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在少儿校外声乐教学中教师发挥的作用

2018-09-17吕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少儿声乐教学教师

吕莹

摘 要 校外声乐教学是培养少儿声乐知识,提高其歌唱技巧与音乐素养的重要方式。一些家长急于求成的态度为孩子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而教师必须担负起改变家长观念,科学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职责。本文对校外声乐教学的目的进行分析,指出教师在声乐教学活动中的作用,并对发挥教师作用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人员带来帮助。

关键词 少儿 声乐教学 校外 教师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音乐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需求。可以说,喜爱唱歌是所有孩子的共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强对少儿兴趣爱好的培养,声乐便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兴趣兴趣教学。声乐教学是一项由教师与少儿共同参与以培养发声技巧与音乐素养的目的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1校外声乐教学的目的分析

校外声乐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发声技巧与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的教学活动。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歌唱技巧训练帮助孩子掌握歌唱方法,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与理解能力。一般来说,歌唱效果是由孩子本身条件、歌唱技巧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少儿正处于身体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声带还未彻底成形,在没有科学训练方法的情况下极有可能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校外声乐教师必须积极改变家长的思想观念,并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少儿开展技能学习,培养少儿对音乐的兴趣。

2教师在教学活动的作用分析

声乐是一门兼具理论性与技术性艺术。教师在其中担负着“传道受业解惑”的重要职责,是声乐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体来说,教师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第一,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少儿好奇心重、自制能力较差,活泼好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依靠教师的引导才能使课堂教学顺利完成。第二,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传授知识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也是最重要的职责。第三,教师是少儿走上音乐道路的领路人。作为启蒙老师,教师在教会学生音乐技巧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音乐兴趣与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创造最有利的条件。

3发挥教师重要作用的具体方式

3.1提高声乐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阶段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喜欢唱歌,且声音特别动听便以为孩子具有较高的音乐天赋。殊不知,这只是孩子无意识的模仿行为,只能说明孩子具有学生音乐的潜力。从而不断加强对孩子发声技巧的培养。一些孩子甚至是在父母强迫下进行声乐学习。家长的这些做好非但不利于学生声乐能力的提高,甚至还有可能对孩子的喉咙与声带造成不利影响。少儿在这一年龄阶段声带尚未发育完全,胸腔较小。教师完全没有必要在这一阶段对孩子进行专业发声技巧训练与气息训练。与此同时,孩子的理解能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也决定了不适合开展理论教学。孩子正处于好奇心重,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的时期,如果加以恰当的引导,完全可以让孩子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少儿课外声乐教学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也是孩子在音乐道路上一直走下去的根本动力。对此,教师需要不断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在帮助孩子认识音符时可以结合其具体的形状进行比喻,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再比如通过歌曲模仿让孩子们逐渐认识到音乐的魅力。与此同时,学生乐感的培养也是少儿声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播放大量的优秀音乐以增强学生的乐感。在经过一年的乐感培养,年龄也达到七岁后便可以逐步添加技巧训练。这时的学生对音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其身体发展也已经可以支持一定的技巧训练。这时开展技能训练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3.2融合新旧声乐教材

与校内教学不同,校外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教材,这就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然而,现阶段校外声乐教学大多以年代较远的经典歌曲为主,缺乏时代性。为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积极引入新教材、新设备。例如,将社会上流行的优秀歌曲引导到教学活动中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为了实现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高,必须重视对经典歌曲的使用。此外,声乐教学必须结合学生的兴趣积极引入一些现代化教学设备与教学方法。例如多媒体设备的应用以及情景教学法的利用。

3.3循序渐进提高教学难度

孩子在正式开展技巧学习时,势必会出现发音不准以及节奏掌握不好等问题,这是一种普遍现象。造成这种原因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一阶段的学生节奏感并不太强,其发声系统尚不能完全适应音域较广的歌曲。然而,对学生发展而言,音准与节奏是最重要的两方面。这就要求教学活动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与音准为主。

对此声乐教学活动必须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学难度与训练难度。先从简单的音准训练开始,待学生完全掌握后再进行下一步教学,逐步提高难度,直至学生掌握全部的音准。这一学习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开展科学训练,也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新鲜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此外,声乐教学还注重加强学生的视唱练耳训练,从而解决学生的节奏感问题。

3.4引导家长与学生正确开展模仿练习

少儿的身体特点决定了其歌声较为美妙,再加上较强的模仿能力往往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现阶段的很多家长为了孩子有一个更好的的发展,要求孩子进行大量的模仿訓练。然而,这一阶段孩子的喉头与声带发育尚不完全,过渡的模仿训练会对会对孩子的发声系统造成巨大影响。例如,模仿美声唱法会产生压喉,继而使孩子失去童声的音色。又比如模仿民族民族唱法会对喉头造成挤压,不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发生习惯。这一阶段的模仿练习应该利用带有头腔共鸣的假声来进行模仿训练。不仅可以保护孩子的嗓音,还可以训练孩子较好的语感,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尤为重要。

4结语

校外声乐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与发声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在孩子未来的音乐道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的校外声乐训练应该也必须注重对少儿兴趣、语感的培养,为孩子将来走上音乐之路提供兴趣基础。此外,校外声乐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体特点与心理特点逐步开展教学活动,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 吴瑞英.浅议校外少儿声乐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5(02):158-158.

[2] 段海宇.浅谈少儿声乐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教育:文摘版, 2016(10):00061-00061.

[3] 朱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校外少儿声乐教学初探[J].参花(上), 2016(09).

猜你喜欢

少儿声乐教学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美术教育中少儿绘画情感激发的探索与实践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