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初中生师生交往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2018-09-17刘千千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0期
关键词:障碍对策

刘千千

摘 要 师生关系中,教师的职业陪伴和情感浸润,使其具有了不同于伙伴关系和亲子关系的独特作用,成为教育中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而受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的突变,在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本文简要地概况了初中生师生交往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就初中生师生交往心理障碍的成因进行有效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解决初中生师生交往心理障碍初步探讨。将为我国初中生师生交往心理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师生交往 障碍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学段作为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学生在“教”与“学”的学习架构中,所应获得的不仅仅只是知识,而更多的获得的是使其自身发展的健全人格和道德基础。不可忽视的是,以平等、友爱、愉悦等为标签的良好师生交往过程,对学生在过程性成长中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学习态度等均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学生社交网络中,教师的职业陪伴和情感浸润,使其具有了不同于伙伴关系和亲子关系的独特作用,师生关系成为教育中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对初中生师生交往心理障碍的有效研究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初中生师生交往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

初中学生对教师行为的心理需求是围绕着自身成长过程中的能力获得感、认同感而展开的,是学生主动建设安全而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在这一认知情感的架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对教师的强烈心理依恋。而受其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和生理的突变,在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出现一定的心理障碍,其不良心理行为主要表现在:

1.1害羞心理

进入青春期后,初中学子开始更为关注自身内在心理变迁和外在的行为后果,其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往往因无法定义自身行为影响,而有意回避敏感问题和约束自己的言行,而导致教师无法获得其学习诉求和情感要求。

1.2恐惧心理

教师在孩子成长中伴有严师和慈父的双重角色,其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心理定位上的偏差。尤其在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中,往往会出现因和教师谈话而出现的口吃、逻辑混乱、表达不清等现象。而不成功的交往前例,使其在今后的师生交往中产生恐惧和规避心理。

1.3逆反心理

教育的过程中行为惩戒是教师不可回避的常用手段,而往往过于单一化、盲目化的制度化运行,而未对学生行为成因和惩戒结果的有效心理沟通和辅导,将导致学生对教师评价的不认同,甚至表现出对教师行为的全面抵制、批判和反抗。

1.4封闭心理

初中生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生活空间和情感空间的认知,其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因情感交互的失败而出现将自身情感隐匿的心理行为。对教师进入自己私密心理空间疏导行为,表现出抵触和不信任。

2初中生师生交往心理障碍的成分析因

2.1学生层面

在现行的评价体制和升学压力下,学生行为良好的标签往往与成绩优良的标签所等同。在这一模式下,导致部分学生在自身的学习过程中,缺乏应有的心理干预,而出现因成绩不理想或违纪而抵触和躲避教师;对教师在班级管理、行为规范、优秀生评比中的制度建设和维护方式的片面认知或部分否定,而导致其自身行为游离在班级主旋律之外,脱离师生心理交往的心理交流基础;部分学生因教师因年龄、语言风格、个人习惯等原因,对教师心存芥蒂,导致对其教学行为的逆反和对抗。

2.2教师方面

受限于教师自身的职业定位和考评压力,严苛的课堂要求和严肃的学习氛围,成为教师组织学科活动中的常见方式,在机械化和标准化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批评多、表扬少,导致学生敬而远之;部分教师未能够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需求出发,对学生课堂违纪、化妆、早恋等行为,处理方式过于独断和简单,导致学生的愿望和情感受到挫败;教师的知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前提,学生不仅仅是一个被动的知识和情感的接受者,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综合素养的有力的评判者。能力不足、水平不高则会导致在学生面前缺乏应有的吸引力。

3初中生师生交往心理障碍的应对策略

3.1改善课堂师生关系

课堂是良好师生关系建设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师生关系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注重课堂师生地位和教师角色合理的转换。有效提升自我知识和人格修养、革新教学应用手段,成为学生的知识引领者和情感的浸润者,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同时,要将学习生活的平台还给学生,从一个约束管理者向心灵陪护者的有效转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平等、和谐、互助的师生关系建设。

3.2消除师生之间距离

不可避免地出现,随着教师职业年龄的不断增长,其与学生在年龄、兴趣、情感上的差异越发的显现。其良好心理年龄维持水平,是提升师生交互程度的有效手段。用对学生和职业的爱心和童心,增强初中学生的向师性。

综上所述,有效地消除师生交往的心理障碍,是一个复杂而又微妙的过程,是在学生和教师两个层面的有效行为约束和情感交流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改善课堂关系、消除师生距离等基于学生心理特點和行为特点的策略探索,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师生交往中的心理障碍发生几率,促成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林巧明,石向实.青春期师生关系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健康研究,2010(04):272-274+279.

[2] 李瑾,徐燕,袁大伟等.初中学生心理健康与应对效能的关系[J].中国健康教育,2014(04):310-312.

[3] 陈兆香.师生关系与初中生心理健康关系的探讨[J].考试与评价,2015(02):68.

[4] 李叶.师生关系与初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J].教育科学:引文版, 2016(05):00268-00268.

猜你喜欢

障碍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