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游戏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研究

2018-09-17周妤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幼儿园策略

周妤琪

摘 要 游戏对培养幼儿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品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幼儿园游戏的内涵,通过对幼儿园游戏活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游戏的指导策略建议。

关键词 幼儿园 游戏指导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明确要求,通过考察我国幼儿园课程实践,发现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实施现状不容乐观,幼儿的游戏愿望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幼儿教师因其自身组织能力和对游戏认识水平的低下,导致幼儿游戏形式化、自由化、模式化现象严重。

1幼儿园游戏

游戏是儿童在某一个固定时空中,遵从一定规则,伴有偷悦情绪,自发、自愿进行的有序活动。幼儿园游戏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幼儿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中实施的,相较于幼儿自发的游戏,它具有一定的计划性、目的性、方向性。

2幼儿园游戏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游戏环境与游戏活动单一

游戏空间、材料和玩具是幼儿游戏的物质支柱,构成幼儿园游戏主要物理环境。而幼儿园游戏活动场地设计不合理,游戏材料数量少,类型单一等情况较为严重,无法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根据已有研究调查表明,不同级别的幼儿园经常开展的游戏活动类型有明显差异,如农村幼儿园规则游戏开展时间是创造性游戏开展时间的3倍之多,而城市幼儿园中创造性游戏的比例则要高于农村幼儿园比例。

2.2教师主导或放任幼儿游戏活动

部分教师为了顺利完成游戏任务,不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及现有发展水平,严格按照计划中的步骤全程控制幼儿行为、导演游戏过程,这种过多介入游戏的方式不利于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降低了幼儿自主探索、自主创造的游戏体验,这样的游戏具有游戏的“形式”却丧失了游戏的“灵魂”。而部分教师在给幼儿提供游戏材料、工具后,对后续的游戏过程放任不管,不关心游戏进展情况,不观察幼儿游戏行为表现,不帮助幼儿解决游戏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由于幼儿的游戏经验不足,游戏过程中可能偏离活动轨迹,不利于游戏目标的达成。

2.3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缺乏观察,对游戏过程不能有效指导

教师指导不利是造成幼儿游戏质量差的主要原因。部分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缺乏观察或缺乏全面深入的观察,就观察到的表面现象做出错误判断,从而提供了不恰当的指导。游戏中也经常会出现教师“繁忙”的指导场面而不给自己留一点观察时间的现象。部分教师明白适当的指导对幼儿游戏发展价值的促进作用,但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违规现象或遭遇困难时,教师却因缺乏指导技巧及方法手段而不能对幼儿进行有效的干预指导和问题解决。

3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建议

3.1创设适宜的游戏条件,丰富游戏活动类型

幼儿园应从时间、空间、材料选择上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游戲条件,如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提供适宜的游戏区域,准备开放性的游戏材料等。利用区域特色,充分挖掘现有资源,自制玩具,扩宽游戏领域,拓展游戏内容,丰富游戏活动类型。通过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建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体验过程中构建对新的人物和角色的同理心,培养幼儿自主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品质。通过手工制作、探索游戏、运动游戏等方式锻炼幼儿的肢运动技能。

3.2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同样适用于幼儿园游戏活动。游戏是幼儿自主性的活动,而不是成人强加的被动性活动,教师应树立“儿童中心”、“游戏中心”,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让幼儿自主选择游戏的主题、玩具、材料,在游戏过程中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自主决定游戏的方式、方法,减少对幼儿游戏的控制和不必要的干预,让幼儿真正体验到游戏的乐趣。

3.3掌握有效的幼儿游戏观察与指导策略

有计划的观察是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教师可设计观察表格有针对性的做观察记录,如观察幼儿是如何选择游戏材料的,在游戏过程中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遇到困难是怎样解决的,给幼儿提供的游戏材料、游戏环境布置是否恰当等。教师对观察到的信息再进行分析,为不同年龄特征、认知特点的幼儿提供不同的指导帮助。

教师是幼儿游戏的组织者、指导者,教师指导可分为两类:“显性-师者角色式指导”和“隐形-伙伴角色式”指导。教师以教育者的身份对幼儿游戏进行指导可以直接、快速地向幼儿传递游戏的基本规则和教育意图,引导幼儿正确、快速的理解、融入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的指导,要把握介入时机,避免无效介入而被幼儿冷落或负效介入阻碍游戏的正常开展。“伙伴角色式”指导是教师以平等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共享欢乐,通过与幼儿一起讨论、交流,向幼儿提供游戏支持,实现身心和谐发展;对遇到意见分歧的幼儿,教师可与幼儿一起对各种意见进行分析和比较,营造宽松、和谐的游戏氛围,促进其社交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

3.4通过培训学习提高教师游戏指导能力

围绕游戏指导中的困惑与问题开展教研与培训是提高教师游戏指导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如开展“室内游戏区域的创设、玩具材料的制作与供应、幼儿游戏纠纷的处理方法、教师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等”为主题的教研和培训,教师之间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推广好经验,借鉴好经验,用实际案例教会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游戏指导。幼儿教师自身应不断加强游戏理论学习,提升理论修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提升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评价技能,最终提高游戏指导能力。

参考文献

[1] 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 邱学清.关于幼儿园游戏指导存在问题的思考[J].早期教育,2011(12).

猜你喜欢

幼儿园策略
幼儿园里欢乐多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爱“上”幼儿园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