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育
2018-09-17张羽
摘 要 时政内容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素材与载体。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教材的改编,中学考试试题内容与时事政治结合愈加紧密,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政的考查力度逐年增加。这对现有的中学政治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中学政治课堂上积极进行时政教育、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助于使中学生养成关注国内外大事的习惯,锻炼中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中学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育还能够增强中学政治课堂的有效性,提高中学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
关键词 中学 政治课堂 时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融入“时代感”是思想政治课的一贯要求,因此,中学政治课堂需与时政内容紧密联系起来。但是在现阶段的中学政治课堂上,政治老师讲课偏向于教材、考试内容。同时,由于中学政治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政治课堂常常显得比较枯燥、乏味。而时政教育往往是通过社会热点对学生进行教育,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趣味性和现实性,能够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中学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阶段中学政治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也给中学政治课堂提供新的教学思路。
1中学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育的意义
政治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中学生了解国家的政策和发展方向,学会用政治理论分析社会问题背后的实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时政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国内外的政治形势,对目前国内外的政治格局有大致了解,除此之外,将时政教育引入中学政治课堂还有以下几点意义。
1.1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刺激学生积极学习的一大助力,而时政内容贴近生活实际,材料生动、具体,时代特色鲜明,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极大地激发和培养中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从而激发中学生学习政治的学习兴趣。了解中学生的好奇心,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时政内容教育,是提高中学政治学科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
1.2提高中学生辨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来源变得多样化,不再仅局限于课堂。中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的阶段,有着强烈的探索未知事件的心理,渴望获取外界信息。然而,中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的信息大多呈碎片化,甚至许多信息内容有着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错误,这对于缺乏分辨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中学生来说,很容易被不良信息诱导,从而阻碍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而在中学政治课堂引入的时政教育,是经过政治老师处理后的时政教育,能帮助中学生学会分辨是非,逐步提高其获取、选择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1.3时政教育是对中学政治教材的补充
新版政治教材中加入了一部分近几年发生的国内外大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引发中学生对国内外政治事件的广泛关注。但是这样的时政新闻有一定的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现在看来有讨论意义的时政内容终将成为过去。中学生长期生活在学校,对外界发生的国家大事缺乏适时了解的途径,对时政消息的掌握越发浅薄,而政治课是中学生了解时政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在中学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育,将新鲜的时事热点与政治课堂教学相互结合,能够有效弥补教材内容的滞后性,使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并且能够增强知识的趣味性和时效性。
2制约中学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育的因素
中学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育的意义重大,但是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却存在着一些因素制约时政教育融入到中学政治课堂中去。
2.1应试教育影响时政教育的开展
1996年我国正式实施素质教育,2004年新课程改革在全国逐步推行,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强大。应试教育的目的就是追求分数,追求升学率,一切为考试服务。受此思想的束缚,目前我国中学政治课堂里时政教育的开展受到明显的制约。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很多学校未能严格根据教育部文件的要求在中学政治课堂中开展时政教育,课外也没有时政教育活动,没有形成系统化、规范化的时政教育。高三和初三的学生几乎没有学习时政的机会,虽然近几年的考试内容与时事热点联系密切,教师在政治教学中仍然是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只有在考前的几节课里简要讲解一下重点的时政内容。并对讲解的时政内容进行分析,对每一件时事热点想出一道题目,给出相应的答案让学生记忆。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也没有提高对时政内容的分析研究能力。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时政教育的開展,这就要求学生和老师给予时政教育相应的地位和认识,为时政教育的有效实施提高充足的时间保证。
2.2政治教师自身教学条件影响时政内容的引入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僵化的教育模式和考试模式,使政治教师形成了僵化的教学模式、固定的教育思想,教师多数已经习惯与按事先预设的教学思路上课。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政治教师的时政教育素养逐渐下降,对时政教育也失去了灵敏的感知度。这些因素导致政治教师在中学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简单的、固定的模式,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占用大部分时间对教材内容进行讲解,一味强调关注考点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知识点。对于教材中所用的时政内容一笔带过,或者整理好当前发生的时事热点的相关问题,给出具体答案,让中学生背诵。而学生是否学会用教材中的知识点对新信息、新观点进行全面分析,并不是老师关注的重点,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能满足学生对新鲜多样时政内容的需要,使得枯燥的政治课堂更加无趣,学生更加不喜欢。
2.3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制约时政教育的引入
中学生的爱好是多元的,也是复杂多变的。长期生活在学校里,使得中学生对外界发生的时事热点有着强烈的兴趣,但是每个中学生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对时政内容的感兴趣程度也是不一致的。政治老师虽然有意在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育,但是众口难调,想制定出一份符合所有学生口味的教学计划实在艰难。有的学生对时政教育虽然兴趣浓厚,但是一味的追求观看时政消息,而不是思考时事热点背后的意义,这样的学习兴趣不仅影响中学生的正常学习,也不符合中学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育的目的。
3在中学政治课堂引入时政内容的策略
新课程的改革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构建以生活为背景,学科知识与社会现状紧密结合的学科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学政治课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将理论知识寓于时政热点中,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读时政内容的学科素养。为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3.1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教育观念对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新课改的实施,新教材的发行,无一不是国家推行素质教育的信号。在素质教育的呼声越发高涨的今天,教师若不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思想,是很难适应新时期新课程的。所以,确立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观念,是教师能够在中学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育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的教育观念的改变是中学政治课堂引入时政教育的一个环节,为了使时政教育能够长久的发展下去,学生家长、社会也需要与时俱进的更新自己的教育观点。整个社会对应试教育观念的改观必将促进时政教育在中学政治课堂的发展。
3.2时政热点与政治教材相结合
中学政治教材内容体现了一定时期的政治色彩,时政内容又具有时效性、灵活性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教材中时政内容就不一定适用于当下的教育。因此,政治教师在政治教学活动中,需将时政热点与教材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讲解,而不是局限于教材中的时政内容。例如在新版教材初一年级《探问生命:敬畏生命》一课时,除了联系教材中探究与分享部分的MH370客机失联事件,还可以引入近几年在网络上引起广泛讨论的校园暴力、电信网络诈骗至轻生等,有关敬畏生命的内容。将时政热点与教材结合起来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对时政分析理解能力的提升,提高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3.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现代教学过程讲究师生的互动,任何教学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在中学政治课堂中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做到时刻有学生,根本目的是让学生从只注重对知识的把握上升到重视综合能力和思想素质提高这两个更高的层次。在中學政治课堂里引入时政教育,教师应由原来的“独奏者”转为“伴奏者”,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证时政教育的正确方向。教师应该对种类繁多的时政内容广泛涉猎,根据教育目标将所搜集的时政内容归类整理,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发展现状,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教学内容。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真正实现中学政治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价值本位的转移。
4结语
时政教育是当前的中学政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政治教学中加入时政内容有助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中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在政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教学方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发挥时政教育的作用。在政治课堂上,政治教师需要有序的引入时政教育,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探索中培养对政治的敏感度,逐步树立正确的三观。
作者简介:张羽,黄冈师范学院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参考文献
[1] 杨丽萍.浅述对中学生进行时政教育的意义[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04):71-73
[2] 刘辉艳.中学时政教育的实践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3] 张文芬.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探析[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4] 杨静.中学政治课堂中引入时政教学的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6(9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