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川:担当作为 追求卓越
2018-09-17文/吴铭
文/吴 铭
于海川退伍投身医药事业,至今已有20个年头,他拥有丰富的医药生产、销售及企业管理经验。多年来,他以扎实的作风、务实的精神、求实的干劲,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辛勤工作,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科创兴企 人才为先
2013年,于海川作为董事长正式接管景忠山国药(唐山)有限公司。该公司前身是唐山第三制药厂。该公司始建于1967年,是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中成药现代化生产企业。公司占地25.92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截至2017年底,固定资产达1.35亿元,无形资产达2亿元,资产总额达3.8亿元。
于海川接手后,首先对产区整体布局进行重新设计,修建了公司综合办公大楼,重建了公司库房及员工餐厅。最重要的是,2014年投资4000余万元进行车间改造,更新了设备,使企业拥有了国内同行业一流的生产设备和雄厚的技术力量。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景忠山国药(唐山)公司已发展成为集中成药制造、医药物流及中成药研发为一体的中药现代化制药企业。年产丸剂(蜜丸)5000万丸,硬胶囊剂1.2亿粒,片剂15亿片,茶剂5000万袋,于2015年2月15日全部剂型顺利通过了河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新版GMP认证。现有中药批准文号91个,品规160个,其中国家基本药物23个,省增补9个;主打品种有耳聋胶囊、咳喘舒片及心脑欣片等共计24余个,产品涉及肝胆科、心脑血管、妇科、儿科、骨科等治疗领域。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7600多万元,上缴税收690多万元。
于海川认为,企业要想立足长远,必须重视品牌战略,规范产品包装,不论原料采购,还是生产流程,质量控制,均制定了高于国家标准的内控标准,保证了药品质量。企业依托强大的科研力量,成熟的市场网络,创新的推广策略,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015年该企业商品被评为“唐山市知名商标”,同年又被评为“河北省著名商标”。
2014年,为了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企业借新版GMP认证的机会,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药品提取由原来的水提取改成了酒精提取并有效回收,避免了污水的排放。另外,对原燃料煤锅炉进行了改造,由燃煤锅炉改成了燃气锅炉,使用管道天然气供热快、无污染,为环保事业作出了贡献。
于海川
于海川非常重视人才战略,大量引进博士、研究生等高级技术型人才。他把提高企业管理层队伍建设作为企业长期稳步发展的重点,使企业正规化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使全体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公司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依据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管理体系较为集中、有效,组织架构齐全。现有员工180人,平均年龄30岁,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83%,研发人员25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3.8%。人员配备与公司现有的生产经营规模相匹配,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于海川始终把发扬中国传统中医文化作为重点,景忠山国药作为中药生产企业,加大了对中药文化的研究,选派人员参加有关中药发展学习交流活动,着力开发中药产品,为推进中医文化作出贡献。
以人为本 热心公益
富而思源,回报社会。于海川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承担社会责任看做义不容辞的职责,坚持多关心社会之事,多为社会作贡献。
汶川地震时,于海川以企业名义捐赠了价值百万元的药品,并组织员工积极献爱心,捐钱捐物,并为灾区人民义务捐血等。
于海川十分关心基层一线员工,企业福利均向一线员工倾斜。接手景忠山国药后,于海川了解到,企业员工工资普遍偏低,基层员工薪酬均在1700左右。为了提高员工生活水平,为全员工每人每月普调工资500元,使人均工资达到2200元。设立员工食堂,为员工提供福利三餐,解决员工的用餐问题;修建员工浴池;为员工宿舍安装空调、有线电视等,提高员工生活品质,解决后顾之忧。
为了解决丰润区各大钢厂下岗再就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景忠山国药扩编50人,收纳天柱、津西正达、冀东溶剂等企业下岗员工近30多人。另外,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及实习问题,该企业主动与华北理工大学、华北理工轻工学院、天津医科大学、河北省轻工医药学院等近10所大中专院校达成合作意向,为这些院校的对口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对于优秀的毕业生优先录取。目前在该企业实习的学生近20人,2016年度新招聘大学本科毕业生15人,引进博士生1人,研究生1人。
2016年与企业所属太平路办事处管辖社区达成合作意向,由该企业出资不定期为辖区居民送健康,主要是聘请市各大医院名医为居民义诊,并根据居民需要无偿赠送药品,尽最大的力量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