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教育走进中小学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8-09-17黄昊
黄昊
摘 要 在西方,戏剧被视为是一种全人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发展极为迅速。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人才”。由此可见,美育教育是其中重要的一环。随着政府对公立教育系统美育教育的日益重视,戏剧课程也作为美育课程进入了公立教育系统,来到了中国的校园里。戏剧作为美育教育课程,它对人格的塑造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同时艺术教育的这种综合化趋势需求,也赋予了戏剧教育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本文主要通过如何在中小学开展戏剧教育活动,还有其在少儿成长中的影响以及作为戏剧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来进行相关的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戏剧 教育 美育 人格塑造
中图分类号:G426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欧美很多发达国家早已将戏剧教育纳入了国家课程。学校戏剧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人格教育,戏剧教育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加强戏剧教育是为了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因此,我们应该本着这种理念出发去进行戏剧的教育。在北京市的“高参小”项目的实践中,笔者有幸参与其中,在对戏剧教育进行深入了解和实践中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通过实践经历对戏剧艺术在当今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举例,以及笔者在备考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系研究生过程中对戏剧教育理论的部分总结。
1戏剧教育概述
戏剧教育是横跨艺术学和教育学的新兴学科,包含戏剧应用、戏剧治疗,戏剧教师师资培养、戏剧健康治疗。戏剧教育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纳入国家课程,英国是1992年,美国是1994年,德国在20年前就已经将戏剧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了。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的戏剧教育课程,它能以直观有效的方式使人产生感同身受的直接体验,并以受众面广、参与性强的特点从而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政治的、审美的、道德的等全方位的熏陶,最终产生积极的教育作用。戏剧教育走进中小学不仅是对于戏剧艺术的普及,更是九年义务教育对适龄儿童及青少年的国民教育,为了有效发挥戏剧的育人功能以及学生人格塑造及创造能力、整体素质发展、树立正确人生观念的目标而展开实施。
2了解戏剧
戏剧是人类进行自我认知、探究人性、扮演角色、实施舞台行动的艺术。同时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的一门艺术。它具备多种元素,表演者、文本、导演、戏剧空间、设计元素。涉及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多个艺术门类。戏剧可以非常直观的表达感觉、情感和观念,参与戏剧表演的人,经过一定的训练,可以运用自己的肢体、声音和语言借助文本或者直接表達情感和感受。作为观众,在观看的过程当中,也会调动自己的情感参与到演出中,他们的反应会直接与舞台上的演员产生交流与互动,然而这样的情感调动和体验是其他艺术门类所没有的。
在众多艺术门类中,戏剧最接近人类本原的面貌,最容易激发起人们对于生活的思索和自我的认知,也能够为人所理解和接受。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注重人格的塑造和养成,推崇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可以看出,戏剧和教育都是对于“人”的探索,戏剧是理解人的方式,教育是引导人的方法。在戏剧表演中通过情境的创造、人物的分析、语言的感受、行动的表现、想象力的创造、与他人的互动交流等多方面的培养,便可使学生们对于“戏剧”这个概念有初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戏剧这种动态的特性会给孩子的性格塑造方面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戏剧与教育的融合能很好的完成现代化教育理念下塑造“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而且以这样独特的教育形式,不论对于正在人格形成期的少儿,还是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少年,它的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
3如何在中小学开展戏剧教育活动
3.1开展戏剧教师培训
发挥文艺院团人员的专业优势,对中小学教师进行戏剧教育培训,参加培训的老师主要以小学的艺术类教师为主,现在的“戏剧工作坊”有很多,主要面向中小学艺术类教师进行包括编剧、导演、舞美等系统性培训,旨在培养和提高中小学艺术教师对于少儿戏剧的理解和指导能力。尤其要培训对校园短剧的剧本编写技巧以及导演训练方法的培训。进一步增进相关艺术教师的综合戏剧艺术修养,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戏剧教学质量,培养具有一定指导能力的戏剧教师。
3.2学科教学中渗透戏剧教育的方法
戏剧本身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又可以与很多学科相结合,如语文、英语、历史、思想品德课等学科。教师们可通过戏剧活动,如扮演、模仿、想象、游戏等,让参与的学生更好的学习,发展能力,在还原情境,体验角色,还原历史事件,进行时事再现及评价等多种戏剧体验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作品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雅的审美情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戏剧的一般知识,培养其对戏剧的浓厚兴趣,把戏剧教育渗透到具体学科,以戏剧为载体,达成各学科的融会贯通。
3.3与高等艺术院校及社会艺术团体机构联合推动中小学戏剧教育的发展
