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通“两山”转化通道 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

2018-09-17丁哲澜范玲郑启伟陈烨婷王晟

浙江经济 2018年16期
关键词:花园景区旅游

□ 丁哲澜 范玲 郑启伟 陈烨婷 王晟

“铭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钱江大潮席卷而来的,不仅是拍岸惊涛,更有旅游改革创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闯劲和信心。”这是国家旅游局对浙江省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的殷殷期望。浙江省大花园建设立足生态保护、立足文脉传承、立足创新创造,高标准制定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拓宽生态价值实现机制,打通“两山”转化通道,努力使“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富民强省步伐更快,以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挖掘新动能,协调三种关系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随着宪法修正案的表决通过,生态文明继写入党章后,又被历史性地写入了宪法。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成为社会主流共识,这也成为大花园建设的初衷。浙江省大花园建设以旅游为切入点,将全域旅游作为绿色发展新动能,探索生态保护和绿色经济协同发展新模式,探索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机制,探索山区绿色崛起和科学赶超的新路径,力争续写习总书记“两山”理论新实践。

“国富”和“民富”。从长远的角度看,国家的综合实力、省域的财政可支配能力,都建立在人民富裕的基础上,正如荀子说的,“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浙江历来将富民作为重要的施政目标,在20年前“放水养鱼”造就如今的民营经济声名中可以得到印证。大花园建设作为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也是一脉相承富民和普惠的思路。旅游发展虽然在财政创收上贡献较小,却能够给民众带来一系列福祉,有生态的、健康的,有产业的、收入的,也有精神的、文化的,符合民众多层次、多样化、高质量的发展需要。

整体发展和重点突破。一方面,浙江省大花园的旅游发展是全域旅游的概念,唐诗之路黄金旅游带、浙西南生态旅游带、大运河(浙江)文化带、佛道名山旅游带等七条轴线涵盖了浙江省所有地市,“两环三横四纵”的旅游慢行慢道系统串联了省内所有5A级景区和11个地市。另一方面,浙西南地区是大花园建设的重中之重,虽然在省内经济相对落后,但生态环境较好,是省内重要的生态屏障,可以通过旅游发展使生态红利得到更大的发挥,是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需要重点突破的区域。因此,在大花园载体建设中,衢州、丽水是核心平台,未来在生态、交通等方面将会有较大提升。

贯彻新思想,续写越地长歌

起跑“强起来”新时代主题。党的十九大分解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制定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具体安排,将“强起来”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部署。大花园旅游发展贯彻新时代“强起来”奋斗号角,看齐乌镇、千岛湖、莫干山几个高品质景区,对标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推进旅游软硬件设施标准化、精准化、智慧化,高水平规划建设休闲度假旅游区,积极争创5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大幅提升旅游发展能级,增强背景区域客源吸引力和整体辐射力,在“强起来”上跑出关键一步。

图/黄伟光

续写富春山居新图景。《富春山居图》是中华文化的传世瑰宝,是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山川浑厚、草木华滋。如今浙江省也将用五年时间续写新时代富春山居,全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省建设,全力构建诗画浙江品牌体系,全力打造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大手笔谋划一批特色旅游精品线路,推进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系统化和品牌系统化,把散落在各地的景点串“珠”成链,打造七大旅游带,实现旅游富民;大手笔建设一批慢行绿道,拥抱山谷、海岸、河流,打造“两环三横四纵”骑行绿道网,实现绿色慧民。

解决新矛盾,满足时代新需求

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层次多元文化需求。改革开放40年,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和各种精神文化的日益丰富,老百姓对传统文化的需求旺盛,从央视诗词大会的走红可见一斑。大花园建设兼顾传统文化回归和新文化创新,重点谋划唐诗之路、大运河和影视文化三条旅游带。唐诗之路黄金旅游带,以浙东唐诗之路和钱塘江唐诗之路为主线,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挖掘历史文化遗存,并组建“浙东唐诗之路”开发保护协调机构,统筹谋划申遗。大运河文化带,立足纵贯我国南北经济和文化动脉的世界文化遗产,依托沿岸至今仍保留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的古镇风貌,高标准推进保护遗产、文化传承、生态建设、综合利用以及沿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浙中影视文化旅游带,依托金华横店、丽水仙都等影视文化基地,加快建设一批影视城、影视产业园、拍摄基地,增强影视文化旅游体验功能,提升影视文化旅游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健康养生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安全的食品、良好的生态、健康的身体有了更高的需求。大花园建设从高质量生态环境和高质量的健康养生养老需求出发,谋划建设浙西南和佛道名山两条旅游带。浙西南生态旅游带,立足浙西南生态生态优势,高标准建设一批休闲度假、养生养老、森林旅游、民俗风情等旅游基地,打造古堰画乡、世界竹海公园、江郎山-廿八都、“国际慢城”、“雁楠飞”等一批生态旅游景区。佛道名山旅游带,依托四明山、天台山、括苍山-神仙居、雁荡山、普陀山等名山和5A级景区,深挖佛教道教文化内涵以及优良的山海自然资源,着力加强载体建设,丰富产品体系。

满足日益增长的高品质休闲度假需求。近十年来,莫干山“洋家乐”声名鹊起,远离喧嚣、开门见山成为莫干山山麓高端民宿的卖点,尽管价格高昂,但附近城市的外国客人还是趋之若鹜。浙北精品旅游带,以此为样板,重点建设以嘉兴南湖、湖州长兴为代表的红色旅游集群;以乌镇、西塘、南浔为代表的江南水乡集群,以桐庐、安吉、德清为代表的美丽乡村休闲度假集群和以西湖、南太湖、湘家荡等为代表的滨湖度假集群,同时发挥杭州世界旅游联盟总部优势,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建成长三角高端休闲旅游度假龙头和标杆。海湾海岛旅游带,依托拥有三千岛屿、六千公里岸线的海上浙江,发挥朱家尖、嵊泗列岛、南麂岛、大陈岛等海岛海湾资源,建设海上游乐主题公园,深度开发海岛度假、海钓、游艇、帆船等为主题的旅游产品精品组合线路和项目,积极推进宁波、舟山国际邮轮母港建设。

满足日益增长的高连接景区交通需求。考虑到景区间各自为政,跨地级市旅游串联不够,特别是和浙西南的交通连接度较低,已无法满足百姓出行需求。大花园建设强调区域联动、景区连接,依托浙皖闽赣交界黄山、三清山、武夷山、西递宏村等一批世界级自然文化遗产集群,建设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建设,拔高千岛湖等浙西南区域旅游综合集散枢纽地位,推进旅游协作区交通互联互通、景区共建共享、客源互送互通。同时,着力从完善山区快捷通道网络做文章,构建以铁路、公路、航道为主体的美丽交通网络体系,未来将实现4A级以上景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基本通达二级及以上公路,实现串珠成链。

猜你喜欢

花园景区旅游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可爱花园
夜晚的花园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