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良好习惯的培养
2018-09-17杨珍
杨珍
摘 要 良好的数学课堂学习习惯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习惯的现状分析,结合案例探讨了课堂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途径及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 学习习惯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存在诸多不良习惯。例如,上课期间,学生不会倾听别人发言,不爱思考,创新意识不够,师生交流较少,合作意识淡薄,课堂作业字迹潦草,粗心大意等。针对上述一些不良习惯,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做了几点思考,希望能改善这种现状,从而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进行学习。
1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一堂课中,学生听进去了多少内容,是学好数学知识的关键。倾听不仅表现在倾听老师授课,也要倾听同学的回答,只有学会认真倾听,才能够掌握课堂知识。如果课堂中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听不进去,那么这堂课设计得再好也是一堂毫无意义的课。但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往往只专注于自己的思维中,或者在讨论时,往往会忽略其他同学的发言,这种习惯是不利于他们的学习与交流的。例如,老师在让学生做简便计算练习或解决问题时,往往会请同学起来说说他是怎么做的。这时有的学生就会忽略去听其他同学的发言,老师就应提醒学生认真倾听,老师可以这样说:“请认真倾听吧,或许别人的方法是你没想到的,你将又学到一种好方法。”还可以在这个同学发言后,请其他同学对其发言进行评价,顺势表扬道:能认真倾听,又学到了一种新方法,真好!
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这一任务是至关重要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决非朝夕之功,还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训练。
2养成数学语言表达的习惯
在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中,我们越来越注重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述的能力。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感主要表现于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机会。教师应在课堂上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表达环境,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同桌交流等形式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
2.1教師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中,学到20?=中,老师教给学生的算理是:2个十乘9,得到18个十,即180,算法是:二九十八,得数写18,再在后面补一个零。在提问到类似的题目时,则要求学生用这样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形成规范,不仅让学生容易明白,对数学语言的培养也有很大的意义。
2.2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同桌或小组交流,进行数学语言的训练
如,数的组成,336里面有3个百,3个十和6个一,个位的数表示几个一,十位的数表示几个十,百位的数表示几个百……让学生同桌相互说,加深理解。再如,人教版三下“位置与方向”的教学中,笔者经常让四人小组用八个方位表示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并要求小组其他成员认真倾听,作出判断。常用的语言有:我的( )方向上有( ),或我在谁的什么方向上,通过小组间的互相交流,使学生熟练掌握八个方向,并能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班级中的学困生,也可在小组同学的带动下,正确地辨别方向,并逐步学会叙述。
2.3让学生看图说话,边做边说
如学习画角时,在老师示范后,让学生边画边说:一边对零线,顶点对圆心,0度开始数。边说方法边动手画,将动手操作、动口表达与动脑理解三者结合起来,这样会更有效地掌握画法,使数学操作过程有效地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达到深化理解数学知识的目的。
3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不能只是机械式地学习。赞科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学会思考,对学生而言,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学生接受教师授课的内容,要通过自己独立地思考,去理解总结数学知识,从而经历“有指导的再创造”的过程,这才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只有勤于动脑,乐于思考,才能有效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因此,要在平时的课堂中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首先,教师要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或者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让学生在探索问题,分享成果中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其次,要认真培养学生言之有据、言之有序的思考习惯;最后,要注意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去感悟,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进行交流,可以将思考的成果在同伴间进行交流,从而产生兴趣,形成思考的习惯。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
4.1学会师生互动交流
新课程指出,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舞台。教师不仅是引导者、组织者,同样也是合作者。通过师生互动交流,可以提高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师生互动交流的习惯在教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时应注意几点:教师与学生是互相平等的;教师要放下架子,参与到学生中去,与他们交流,倾听学生的感受,适时地充当引导者;教师要创造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
4.2学会生生交流
现在学习的四大支柱是“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在注重师生互动交流的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同学之间通过认真倾听、交流互助与快乐分享,使每个人都可以从同学那里获取不同的信息,发现不同的方法,使得每个人都可以从同学那里获取关心与信任,发现别样的真善美,进而丰富个体的情感及认识,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例如,在《秒的认识》中,其中有个教学片段: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老师请一个学生上来系红领巾,老师用秒表来计算时间,而你们在心中数数,看你们测的时间跟老师的相同吗?师:老师希望每组测完后互相交流,老师派代表起来回答。师:现在游戏开始,谁要来表演系红领巾呢?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既能进行师生互动,也能进行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不断提供机会,培养合作交流的习惯。
5习惯的养成要不断强化
教育家曼恩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不断缠绳索就会牢不可破,而良好的学习习惯经过不断地强化,学生就越不容易忘记。因此,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不断强化的过程。如,在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作业的习惯时,并不是一朝就能养成的,是经过教师平时不断强调,提醒学生,教导学生,而学生又通过不间断的练习,从而加强这一习惯的。学生在数学语言的培养中,从刚开始的懵懂到最后对语言的掌握,也要不断地强化,只有这样才能养成一定的表达能力。可见,在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中,要特别注意习惯的强化过程。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小学生只有养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才能更好地学好数学。正如查·艾霍尔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拥有良好的习惯对于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数学课堂良好习惯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铺好道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