坚持资源共享的原则,联合高等艺术院校以及社会艺术团体中的戏剧专家、老师走进中小学的校园,为孩子们做更专业的戏剧普及和培养,这样对提升他们的艺术认知有非常大的好处。
4开展戏剧教育的内容
在公立教育系统推广的普及性戏剧教育,要考虑到绝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情况,包括师资、学生、场地等一些实际因素。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生,因此作为戏剧教师要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但是戏剧元素的训练是作为戏剧教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戏剧教师可在这样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度的创造。
4.1戏剧游戏
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戏剧进入小学生的课堂,其目的并不在于教会孩子们去如何表演,也更不是为了呈现一台完整的戏剧演出,而是在课程中以戏剧独特的方式带领孩子们,置身于有趣的戏剧情境中快乐地“游戏”,在这种轻松、快乐的游戏氛围中能很快的消除学生们彼此之间的陌生感,能够本能地去观察、体验、想象思考,同时又得到了注意力、想象力等重要核心素养的开发,从而也获得了身心的愉悦,真正意义上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4.2戏剧故事
戏剧故事的编写不追求难度,因此在实施教学时,应给予学生广大的创作空间,引导鼓励他们勇于站在舞台上,调动起自己的想象力去行动才是最重要的。
各类戏剧故事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进行设计,例如一、二年级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他们对抽象文字语言的理解能力还很有限,因此以“动物戏剧故事”为主。还可根据这一年龄阶段孩子的生理特点来进行“生活习惯故事”的设计,从熟悉的生活取材,利于学生理解和表演。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独立的想法和思考,这正是人格塑造能力很强的阶段,因此可以进行“场景故事”和“公德戏剧故事”的 创作,用戏剧情境自现的方式将人际交往准则、道德修养培养等多重任务渗透到学生的人格培养中。4-6年级的学生在自我认知上已经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对于表演艺术的学习期望能给予更多互动与自我发挥的空间,因此教学重点是在于戏剧与剧场性的戏剧扮演、戏剧赏析与展演的活动,真正了解戏剧舞台基本知识,呈现出完整的戏剧作品,并能作个别分析与评断,建立自我的价值观。
4.3少儿舞台剧创作实践
少儿舞台剧,是戏剧演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类别。它关乎到学生能否从幼年开始就逐渐熟悉剧场环境,理解观演关系,理解、爱好戏剧艺术,长大后成为一名“合格”的观众。少儿舞台剧所确立的主题、戏剧内容的研发应与青少年戏剧教育思想、理念、内容等普遍联系,同时少儿舞台剧演出的实践,是检验青少年戏剧教育成果、捕捉教育反馈信息的良好途径。
5戏剧教育在少儿教育中的影响
5.1對能力的影响
5.1.1创造力
在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当中,人的创造性是他提出的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创造性这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自然性,对人类而言,创造是自然而生的。在戏剧课堂中应当保护和保留孩子们在生活中最本能的表演创造力,蒙台梭利认为手的活动及语言在不断地保持调和,最后才能培养出孩子自己的人格,而人格在成长过程中发挥各种创造能力。创造性不是个别天才所持有的,而是所有正常人都具有的。少儿在摸索、创造的过程中,是需要老师肯定、鼓励和赞赏的,“表演没有对错,只有更好”,他们有了足够的自信心,才会放的开,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和创作天性尤为重要。
5.1.2感官能力
在对于专业演员的培养中,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训练的目的都是为了让演员们保持注意力集中,积累自己在日常生中这种感觉的素材,在日后创作人物时,就可以运用想象把它调动出来。这样的训练方法对于少儿也何尝不是一样呢。斯氏体系的最基本原则是“通过有意识的心理技术来达到演员下意识的创作”,但是在给少儿进行戏剧表演课程的教学中,一定是要让他们在无意识的过程当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了这种训练所达到的目的。例如,我曾在课上给他们做过的一个听觉的训练,围圈坐在地板上闭上眼睛去倾听周围的声音,有的大部分人都没有听到的声音,极个别的孩子听到了,其实这就达到了训练的目的,在做任何一件事时都要保持注意力集中。同时这也培养了他们要注重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能力。
5.1.3语言表达能力
戏剧是一门合作的艺术,一部戏剧作品的完成需要参与者的通力合作,在以少儿这种体验式戏剧里,通常没有固定的剧本,这就需要大家共同来讨论,各抒己见,这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少儿的动手和动口能力,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与大家的交流。
5.1.4肢体表现力
人的身体是声音和动作的来源,必须先掌握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才能让它更具有表现力,动作甚至比语言更具有感染力,好的形体动作就好比人物无声的言语,因此,让身体具有表达力也是表演艺术的教学目的。
5.2对人格的影响
如果一个学生有再突出的天分,他人格方面有所缺失的话,在今后踏入社会也是很难立足的。少儿在体验戏剧表演艺术的过程中,任何一个事件、过程都有它的意义存在,学生在环境中自我思考和满足,进而在他的潜意识里埋下自我意识的种子,让他能对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在自我意识下进行自发的独立自主的认识和实践。
5.2.1责任感
在公德教育这一部分内容中,通过场景故事和公德戏剧故事的创作,可以引导学生对于公共空间和场所、还有公众群体的认识,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要具有社会责任感。重点是和学生交流,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点滴经历,提供他们的所见所闻,用他们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素材的一部分。
5.2.2换位思考
