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路径开拓
2018-09-17唐田田于金翠孔德斌祝庆利
唐田田 于金翠 孔德斌 祝庆利
[摘 要] 新时期的大学生面临诸多机遇挑战,尤其在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素质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依靠学习增长见识,依靠锻炼提高能力,为将来建功立业做好充分准备,创新依靠智慧,创业需要本领,大学生要找准创新创业路径,避免让理想变成空想,徒劳做无用功。
[关键词] 创新创业;素质提升;环境创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7-0018-02
一 创新创业综合素养
创新创业是新时期很多大学生的梦想追求,这是令人欣喜的好事,但现实不等于理想,广大学生要认清创新创业的光荣,也深知创新创业的艰巨,不是心血来潮轻轻松松就能做的,必须慎重而理性的确立创新创业路径,将其当作毕生的事业追求,一步步去克服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才能完成,有的大学生认为;随便想一个点子,投一点资金,抱着试试看态度是错误的,只有扎扎实实地学习,踏踏实实的锻炼,满足创新创业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并经过不懈努力才有可能达到光辉的顶点。
(一)深刻认识知识储备的必要性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是创新创业的沃土,大学生应当多读书,读好书,抓住人生中学习的黄金时期,在学好专业知识同时,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广泛涉猎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的书籍,如鱼儿畅游水中,直接获取自身需要的学识及智慧,丰富阅歷,增加知识积累,开阔眼界视野,提高思想觉悟,强化道德品质。事实证明人生经验越丰富、生命境界越高远,人生脚步则会越稳健。借助历史知识,了解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是无数同样年轻的生命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斗换来的,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是血肉之躯,同样希望过太平富足的日子,然而出生在黑暗年代没有选择。如今的大学生衣食无忧,更应珍惜拥有,心存感激,学习先烈义无反顾地投身伟大的民族解放事业的壮举,今日的大学生同样投身伟大的民族复兴伟业中,不需要炮火的洗礼,但必须用知识武装头脑,知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刻苦学习得到。大学生先对知识发生兴趣,认识知识的巨大作用,不把学习当成换取文凭谋取虚浮功利的手段,享受学习的快乐,注重学习效率的提高,如果学习积极性不高,读书味同嚼蜡,是不可能依靠学习提高自己能力的。因而,丰厚的知识储备是大学生未来干事创业基础,大学生一定要认清形势,抓住学习机会,尽可能储备更多知识,将来服务社会。
(二)牢牢把握实践锻炼机会
大学生的天赋爱好不同,生活环境迥异,但家庭对他们的盼望却大致相同,期望子女有健康的身体,快乐的心灵,美好的未来以及杰出的能力。然而盼望与理想总有距离,能力是经过不断学习和锻炼得到的,现实中个别家长愿意子女读书学习,却不愿意子女出力流汗参加劳动,实践锻炼。他们心疼子女是人之常情,而忽略了人只有依靠努力拼搏才成功的真理,竭尽全力供养子女上大学是为出人头地,思想偏差导致愈演愈烈的追求虚浮浪潮涌现。应让子女明白创造财富的艰难与奉献社会的喜乐,懂得感恩和克制欲望贪求,知道只有依靠自己努力得到社会认可,才是最快乐的事情。
大学生适度的锻炼既能检验所学知识,也能磨砺吃苦耐劳的意志强身健体,这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世界上没有人能不经过脚踏实地的苦干随随便便成功,“要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重视实践育人,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要创新方式,拓展途径,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创造更多机会和舞台。”学校与社会要为大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适应不同个性大学生的需求选择,使大学生在实干的汗水中收获付出的成果。大学生在实践中能了解自己所学的欠缺,从而鼓足勤奋学习的勇气,在长期的历练中积累生活经验,掌握做事本领,避免眼高手低一事无成。人是习惯性动物,好吃懒做是最大的敌人,大学生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牢牢把握实践锻炼的机会,力争早日成才成功。
二 个人历练中的强项发挥
对大学生来说,知识与能力获得很重要,但不是唯一全部,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全面的综合素质支撑完成,大学生知识所学不同,未来从事的职业不一样,但为社会贡献的人生目标应该一致,保持自己鲜明独特个性,强化战胜困难的心理素质,消除阻碍前进脚步的重重障碍,从而走向成功。
(一)加强个性化培养
传统教育培养的学生千人一面,抹杀许多人的天性,因材施教是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依照其强项及爱好,加以正确引导,使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真正的素质教育必然是个性化教育,个人品质与创造力息息相关,每个大学生身上传递的家风不同,只要对成功成才有利的习惯就保留。“人只有成为发展的主体,才能全面激活潜能,使潜能得以自由的发展,优势潜能才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大学生独特的性格要去劣存优,才是真正人性化教育,尊重人的主观感受,不断满足大学生的成长需要,尊重大学生独一无二的鲜明个性特点,让其独特创新创造优势在社会不同领域开花结果。
(二)注重好奇心开发
