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8-09-17张永建

考试周刊 2018年81期
关键词:困境分析对策研究作文教学

张永建

摘要:语文作文作为学生汲取知识,提高学生知识文化素养以及培养其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它在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基于此,首先就从‘写作积极性、写作习惯以及教学模式这三个角度分析了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困境,然后又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对策研究

语文作文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其抽象性和探究性都很强,在实际的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它不仅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及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也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所以,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的。但是,由于初中生的学习任务比较繁重,加之“中考”的压力,也导致了很多初中生在语文作文的学习中出现了许多实质性问题。下面,文章就以“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困境分析”为出发点来谈一谈自己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所进行的一些教学尝试。

一、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困境分析

(一) 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高

首先,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没有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作文教学,对学生的写作引导不到位,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效的作文练习等问题突出,导致学生在上了作文课之后,写作水平依然没有得到提升,久而久之也就消磨掉了学生大部分的耐心和兴趣。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学生写作是为了应付老师,应付考试。他们表示不喜欢动笔写太多的字,并且在写作时没有思路,没有素材,没有写作信心,所以,对于需要知识输出的写作他们也并不感兴趣。

(二) 学生缺乏良好的写作习惯

学生写作速度慢有一个主要的原因,那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就写作习惯而言,每个人的写作习惯都不相同,有的学生在写作时喜欢边看写作攻略边写,有的同学则喜欢直接生搬硬套,这样虽然也能写出一篇作文来,但根本达不到训练写作能力的效果,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作文写作从来都不是独立的,中国有句古话说“读书有三到:眼到,心到,口到。”所以,语文写作也一样,它不光是用脑思考,还要用心感受。

(三) 教学模式和方法过于单一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从对词句的学习,再到素材知识的输出与应用,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但是,我国大部分语文教师,却依旧采取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塞一些生硬、晦涩的知识和素材,不管学生们是否能消化,只顾着追赶课程进度。这样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其次,大部分教师还缺乏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精神的,写作课堂上一直以自己的教学任务为中心,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完全失去了主动写作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二、 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 巧设作文题目,激发写作兴趣

在学生的印象中,一提到作文写作,就是长篇大论的内容,使很多同学都逐渐地抵触写作课,也提不起写作的兴趣。那么,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就可以以作文题目为切入点,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兴趣爱好设计一些能够激发他们写作兴趣的作文题目。比如一些饱含情趣和奇思妙想的题目:“我的童年趣事、令我最感动的事情、星空的秘密以及我的梦想”等,这些题目充分体现了中学生对熟悉事物有兴趣、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的思想特征,能够极大的散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二) 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拓展写作思路

初中生由于社会经历少,生活经验匮乏,所以他们在写作时,时常觉得没有什么可写,也不知从何写起。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句话叫做:“文学来源于生活”,那写作作为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更离不开生活这个源泉了。例如:在写作《我最敬佩的人》时,老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庭的支柱——父亲,观察父亲对家庭的付出以及为家庭所做的种种事情,或者鼓励学生去观察其他人有哪些令人敬佩之处,并将他们生活中的点滴事情和语文知识相结合,最后写成一篇完整的作文。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是源源不断的,但是需要学生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并用心去观察和感受生活,以此来开阔自己的视野,发现更多的写作素材,拓展更宽广的写作思路,进而发现生活中的乐趣,这样从日常生活中所汲取的写作素材才能灵活地运用于作文写作当中。事实证明,学生掌握了充分的写作素材后,对写作的兴趣也相应地提升了很多。所以,老师平时就要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春风秋雨、名胜古迹等,促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

(三) 与实践教育相结合,体验真情实感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只是课本和老师。学生从课本和老师那里学得的知识都是间接知识。其实,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直接知识,这样的知识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益处。学生语文作文中的情感抒发也是一样,将自己在实践体验中得来的情感体会,运用于写作之中,会使作文更加的真实和具有感染力。例如:在进行“革命纪念博物馆之我见”的作文写作课程时,教师可以带学生走出封闭沉闷的教室,来到地区的纪念博物馆,引导学生观察博物馆中呈现的物品,看是否能够发现自己有感触的事物,有的学生会发现一些记录战争的报纸或者记录英雄人物的“名人墙”,对于爱好和平的学生们来说,他们天生就有一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热血,这时老师要充当学生们的讲解员,给学生讲讲革命中的英雄人物,这样真情实感才能逐渐地深入到学生内心,才能让他们对革命英雄更加地崇拜和尊重。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以及学生的亲身体验,能够加深学生对情感的体会,能够促使学生对写作中的情感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并能够为作文写作的内容注入血液和情感,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

三、 结语

笔者认为,如果初中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能充分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巧用文中策略进行有效解决,那么,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一定会大有提高,作文教学的课堂效益也一定会大有提升。所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章娟娟.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时代教育,2015(20):215.

[2]李华芳.合理运用合作学习,有效促进作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10):95.

作者简介:張永建,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紫华中学。

猜你喜欢

困境分析对策研究作文教学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分析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农村电网的改革发展及困境
社会整合理论视域下中国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与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