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来运转方为福
——紫砂作品“时来运转”的创作解析
2018-09-17杨雅玫
杨雅玫
(宜兴 21422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一直与国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历经数百年的变化发展,也经过历代紫砂艺人的不断创新,紫砂艺术作品在当代又焕发出新的光彩。时至今日,紫砂艺术作品花色品种繁多、样式复杂多变、内容丰富多彩、形态千变万化。古语:“方匪一式,圆不一相”,直到今天依旧适用。
紫砂作品以宜兴特有的紫砂泥为胎质材料,融入制壶艺人丰富的构思和艺术元素,且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汇融其中,最终呈现出集艺术审美、实用功能及文化品位三者于一体的立体形象,这就是紫砂数百年来传承的独特艺术魅力。
紫砂艺术作品根据造型不同,大致有光器、花器、筋纹器几个类别。其中紫砂花器是紫砂艺术造型形式最为丰富的类别之一,紫砂花器造型艺术的起源和发展与紫砂发展史几乎同步而行。紫砂艺术界中最有名的紫砂艺术作品“供春壶”就是紫砂花器。花器造型一般称为“塑器”,是对雕塑性器皿及带有浮雕、半圆雕装饰器皿的一个统称,在花器的塑造过程中,生活中所见的各式各样的自然形象与各类物象,经过紫砂艺人妙手塑造,用雕、镂、捏塑等手段成型,将自然形态的百般变化,化作紫砂造型的部分,例如紫砂作品中的壶嘴、壶把、壶盖、壶钮等部分,或者是其它紫砂造型上显而易见的部分,进行简单的堆雕装饰。紫砂作品壶体上的堆雕装饰,既要做到主次分明,又要做到精简勿繁,在视觉上达到整体和谐、平衡,这样才是一个紫砂花器对造型规则“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完美诠释。
作品 “时来运转壶”(见图1)壶身造型简洁,壶体均匀六分,线条流畅、饱满充实、大气灵动;壶嘴三弯自带一种娴雅、幽静之态;壶盖与壶身融为一体,造型一致,扣合严密;壶把好似一把伸出的提梁,张弛有度,形态简练;壶钮设计颇为精巧,恰似一朵祥云扑面而来,形象生动,近观之,好似从空中落下,自带一种喜气迎面扑来。
图1 时来运转壶
作品“时来运转壶”的制作过程去繁就简,具有适度的艺术夸张,有不失艺术风格的形意潇洒,令人拍案叫绝。壶身从轮廓上看犹如一个柿子,“柿子”在传统文化中往往带有“事事如意”的寓意,壶的是一朵祥云,再配合壶流、壶柄的如意纹装饰,通过中间的祥云如意联系起来,前后连贯、相互辉映,而壶柄向上延伸,步步登高,更是与壶身的寓意想呼应,其位置又居于祥云壶钮之上,作品名字正是结合了柿子与祥云的谐音,将祝愿的主题贯穿始终。
紫砂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紫砂花器更是将这一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花器在紫砂艺术塑型的过程中,经常采用或明或暗、或静或动、或流或止的对比手法,将审美感受充分调动起来,把人们带入一种和谐之美的境界之中,深受感动和启发。
娴熟的紫砂制壶技法,对紫砂艺术作品的最终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紫砂花器这种造型,更是对紫砂技术有着很高的要求。“时来运转壶”之所以给人以一种和谐美的感受,与制壶艺人的美学架构能力和技法功底密不可分。不过除了在工艺上保持严谨外,作品“时来运转壶”还融入了美好的寓意,通过造型和装饰蕴含其中,这更为作品增添了文化价值,让紫砂壶更像一件贴近生活的艺术品,而不仅仅是一件单纯的工艺品。注入情感,融入文化,一代又一代的紫砂艺人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将紫砂创作的理念流传下来。
许多紫砂制壶艺人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辛苦探索、不断追求,在注重造型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创作的技巧。抓住“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创作主旨,在注意整体造型大方典雅、形态逼真、体态匀称时,也注重紫砂作品的精、气、神、韵。在扎根传统制壶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的艺术创作设计理念,遵循设计中对比、协调、统一的原则,创作出更多的紫砂花器的优秀作品。
紫砂花器是紫砂制壶艺人接触自然、感受自然、领悟自然的艺术表达,通过紫砂作品的创作来表达大自然物象的生动与灵气,也是众多紫砂艺人托物言志、寄情于壶的形式。紫砂制壶艺人只有不断追求创新,紫砂艺术才会走得越来越远,越来越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