在学生发表观点和讨论的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学生意见有分歧而产生争论的情况,此时教师的角色就至关重要了。首先要让学生体会理解,学会倾听他人的重要性。想让他人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观点,除了要能够清晰的表述自己的观点以外,最重要的是需要他人耐心、认真的倾听,换而言之,当别人表达观点时,自己也需要学会倾听。
5.2.3正确人生观的建立
用戏剧这种独特的艺术教育方式去引导孩子们在戏剧的实践过程中发现美,去观察美,感受美好的人和事物,再用美好的心灵去创造美好的一切,让美充满在了孩子的童年,在学习戏剧的过程中获得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与健全的人格,使学生以更加宽容的心态看待社会和人生,造就拥有真善美的心灵,能够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素质现代人。
6教育工作者要具备的能力
首先,戏剧教育工作者是依靠两条腿来走路的:一是作为舞台艺术工作者,二是作为教育工作者。那么对于从事戏剧教育工作者来说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与能力,以及要满足何种标准呢?总结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了以下归纳。
6.1舞台艺术工作者
在戏剧舞台艺术方面,要熟悉舞台艺术的创作规律:要具备积极活跃的工作精神,能够积极面对教学工作;要具有足够的戏剧专业相关的理论知识;要具备一定的戏剧表、导演知识和能力;要具备一定编写、绘画、音乐、编舞能力;要熟悉戏剧舞台的创作过程;要具有丰富的组织筹备能力。
6.2教育工作者
作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深谙教育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要懂得遵循教学规律。将教育心理学融入中小学戏剧教育体系之中,有助于提升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向交流过程。以戏剧舞台知识为“体”,以“教育心理学”为“用”,必将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6.3教育工作者健全人格的自我修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基本职责就是进行说服教育、监督学生,然而今天,教师的角色应是以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来走进学生学习生活的。
笔者认为艺术是成就自己的活动,然而,要成就自己,就必须对专业的技能和生活有更多的投入与感情的关注,首先让自己先做为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教育也是一门艺术,当从艺术学习者转变为艺术教育者时,就应该认识到教育是成就他人之美的艺术,教师如果能始终关爱学生,有效进行教学,教师才能从中感受到自身的价值,才能真正爱学生从而也爱自己。因此,作为戏剧教师应该做到的是让自己的学生喜欢上戏剧艺术,而不是要学生成为另一个表演艺术家。要想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认知特征与人格特征,这也决定了是否能有效地塑造学生的认知,达到塑造一个“全人”的目标,因此教师的责任更重大。只有做到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戏剧教育最本质的目的。
7总结
总之,在中小学实施普及性的戏剧课程,不见得我们是要培养未来专业的戏剧人才,其实我们更多的是在普及戏剧,就像培养戏剧观众、戏剧爱好者一样,这些孩子可能因为在学校戏剧课上演了一次话剧,由此就爱上了这个专业,可能就会把这作为一个终生的目标去追求,可能也变成了他的一个兴趣,在他未来成长生活当中戏剧会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愿意经常的走进剧院去看话剧,这可能就是他们艺术道路的开端,尽管只是很短很浅的尝试,但对他们的终生发展有着难以料想的作用,这是我们要做的。
在中国,目前戏剧作为一门学科进行建设的时间并不久,随着国力的提升,全民素质的提高,艺术素养越来越成为人的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戏剧这种具有独特教育形式的艺术,让学生通过理解、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真正的走进艺术的殿堂,吸纳艺术气息,接受艺术熏陶,获得艺术体验。希望众多的戏剧教育工作者们共同努力,发挥自己的力量,让戏剧教育更广更深的在我国普及,让戏剧来打开学生们的心灵之窗,使学生的各种智慧与能力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
(指导教师:武英洁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表演系副教授))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尽快补齐美育教育的“短板”——教育部有關负责人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DB/OL].http://edu.people.com.cn/n/2015/1002/c1053-27657896.html,2015-10-02.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Z].2015-09-15.
[3] 周笑莉.表演艺术120节戏剧活动课[M].中国戏剧出版社,2016.
[4] 林玫君.少儿戏剧教育的理论与实务[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
[5] 中央戏剧学院.小学戏剧课堂课程设置[M].
[6] 《戏剧》编辑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7] (苏)玛·阿·弗烈齐阿诺娃.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精华[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
[8] 周艳.中小学校园戏剧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6(11):28-29.
[9] 王琳娜.对戏剧教育的理解和思考[J].
[10] 莲蓉.教育心理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1] (意)玛利亚·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法[M].宏蒙,方舟译.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2.
[12] 郝戎.中小学戏剧教育2016[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