兴趣是创新创业的起点,许多杰出的发明创造都是从兴趣开始,大学生的兴趣培养至关重要,兴趣点越高尚,社会意义越大,如果兴趣爱好停留在低档次的个人享乐中,其生命意义将打折,尤其信息时代各种思想相互碰撞,把握力不足的大学生很容易迷失自我。好奇心是兴趣的温床,也是创新创业必备元素,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特质中,善于发现、乐于思考肯于钻研,喜欢刨根问底,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具有的天赋本能,教师必须注重开发利用的技巧,助力人才培养。人的思维只有保持永无止境的探索欲望,遇事反复询问为什么,透过表象看透事物的本质,提升钻研能力,最终实现自身的深层次探索和高层次发展。
(三)壮大心理承载力
事业的成败有时决定于心理承受力的强弱,创新创业面临无法预料的大大小小困难,挫折在所难免。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培养异常关键,心理与胆识、认知、自我控制有关,也与面子、患得患失、眼光的长短有关。大学生既不能唯唯诺诺,也不能无法无天,成就一番事业必须具备很强的心理承载力,要兼济天下必须独善其身,有敬畏之心,不因无法无天的冲动而悔恨,也不因缩手缩脚而错失发展良机。大学生的心理成长首先要去除焦虑情结,急于求成是大学生的头号敌人,急功近利思想难有大作为,唯唯诺诺、瞻前顾后是一种惧怕困难的懦夫心理,只有充分的准备,充足的自信,并付出艰辛的努力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其次是明智而不盲目,理性选择创新创业的门路项目,为个人功名利禄更为服务社会贡献国家,没有国家强大哪有安宁的环境来创业,思想必须明确。无论市场如何变化,必胜的心理不能动摇,即便失败也不怨天尤人,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断改进和适应以迎接新的问题挑战,用持之以恒的信念全身心投入创新创业,经得住失败,最终实现创新创业的成功。
三 优化内外部环境,助推创新创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需要良好内外部环境。从事物发展规律看,内要养精蓄锐,外要审时度势,抓住人生中最佳发展机遇,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刻苦学习奋起直追。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大批德智体美大学生的出现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不以文凭为育人目标,而以学识与技能为中心,提升大学生的人生高度与深度,既有奋斗意识又有人文情怀,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念,自己有尊严而幸福的生活,同时又成为新时代有创造精神的新人,把握发展新机遇,立志成功成才。
(一)内部条件建构
大学生创新创造力的开拓,首先来自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意识,有报效国家服务人民的奉献精神,奉献是人类最优良的品质,敢于担当而且勇于担当,具有这份伟大情怀后,再去学习便有了无穷无尽动力,学的轻松,习的快乐。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创新创业,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在激烈的竞争中便被淘汰,大学生要启迪创新意识,不安于现状也不好高骛远,具有学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习惯,依靠学习丰富自我,促进内涵式发展。借助历练精益求精强技能,清醒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及其困难,懂得自我约束、自我鼓励,锻炼自我管理能力,提升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不把自己封闭在虚拟的个人小圈里,应广博地学习创新创业所需的知识技术,把握创新创业的规律,开拓创新型思维,掌握创新创业的方法技巧,努力提升素质能力。大学所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经济课,而是創造力的开发及创新精神培养方针,借助大学生对网络无师自通的天赋,利用高科技工具高效而深刻学习,在捕捉转瞬即逝的信息中,发现新亮点,找到新思路,敢于打破旧的条条框框束缚,培育出自身特有的创新创造才能的高端人才,要有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魄力,在创新创业的大潮中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增强文化认同,凝聚政治共识,依靠道德思想教育树立为民服务、为国献身远大人生理想,时时展望未来,常常凝神聚力鼓舞干劲,刻苦学习,勤于锻炼,力争做时代的先锋。
(二)外部环境创造
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影响并改变着每个人,高等教育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同样面临诸多机遇和挑战,努力打造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优良环境,硬件软件同时发力。一方面政策倾斜,采取多种优惠措施鼓励创新,激发创业,建立更多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另方面学校帮扶,大学校园的文化氛围越浓郁越好,学校中的黑板报宣传栏,凡是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场所,耳闻目睹的皆是催人奋进的正能量东西,向伟人学习,向榜样看齐,将真善美的种子洒在大学生的心田,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习近平理论武装头脑,实现大学生思想教育质的飞跃。大学生要保持足够的定力,不迷惑于万花筒中,养成良好的自觉自律习惯,不人云亦云的随波逐流。广阔的社会生活为大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实践舞台,大学生要珍惜每一次的锻炼机会,用人部门要尽可能为大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实践环境,并保障大学生的各种合法权益,绝不能将大学生实习当廉价劳动力使用机会。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词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M].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