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2018-09-17马海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培育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马海玉

摘 要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素质教育到素养教育,我国的基础教育正与时俱进、日渐进步和发展。然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却始终没有改变。新课程标准中更是明确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本文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就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核心素养 培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素质教育到素养教育,我国的基础教育正与时俱进、日渐进步和发展。然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却始终没有改变。新课程标准中更是明确了各学科的核心素养。就语文学科而言,其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小学阶段,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是落实在“听、说、读、写、思”的具体活动中的,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著紧密的联系。笔者认为,培育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应该做出如下尝试:

1榜样示范,提升能力

环境对于人有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6-12岁,从身心特点上来看,认识事物和价值判断主要是通过感性思维来进行的,同时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家长和老师的语言习惯、个人行为都是他们行为的示范。因而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要首先关注榜样示范,以促进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教材中的文化经典为载体,通过文本诵读、语言积累、情感体验等为学生提供语文学习的直接榜样,使学生在观察教师的活动中获得情感和价值的认知,并自觉转化成自己的内在认同。

其次,依托课堂教学,学生在朗读、默写、背诵这些活动中可以实现与名家名篇对话,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和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对善恶、爱恨等情感与情绪的感知能力。

再次,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从而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2拓展阅读,丰富感悟

语文素养的提升离不开长期阅读的积淀。正所谓: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在和名人对话。阅读不仅是认识汉字、学会书写的方式,更是体验作者思想,体会作者情感的重要途径。要想提升小学语文素养,必须坚持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感悟。

首先,从阅读材料来看,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资源整合和推荐。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在小学低年级,主要推荐儿童绘本、寓言和故事、简短的律诗等阅读素材,而对于高年级的同学,则主要推荐阅读篇幅较短的名著、唐诗宋词等经典内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更是宝贵的文化财富,诗词中有体现思乡爱国的内容,也有积极进取、珍惜时间的名篇,坚持阅读是丰富学生感悟、提升核心素养的必要准备。

其次,从阅读方式来看,我们可以采用集体阅读和个性阅读相结合的形式。教师以语文作业为载体,给学生布置阅读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同时提倡结合朗读、经典背诵、阅读分享等教学活动来监督和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

此外,在语文教学中,读写不分家,写读书笔记、阅读日记也是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记录阅读感悟的有效途径。同时,教师要注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多角度的阅读体验,注意阅读材料的覆盖面,只有做到了覆盖面和阅读量的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阅读品位的提升。

3创新手段,调动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培育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

首先,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在的小学生,是名副其实的网生代,他们从小就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成长,熟悉网络时代多媒体技术下声光影结合的知识呈现方式,对于教学手段和形式有着更高的要求,因而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在调动学生的热情,找准兴趣点方面下功夫。

其次,小学阶段,学生渴望长大,期待被尊重和认可,喜欢自我表达。所以培育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的参与课堂活动,分享生活体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以古诗词教学为例,简单机械的抄写和背诵常常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心理抵触,教师不妨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精心布置从业从而调动学生兴趣。以五年级上中《梅花魂》这一课为例,就可以布置收集材料的作业,让学生收集写梅和思乡的诗句,课堂上设计朗读和展示的活动,以学生参与为载体培养收集和甄选信息的能力,以活动体验为载体提升学生的学识和人文修养,积累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4习惯养成,注重引导

良好的习惯对于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显著的推动的作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与要关注习惯养成,注重引导。

首先,核心素养的培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同时正确认识到良好的习惯对于核心素养的积极意义。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体现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的,细腻的情感、灵动的文字都是学生内心世界的表达;情绪、说话方式、处世之道都是其素养的外在表现。

其次,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教师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关注学生的以下习惯:一是读写习惯,阅读是学生了解世界的一扇窗,阅读中体验和获得的内容会在学生的行为中表现出来,阅读中获得积极向上、坚强乐观的正能量,学生就会在生活中表现出阳光和温暖;反之,就会阴郁和消极。书写习惯中姿势正确,文字方正也会帮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在未来成为一个讲规则讲原则的人。简单来说,习惯虽小,确实素养的外化,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习惯养成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李作芳.浅谈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时间,2017(14).

[2] 胡晓燕.聚焦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课堂实践[J].语文知识,2016(20).

猜你喜欢

培育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