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课前预习初探

2018-09-17王勇

考试周刊 2018年80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前预习初中物理

摘 要:我们所说的课前预习是指在老师进行新课程的讲解之前,学生已经自行地对新课程进行自主学习,形成了自己的认识和了解。课前预习在物理这门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课,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本篇论文将要探讨的是初中物理课前预习的问题,笔者将从初中物理课前预习的作用、如何更好地进行预习两方面进行探究,并且对一些行之有效的正确预习方法进行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前预习;基础教育

一、 前言

针对初中物理的课前预习问题,我们需要先对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力图体现九年义务教育中物理课程目标的改革理念,从三维目标培养学生,注重学生的发展。三维目标分别是指知识与技能目标、思维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因此,特别注意物理学习过程中方法的多样性,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方法共用以及知识渗透。

二、 初中物理课前预习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果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将学生有差异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经验尽可能地调整到大致相等的水平上,再进行新课程的教授,可以有效缓解学生整体认知水平差距过大的问题。因此,对于物理学科而言,课前预习对于知识的掌握有重要作用。

第一,是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需要建立在学生独自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之上,经过不断地训练很快就能够体会到自己的阅读速度在不断地提高,思维更加具备了敏捷性。同时,阅读能力的高低是体现自学能力水平的重要因素,所以说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们分析归纳、概括演绎、抽象推理及判断选择的能力,预习是应该最先采取的重要举措。

第二,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在预习之后学生必然会产生不懂的地方,而带着不懂的问题听课,使得课堂学习的目的更加明确,也可以保证学生的听课态度和积极性。与此同时,还具有针对性强、能够提高学生注意力的优势,在老师讲到自己已经懂得的那部分知识时,还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教师的思路进行对比,取长补短,对掌握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巩固。

第三,是能够提高课堂中记笔记的水平和速度。记笔记不是将教师的板书全部抄下来,而是应该有所取舍,也要包括重点和难点的突出强调。

第四,是能够加强对已经掌握的知识的记忆能力。学习的过程不单单是学完就完了的,还应该注重对已学知识点的记忆。如果能够将记忆下来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那么对于自身的能力又是一个大的提高。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需要长期坚持预习工作才能够达到的效果,就是可以改变学生们总是陷于被动学习的现象,建立学生良好的积极的自主学习态度,令学生重视学习。

三、 初中物理课前预习的方法

(一) 教师制定预习提纲

在布置预习作业之前,教室应该先为学生制定出合理的预习提纲,布置预习任务,以提纲、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让学生按照要求展开自主学习。预习提纲、任务中应该包含一节课的教材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预习提纲的作用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把握某一节课的知识脉络,明确学习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重难点。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了某个问题,学生们急忙翻书查找公式、定律等。这种情况就是由于学生的课前预习工作做得不够充分,从而导致了课堂时间的浪费。完善的课前预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熟练度,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进度和水平。

例如在学习完《摩擦力》后,让学生预习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归类一下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例子,这样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对内容的理解会更容易,并且能举出大量生活中的例子,同时还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再如,在《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这个实验之前,首先列出预习提纲,让学生对实验器材、步骤以及实验目的进行思考。学生在课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后,在实验课上会如鱼得水,实验的进程就会快得多。这样学生也能在实验课时有充足的时间处理分析实验数据,并能在小组之间进行讨论与交流。

(二) 重点内容突出强调

在初中的物理学习中,不少学生对于课前预习缺乏重视。在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时,学生对于教材的阅读以及各种规律、定义、概念的认识都只是简单浏览、一带而过,并不重视其内涵。在做相关的预习习题时,大多数学生的做法也只是照抄答案,缺乏自己对于问题的主观思考。然而,类似这样的预习是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的,无法从根本上达到对书本知识全面掌握。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预习中注重各规律、公式、定义的推导等,以及这些概念性的知识的实际运用方法等等;要求学生在课本的空白处做适当的标注,特别是对于教学难点的内容更要加以标识,逐字逐句地展开学习,才能对相关知识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这种预习方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学生学习的耐心、恒心,更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觀念,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三) 存疑问题要特殊处理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免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由于初中生的知识系统并没有得到完善的建立,知识面的涉及范围也比较狭窄,很难对各种复杂的定义、规律以及实验现象,达到正确的理解。因此在进行初中物理的课前预习时,学生应该将自身难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及时地记录下来,并做相关的标注,对于自己的思路、想法、理解过程和程度等,也应该给予补充。

四、 结束语

总之,好的预习工作的展开能够提高后续学习的效率和水平。而课前预习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引领,尤其是对于初中学生的物理学习来说,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对于充满未知的领域,探索求真的过程的启迪。这些对于课前预习来说都特别重要,要求教师要有积极的引领作用;而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想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首先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更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主体对象的作用,才能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吴永熙,张德启.试论物理教育中课题探究教学[J].教育研究,2015(9):36.

[2]郭景兰.浅谈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预习指导[J].物理教师,2015(22):50.

[3]潘晓军.初中物理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2015(13):33.

[4]骆有金.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课前预习弊端[J].数理化学习,2014(6):15.

作者简介:

王勇,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第三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课前预习初中物理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浅议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
做好课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