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中国民族民俗》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8-09-17陈振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4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

陈振光

摘 要 本文对中职《中国民族民俗》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就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中国民族民俗》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取得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总结。

关键词 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 中国民族民俗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民族民俗是导游服务与旅行社服务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中国民族民俗》是中职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导游资格考试的重要考试内容。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振兴乡村经济,建设美丽乡村,中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民俗是最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之一,民俗旅游资源是各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旅游资源。学好民族民俗知识,发展民俗旅游是推进全域旅游,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抓手。但是,在《中国民族民俗》的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学习缺乏主动性,绝大部分学生都说中国民族民俗課程很无聊。究其原因,主要有:教师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国民族民俗教材内容很多与其他课程内容相重合、教材内容过于枯燥、学生普遍对中国民族民俗知识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成为教师的当务之急。近年来,笔者在中职《中国民族民俗》课堂教学中尝试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受到学生欢迎。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任务活动为核心,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回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收集相应的学习资源,以自主探究或合作学习方式进行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而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础是建构主义理论,在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时要避免语言的枯燥乏味,可以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进行情景创设,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带着任务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就以《中国民族民俗》课程中《白族》一课的课堂教学为例,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1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模拟、仿真的工作情境中

随着教育的改革,情境创设法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现已成为中职学校《中国民族民俗》课程中的主要教学手段,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时,不仅要使情境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还要确保情境的真实性,尽量为学生创造真实的任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我校中国民族民俗课堂教学为例,《中国民族民俗》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导游业务》、《旅行社业务》、《模拟导游》等课程,已经具备一定的导游职业能力,能够上网查找旅游相关资料、编写导游词和进行简单的导游讲解介绍。为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每位学生都是某旅行社导游,正在带团到云南大理旅游,主要任务是参观体验白族民俗,要求学生分别讲解介绍白族的概况、居住、饮食、服饰、婚姻、传统节庆及宗教信仰和禁忌等方面的民俗,要求学生必须提前查找白族的相关资料,编写导游词,熟背导游词,让学生置身于模拟、仿真的工作情境中。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2.2整合教材,确定任务

教师在采用情境创设法进行教学时,首先要熟悉掌握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依据学生的学习目标选择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真实案例或任务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这就是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教师在设计任务时,也要结合班级学生现有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以挖掘学生的潜力来构建知识体系,任务的难度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能力水平,这样班级的大部分学生就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完成学习。因此,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确定适合学生的任务。

在《白族》一课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将教材内容整合为七个部分,包括白族概况、居住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婚姻习俗、传统节庆及宗教信仰和禁忌。然后把七部分内容设计为七个任务,任务一:讲解介绍白族概况,可设计3个问题,问题1:白族现有多少人口,白族人口主要聚居在哪些地区?问题2:白族在文化艺术方面独树一帜,代表性的文化艺术有哪些?问题3:白族主要从事什么业生产,驰名中外的特产有哪些?这部分由第一组负责完成;任务二:讲解介绍居住习俗,可设计2个问题,问题1:白族传统民居有哪几种类型,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哪一种? 问题2:白族传统民居的显著特色是什么?这部分由第二组负责完成;任务三:讲解介绍饮食习俗,可设计2个问题,问题1:白族的代表性菜肴和小吃有哪些?问题2:白族的三道茶有什么特点,三道茶的寓意是什么?这部分由第三组负责完成;任务四:讲解介绍服饰习俗,可设计3个问题,问题1:白族的服饰有什么特色?问题2:白族姑娘的头饰有什么含义?问题3:白族男子的服饰为什么称为“三滴水”?这部分由第四组负责完成;任务五:讲解介绍婚姻习俗,可设计2个问题,问题1:白族男女订婚时,男方的聘礼有什么特点?问题2:白族的传统婚礼有什么特色?这部分由第五组负责;任务六:讲解介绍传统节庆,可设计2个问题,问题1:白族最具代表性的节庆活动有哪些?问题2: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有哪些传说,节日的主要活动有哪些?这部分由第六组负责;任务七:讲解介绍宗教信仰和禁忌,可设计2个问题,问题1:白族主要信仰哪些宗教,白族宗教信仰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问题2:白族的待客禁忌、节日禁忌和婚丧禁忌主要有哪些?这部分由第七组负责。在课堂教学前,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学习的要求,将全班分为七个小组,3—4人为一组,每组选出一人担任组长,负责组织和安排学习任务,各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查找相关资料、编写导游词,教师应该提前几天确定任务,并把任务分配给各小组。任务分配可以由各小组自由选择,教师负责协调。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挥长处、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2.3自主学习,协作学习 ,探索创新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就是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指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一阶段,教师是舵手,学生是水手,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分工协作、探索创新。确定任务以后,教师不要将解决问题的方法直接告诉同学,应该让学生针对该问题对相关的资料进行搜索,但是在资料搜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指导。教师要及时了解各小组成员的任务分工情况,引导学生搜集整理与任务有关的文字、图片、短视频等资料,要求各小组编写讲解词,制作讲解PPT,每组选派一位同学到讲台上分别讲解白族概况、居住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婚姻习俗、传统节庆及宗教信仰和禁忌等,教师可以适当给予学生技术指导和协助。

2.4效果评价,教师总结

任务完成以后,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促进以后的学习,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效果评价由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等四方面组成。效果评价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对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发言情况、写作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其次,效果评价应该对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所创作的作品、知识应用情况、作品的创意进行评价。

3结语

任务驱动法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具有较大的差异,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任务驱动法教学则是以解决任务为主的自主互动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创新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在中职《中国民族民俗》的课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姜若愚,鞠海虹.中国民族民俗(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劳翠婵.任务驱动法在中职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教育职教,2018(05).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军械士官大专“机械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实施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