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立德树人”为本,培育德爰礼智高职人才

2018-09-17周璐璐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2期
关键词:高职教育立德树人改革

周璐璐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也成为下阶段教育事业发展的一大着力点。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基础型人才的培育基地,我们必须重视高职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立德树人”作为高职教育的基本任务,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培育德爰礼智高职人才。

关键词 立德树人 高职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十九大召开以后,我校为全面贯彻十九大精神,精准改革高职教育,确立以立德树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积极推动高职教育优良发展。我校同时为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学生的就业率,除却必备的职业技能以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徳爰理智的高职人才培育。

1立德树人推行的必要性

(1)立德树人是国家高职教育的基本任务。立德树人,坚持德育教育,以德为先,这是历来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也是现代高职教育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德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素养,学校培育人才不仅仅是学业好,更重要是有健康的心里素养,而不是培养出高分低能的人才,德育与专业素养共同发展,才能培养出德爰礼智高职人才。

(2)立德树人是人生发展的指明灯。高职教育不仅只是教授学生专业技能,更多的是教会学生如何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人生进步和奉献社会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注重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强调共同发展,团结与奉献精神。核心素养强调了跨学科,更重视综合素养,特别突出了在品德上的要求,更能彰显立德树人和支撑终身发展。用核心素养来统领指导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改变从前重视成绩,忽视德育和价值观的情感教育,使得学生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3)立德树人是适应社会的立足之本。如何更好的立足社会,先做人还是先做事,直接关系到社会对教育的评价,身为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在刚刚迈入社会的时候从事的多为基层工作,如何摆正心态,踏实工作,此时就体现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小赢靠智,大赢靠德,“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然而,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这条真理。全国道德模范不是每一位都是高学历人才,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拥有着高尚的情操和坚韧的精神,而拥有这些品德与德育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2“立德树人”在当前高职院校推行的困境

(1)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也呈现一种快速化,对人才的考核也多以考试为主,面试为辅。如此的人才需求,为提高就业机会,大学生仍然是以应试为主,忽视自身德育的发展。并且在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价值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及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取向等一系列因素必然会对大学生的传统道德观念、行为规范产生深刻的影响:其中不乏有一些大学生出现了缺乏社会责任,贪图享乐,理想信念感缺失,自私自利等问题, 使学校的德育教育难度加大, 教育的效果在削弱, 已开始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

(2)高职教育自身德育教育的忽视。当前对于高职教育优劣的评判标准多以就业率为高低为主,导致高职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技能化、专业化培训。而随着近年来高职院校的不断过大招生,不断增大的就业压力,更加促使了高职教育偏向职业化培训,忽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同时,部分高职院校也开始采用“2+1”的人才培养模式,两年学校的课程教育,一年的顶岗实习,增加了学生的实习时间,势必要压缩学生在校的课程安排,在专业课不能减少的情况下,缩减走的多为德育课程,这也是造成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没有了德育的教育,何以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教师本身工作重点问题。多数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多以科研为主,而轻视教书育人。古有言:师者也, 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教师除了传到授业解惑,也要注重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而当前多以科研为主的高校考核标准,也影响了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得高职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成为了空口号。教师本身的师德教育在高校教师培养中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一些师德教育讨论研究会,也是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落实,这也从客观上使得教师的立德树人效能弱化。

(4)学生自身的认识偏差。学生从小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自身对于德育教育不够重视,认为只要文化课成绩好就足以立足社会,殊不知社会要求的是德爰礼智的人才。德育课程不是副课,也不是可有可无的课,它在学生形成价值观、道德观的成长阶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先有立德才能树人,“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德行決定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忽视这一方面的教育,容易出现高分低能、眼高手低等的学生,反倒不利于他们适应社会、立足社会。

3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对策

(1)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在当前高就业的压力下,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尤其是高职教育,更应与社会想企业相结合,培养企业所需高技能专业化人才,而不是毫无方向模仿本科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高职教育应以实践为主。有效的校企合作,从学校直接选取人才,并在选拔之处就提倡全面发展,技能与素养并重,让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注重德育教育。在大环境的影响下,专业技能与德育教育并重,才能更好的推行德育教育。

(2)课堂教育理论育人,建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品质。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除了对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以外,还要使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敢于直面新问题、新挑战,要切实改进并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 使我们的理论教育能反映社会的现实与学生的实际, 对学生产生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被学生赞同认可并且接受,才能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

(3)深化师德建设,完善并落实教师师德考核评价机制体制,努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继续优化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在现有教师队伍中,积极开展师德教育学习活动,适时进行师德考核,开展师德演讲比赛等鼓励教师重视师德学习。积极引进高学历、多经验、高水平的教师人才,强化双师人才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素养,培养一批高素质教师人才。积极聘请教育界优秀教师开展讲座和实地指导,保证教育方面的权威性。这样,保证源头活水长流,博采百家之长,同育圆梦之才。

(4)提升学生德育认识,“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除却教师的指导以外就需要学生的自我学习,读书成为提升的一条必经之路。一日无书,百事荒废。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读好书,在书中提升学生的德育认知,开展读书活动,如图书馆开展累计借书量评比等鼓励学生积极读书,增加阅读量。另外,学院也应积极增加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陶冶学生的心理情操,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学生的健康积极的精神面貌。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高职教育要培养出德爰礼智的高职人才,仍然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不断的实践和经验积累。新时代新变化新要求新挑战,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立德树人不断汲取源头活水,与时俱进,实现现代化高水平的高职教育,从而完成党的十九大赋予我们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陈勇,陈蕾,陈昊.立德树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4).

[2] 李岩.高校“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与实现路径[J].湖北函授大学学 报,2014(04).

猜你喜欢

高职教育立德树人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