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深度学习

2018-09-17戴濛濛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学习资源深度学习人工智能

戴濛濛

摘 要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作为新一代的学习者,拥有着更多更先进的学习方法,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对知识做到深度加工、深度理解以及深度掌握。然而,大部分学习者面对新的学习手段与爆炸式的信息冲击,却仍停留在机械学习的层次,没有运用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学习技术进行深度学习。本文旨在通过对人工智能视域下的深度学习进行研究,进而探索促进学习者深度学习的策略。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学习资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1何为深度学习

1.1深度学习概述

深度学习首次出现在美国学者Ference Marton和Roger Saljo联名发表的《学习的本质区别:结果和过程》中,也被译为深层学习。虽然学者们对深度学习有不同的理解,但在整合多方观点后,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深度学习:一种与被动记忆和全盘接受知识的浅层学习形成对比的概念。它的实质是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意义的建构过程,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总之,深度学习是一种学生积极的、探究性的学习,这就需要学生进行深度的信息加工、主动建构知识、知识转化与迁移应用及解决实际问题。

1.2深度学习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以“深度学习”为检索主题词、限定期刊来源为 CSSCI期刊来源、检索时段为2007—2017年进行文献检索,得到文献共有238篇。以这238篇文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近十年来深度学习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分析得出我国深度学习领域近年来的热点词汇有网络课程、SPOC、MOOC、翻转课堂等。关于深度学习研究的关键词数量在迅速增长,这说明我国深度学习领域的研究范围越来越广泛和深入。SPOC、翻转课堂、MOOC、混合式学习、数字化学习、个性化学习、e-learning环境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较高,这些都是深度学习发展的热点。未来深度学习的发展会逐渐与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融合。尤其是如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必将为学习者进行深度学习,进而实现全面发展提供支持。

2深度学习的紧迫性

以前人们对教学活动是这样认为的:“教学既传递”,这一观点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有着扎实的影响力。伴随人工智能的到来,若还是以“传递”为导向,以记忆为手段的表层学习,不仅苍白无力,甚至有害。深度学习的理念应运而生,为发展深度学习,传统教学需要以下改进。

2.1学习内容面临改造和升级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知识点的方法导致学生无法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知识记忆是人工智能时代下机器的常态和基础的能力。因此,当前的学习内容不能以知识记忆为主,而应更加注重知行合一,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實际生活当中,以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

2.2教师角色和教学能力面临冲击

由于学习内容的改造和升级,学生的主要任务不再是知识的记忆,而是在实践中培养道德和情感,记忆类知识和简单重复性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教师的教学能力面临改革。未来,教师应具备很强的交流沟通能力,拥有学习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2.3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面临挑战

在传统教育中,学生学习主要在课堂中完成,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由教师提供。当人工智能技术介入教育后,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面临挑战,学习重点不是知识记忆,而是强调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每个学生都能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也能根据自身需求和兴趣选择学习内容。简单重复的任务交由人工智能助手完成,学习者的任务是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

3人工智能助力深度学习

信息时代迫使教学必须从朴素的“教学即传递”的观念中脱离,深度学习的概念因此产生,而人工智能无疑会对深度学习产生良好的辅助价值。

3.1有效利用多元化工具

越发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引起更多的产品应用到教育领域,并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得力助手。其产品主要有教育机器人、智能导师系统、虚拟仿真教学系统等。这些产品有些能为学习者提供一对一的自动化辅导和答疑,并帮助教师开展协作学习。有些能为学习者提供了立体的可视化资源,营造了沉浸式学习环境。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产品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智能助手和老师的教学帮手,也是学习者进行深度学习的有力支持者。

3.2探索多样教育教学形式

全面开展深度学习,就是要让各类成员都能了解人类的认知规律与方法,在所参与的社会生活、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中利用掌握的人工智能技术为人类服务。故全面的思维养成才是深度学习所强调的,而非单一的编程式学习或者是机器人教育活动。因此,在设计深度学习的教学活动时,应根据目的制定有针对性的智能活动。

3.3加强课程与教学顶层设计

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过去,课程设置只是一味地强调单一学科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应高度重视信息时代智能教育人才培养应有的内容体系与核心价值,加强课程与教学顶层设计,将深度学习纳入更大的教育体系,与相关课程相衔接。人工智能时代的深度学习,必需将计算机科学与数学、工程、科学等多学科进行整合。

4结论

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日益成熟,其在促进深度学习方面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利用高新技术,打造深度学习理念,推动学习方式改革和教育模式创新,最终让深度学习成为学习者的一种学习理念,实现全民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晓君.基于MOOC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探索[J].福建电脑,2017(02):66-77.

[2] 李玉斌.论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发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19):98-101.

[3] 尹涛.“互联网+”时代:碎片化学习的局限性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06):64-65.

猜你喜欢

学习资源深度学习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基于新技术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中等职业教育中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