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球肘的治疗研究进展

2018-09-17陈丹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网球肘综述疼痛

陈丹丹

摘 要 网球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损伤疾病,主要表现为伸腕、前臂旋转功能受限、肱骨外上髁处有压痛。研究显示桡侧腕伸肌肌腱被长期牵拉、反复收缩摩擦导致肌腱产生病变可能是网球肘发病的主要原因。关于网球肘的治疗手段有很多,包括局部封闭注射、冲击波、理疗、针灸等手段。本文就网球肘的发病机制和目前针对网球肘的治疗手段现状进行阐述,为临床上治疗网球肘和研究新的治疗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网球肘 腕关节功能 疼痛 综述

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它好发于网球运动员和长期需要进行腕关节活动的人群,在网球运动员中网球肘的发病率高达51%。网球肘发病的典型症状为肘关节外侧有不适感,在肱骨外上髁处有明显压痛,握力下降,前臂活动受限。特别是伸腕和前臂旋前动作会产生明显的疼痛和活动受限,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本文通过多方文献查询整合对网球肘的发病机理和常见治疗手段进行了总结。

1发病机制

(1)解剖原因:网球肘多是由于桡侧腕伸肌肌腱长期被摩擦导致的慢性炎症,桡侧腕伸肌在前臂的解剖空间很小,容易被挤压,特别是进行腕关节的伸腕时更容易受到挤压产生炎症,使肘关节外侧出现不适感。此外肘关节处的韧带相对较少,在前臂发生运动时容易造成肘关节处的韧带拉伤。

(2)技术动作不规范。在网球运动的击球动作中,由于球的快速转动会让手腕受到很大的冲击力,如果击球动作不够规范,或者手腕前臂肌肉力量不足都会加大产生网球肘的风险。有国外学者对不同网球场地的网球运动员网球肘发病率做过调查,发现在比较软的场地上网球肘的发病率会相对较低。这可能和球在触地后速度的变化使得在击球时腕关节受力相对变小有着一定的关系。

(3)前臂肌肉力量不平衡。前臂的肌肉力量不协调可能也是造成网球肘发病的一个原因,前臂有很多肌肉附着,肌肉之间协调工作是保证前臂、肘、腕关节功能正常的保障。孟文等在研究中通过一种测力机械装置,结合肌电信号来对测量的力矩进行校正,发现网球肘患者的前臂肌群力量不协调。

2诊断

目前诊断网球肘的手段有体格检查(如Mills试验,由于网球肘患者桡侧腕伸肌出现病变,当患者在做抗组伸腕动作时会引发明显的疼痛);;磁共振检查(磁共振在网球肘的诊断中准确率较高,网球肘患者的腕伸肌肌腱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钙化、纤维增殖);超声诊断(超声诊断网球肘方便快捷、效率高,可对网球肘的初诊提供更直观的影像学依据,判断病变的范围及程度,目前临床使用广泛)。

3常用治疗手段

(1)局部注射。通过在局部注射利多卡因或者激素可以在短期内快速缓解疼痛症状。但有研究发现进行局部注射治疗的网球肘患者其中远期治疗效果不是很好,这种治疗手段只是在短时间内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不能对网球肘患者的症状起到长期的缓解效果。

(2)针灸推拿。中医认为网球肘患者肘部气血不畅,有淤血形成,治疗原则上以通络止痛,祛瘀生新为主。王健等对 60 例网球肘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研究,治疗组采用针阿是穴刺配合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7%,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结果表明通过针灸可将针感传递至肌键韧带,使软组织的张力发生变化,减少局部神经血管的卡压,改善末梢神经的血液供应,加快局部无菌性炎症的吸收。通过手法的牵拉及弹拨,使得肌腱得到有效的松解,疼痛得到缓解。丁明辉等在其研究中发现应用穴位埋线法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肘关节功能,且治疗效果优于中频电疗,且疗效持续时间更长,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临床治疗网球肘的方法。

