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篇分析视野下英美文学作品文体特点解读

2018-09-17赵红新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0期
关键词:语篇分析英美文学文学作品

赵红新

摘 要:当下英美文学作品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从英美文学作品语言学的角度进一步的剖析解读,获得更深层次的探究。本文通过对语篇分析法的原理、分析的内容、实例解析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学作品;语篇分析;英美文学;诗歌小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0--01

一、语篇分析的原理解读

我们所谓的语篇其实就是实际应用的语言单位,是交流过程中的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所构成的语言整体。从功能上来看,它属于一种交际的行为,语句组成语篇,其中的各个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完美衔接的,在语意上是连贯的。语篇分析的内容主要对语篇的结构分析、语境分析、和对语篇的衔接和连贯的分析,所以,语篇分析不单单只是对语篇的思想分析,我们要从整体入手,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并且能够体会作者在文章中对语句的利用和衔接,欣赏作者的写作手法感受其意境,通过这些来对英美文学作品的小说或者诗歌进行鉴赏。

二、语篇分析的主要内容

语篇分析中常见的衔接手段包括语法手段(映照、替代、省略等)和词汇手段(复现关系、同现关系等)。连贯(connection)指的是语篇中对语义的关联,即通过逻辑推理关系,使语篇更加有联系性,它创建了无形的网络,使事件随着逻辑关系而发展,也被称为意连或者连贯性,连贯存在于语篇的底层。在语篇中,句子的排列顺序会影响到语义的连贯性,而违反了逻辑性的句子就会影响到语篇的连贯性。语义连贯是十分复杂的,有时候语篇的连贯性跟说话的前提和谈话双方的共有知识有关系。在现代小说中,有些小说种的句子排列顺序就不符合逻辑关系,这主要是为了表达人物的潜意识活动,表现心理结构。而诗篇的连贯性要依靠人的联想和想象。

1、对英美语篇结构的浅析

语篇是根据思维逻辑进行组织编写的,其结构是由内容决定的。语篇的内容可以有着千变万化,但是结构却是有一定的限制。通常,语篇的结构可以分为说明结构、描写结构、叙事结构以及议论结构四种。另外,从思维角度上讲,语篇中通常会出现类比、举例、推理、列举、解说、比较及对照等。例如,对描写结构的语篇进行分析,通常是将感觉细节进行展开,借助人们对五官的感受和印象进行描述[1]。在进行写作的时候,由于这种类型的细节有很多,所以需要对突出细节进行选择然后进行突出描写,以达到主要表现某方面描写的目的。

2、对英美语篇语境的浅析

语言是依靠着交际活动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存在的。而语境指的是语言活动中所处的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所以说语言总是离不开语境的,同样的一句话会由于语境的不同而表达的意思也大不一样。同时,语言和语境也是相辅相成的。语言学家对语言环境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语言预警,就是指以语篇自身内容为中心所构成的语言环境;二是情景语境,一般情况下指的是在语篇发生的情况下,与之相关的时间、地点、时间的语言环境;三是文化环境,即是作者在创作时的社会背景的环境。

3、对英美语篇衔接和连贯的浅析

语言一般情况下都不会以毫无章法的形式出现在语篇中,人们以连续的形式出现在文章中以进行消息的传递。所以,语篇都具有衔接和连贯性的特点,人们通过对联系的句子利用衔接手段进行结合,从而实现交际的目的。而衔接手段又分为省略、照应、替代、词汇衔接以及连接词五点。

连贯是指语篇中语义的联系,连贯主要表现在底层,以逻辑思维推理进行链接,通过分析作者对篇章连贯的处理,从而对语篇的整体中心思想进行更加深入的挖掘。

三、实例解读

在数不清的英美文学作品中,有着各种各样被人们传颂的诗歌和小说,对后人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它可以成为后人的精神食粮,不断的鼓舞着人们和给人们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在英美文学中,诗歌一直都是主要的文学载体,英美的诗歌著名的作者有拜伦、莎士比亚、雪莱、里昂·耐特等。与此同时英美的小说发展历史也是极为久远的,美国著名的小说作家威廉·西德尼·波特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是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马克·吐温是美国的著名的小说家,其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还有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等这些都是对后人影响比较著名的小说家和诗人[2]。

D.H.劳伦斯的诗《爱情诗与其他》和艾捷尔·丽莲·伏尼契的小说《牛虻》作为分析的例子,多数人都应该读过这两部作品,那么我们不难看出,在诗歌中运用衔接的手段要远远高于小说中,短诗更深得人心,再短的诗也都是有主体的。小说与诗歌相比则有很大的不同,作者会采用叙述的方法把心中的想法或者寄托运用在主人公的身上,这样不仅仅是句子要有一定的完整性,在整篇的构思上也要有吸引读者的魅力所在,所以,长篇小说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而衔接手段在小说中的使用要少于诗歌中的使用,另外,小说中没有省略的说法,而在诗歌中,作者为了让诗歌的精华更加的浓缩,多数会采用省略的手法来写,它制造的只是一種意境、氛围,对于语句的使用能省尽量的省去,而这种省略的部分又能最大程度的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使读者想更深层次的探索内涵。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运用衔接手段的情况进行分析,英美诗歌和小说两种文学类型截然不同的特点也变得清晰起来。我们对文章的结构、文章的连贯性和衔接、文章的语境能够更好的了解,从而使读者能借助语篇分析更加透彻的理解和欣赏作品。

参考文献:

[1]陈灵芝.语篇分析视野下英美文学作品文体特点解读——以诗歌和小说为例[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03):51-52.

[2]王英.语篇分析视野下英美文学作品文体特点解读——以诗歌和小说为例[J].戏剧之家,2014(07):343.

猜你喜欢

语篇分析英美文学文学作品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论广告语篇的体裁互文性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效率影响因素及对策探究
中美领导人演讲语篇对比分析
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模式探析
英美文学作品译介的小众化和多元化的出版思考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