.浅析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影响因素及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12,14(12).

[3] 沈超.对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思考: 基于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1(10).

[4] 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调查及政策建议:基于8所大学的抽样调查分析[J].教育科学,2014,30(06).

猜你喜欢

创业意识创业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微商创业与创业意识培养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