(3)针刀。针刀治疗在网球肘的治疗中被广泛的应用,通过针刀可以将病变的腕伸肌肌腱松解剥离,减少粘连。王博在对顽固性网球肘患者的治疗中发现采取针刀治疗与采取封闭治疗相比在治疗一个疗程后结果显示针刀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封闭治疗。万全庆对45例网球肘患者进行治疗一个疗程后发现接受针刀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到9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相比于西医外科手术,针刀疗法可以不受环境和条件的限制,是一种闭合性手术,对人体损伤较小,术后注意事项较少。但是小针刀虽属于微创,但治疗时切割、铲剥也对正常 组织产生了一些伤害,患者术后需要时间恢复。

(4)冲击波。冲击波穿过人体组织时,会在不同组织的界面处产生不同的机械应力效应,表现为对细胞产生不同的拉力和压力。拉力可以加大组织间的间隙,引起组织间的松解,促进微循环。压应力可以使细胞弹性变形,增加吸氧能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李敏清在对难治性网球肘患者治疗时发现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的患者其治疗前后的疼痛、关节活动度相比常规手法治疗有明显改善,且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手法治疗。程明在其研究中发现通过对网球肘患者进行二十天的治疗,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明显好于进行小针刀治疗的患者。有研究指出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网球肘是一种无创、见效快、治疗效果持久的治疗手段,对软组织损伤有较好的疗效。冲击波是一种通过物理学介质传导的机械性脉冲震波,利用液电、压电或电磁产生的直接机械冲击效应,及由空化作用间接产生的机械效应,引起人体组织和细胞的变化而达到治疗的作用。这种治疗方法安全有效,而且很少有不良反应。

(5)微创。通过在关节镜下对病变部位清理或者松解治疗可以极大地解决患者的疼痛和运动障碍问题。调查显示关节镜下清理病变的肌腱和关节囊后患者主观改善率为75%左右;单纯的镜下松解桡侧腕伸肌肌腱患者的主观改善率为90%左右。研究显示关节镜下清理和松解肌腱联合使用是治疗网球肘的最常用镜下处理方法,疗效也会更好。刘大为等人在对网球肘患者治疗时发现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其疼痛评分相比进行封闭治疗的患者改善更明显;进行关节镜下手术治疗的患者其肘关节功能改善优于进行封闭治疗的患者。有研究通过对接受过松解骨间背侧神经治疗的31例网球肘患者进行平均五年的随访发现Morrey评分系统、Mayo肘关节评分分别达到平均97.2分和95.7分,疼痛评分平均下降8.1分,DASH评分平均为1.7分,优良率达到94%,表明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对于改善网球肘患者临床症状,提升腕、肘关节功能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

(6)肌内效贴。肌内效贴是一种新型弹力贴布,可以提高肌肉兴奋性,降低软组织受伤风险。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肌内效贴逐渐被用于临床康复,很多研究资料和临床病例都显示肌内效贴对于治疗慢性疼痛和软组织病变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手段。通过对7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发现进行超声波、音频电结合肌内效贴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其疼痛评分和肘关节功能改善明显优于进行超声、音频治疗的患者;且进行肌内效贴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肘关节的屈曲、伸展,前臂的旋转活动度改善比不进行肌内效贴治疗的患者要明显。经过治疗后,在治疗有效率上,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结果表明进行肌内效贴治疗的患者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中发现网球肘患者在恢复期采用肌内效贴能够降低疼痛症状,对于提升患者握力、改善前臂旋转有着明显的治疗效果。

4结论

網球肘好发于网球运动员和长期进行腕关节活动的人群,运动前进行充分的拉伸,可以降低损伤发生率。规范网球技术动作对于预防网球肘的发生也很重要,规范的技术动作可以减少腕关节的负荷。研究指出加强伸腕肌的训练可以有效预防该肌肉发生劳损。网球肘的治疗手段很多,多数患者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就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病情复发的现象,逐渐加重恶化成顽固性网球肘,这类患者往往需要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来缓解症状。治疗手段多种多样,医生在临床上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 姜旭东,杨渝平.网球肘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12):1207-1212.

[2] 刘大为,刘国民,白浩天,等.封闭与关节镜手术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02):110-113.

[3] 侯佳.高频超声在网球肘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志,2015(05):560-561.

猜你喜欢

网球肘综述疼痛
如何预防网球肘
家务活太重,当心招来“网球肘”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SEBS改性沥青综述
NBA新赛季综述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