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
2018-09-16王珊珊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32
王珊珊(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32)
引言:工学结合模式为一种新兴教育模式,其不仅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还能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高职院校学生管理者需给予工学结合模式足够重视,促使其存在的价值与效用在高职学生培养中充分的发挥出,为高职院校持续稳定发展做铺垫。本文主要分析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具体如下。
1.树立以工学结合为中心的学生管理工作理念
1.1 树立以生为主的工作理念。一切为学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把此种理念全面贯彻到学生管理工作中,做到爱护学生、尊重学生,重点培养学生自信、自尊以及自强意识;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另外,还需创造良好的管理氛围,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深入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及创造性,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1.2 树立协同理念。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的活动范围已从课堂过渡到了企业,此种环境变化要求高职学生管理工作形式转变了以往单一且封闭的管理形式,树立了校企协同理念与开发意识,基于此才能同企业有效融合,有效优化工学结合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2.增强以工学结合为中心的思政教育内容
2.1 增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劳动品质。职业追求、劳动品质以及职业道德等皆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这便要求相关人员在工学结合中,加强对学生公民道德与养成教育力度,特别是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敬业的职业观,守纪的纪律观,促使其劳动品质上升到新高度。
2.2 增强职业导向教育,提高学生专业素养。需依据工学结合的具体内容,坚持以能力为中心、以教育为基础、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并按照大一树立职业目标与意识,大二提升职业技能,大三进行能力培训的职业导向,有中心的加强学生专业素养、发展技能以及职业精神,切实加大学生职业导向教育力度,努力培养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的专业素养及精神。
2.3 增强企业文化教育,提高学生适应力。校企合作为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开展的主要内容与载体。其要求相关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中,一方面把学校文化融入到工学结合的专业中;另一方面要求相关人员大力探究企业文化同校园文化的结合渠道与方式,可以通过开展座谈会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理解,进而提升高职学生企业适应力。
3.创新以工学结合为中心的学生管理制度
3.1 建构以工学结合为中心的育人机制。一般情况下,工学结合不单单在教育管理和实行阶段上需校企合作,在学生管理和思政教育上也需二者有机结合。基于此,祥光人员一定要构建基于院长与企业主管领导为主,主管学生工作的处长负责组织落实,团委、辅导员等全面落实育人体系;另一方面务必要构建完善由企业与学校领导构成的校企工学结合管理组织,促使高职管理的实效性充分的发挥出。对于高职学生管理来讲,建构以工学结合为中心的育人机制十分重要,其不单单能够提高学生职业素养,还能加强其实践能力,为此需给予其高度重视。
3.2 建构以工学 结合为中心的服务机制。需依据工学结合实行的具体要求建构一个基于学生为主、以学校为中心、以校企合作为中心的学生服务体系,发展一个以工学结合为主合作中心,链接学校工学结合有关部门学生服务网络,全面落实由专业教师、企业实训教师以及学生辅导员构成的三导师机制,构建以企业实践教师同学生辅导员为中心的学生管理团队,并通过工学座谈、企业入驻、专题报告、构建公众号、QQ群交流等形式,提供多项服务内容,如就业指导、维权助困、成才咨询等,积极为高职学生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提供有效依据。
3.3 建构以工学结合为中心的激励和考评机制。在工学结合模式实心中,需全面发挥学校与企业双方在工学结合中的实效性,构建由高职院校专业教师、思政教育人员以及企业管理者、其他员工一同构建多样化的考评制度。一同考评高职院校学生在工学结合内的具体表现。另外,需构建面向校企工学结合工作人员与学生的激励制度,通过发放奖金、职称评选、成果展示以及事迹报告等形式,奖励或是表彰学生管理过程中表现较佳的工学集合学生管理的学生或是工作人员,切实调动工学结合各方人员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为提升高职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做铺垫,以期其日后步入社会稳定发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相对较繁杂。在实际创新中需加大落实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特别在创新管理模式上务必要从学生层面入手思考问题,大力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为高职学生日后全面发展提供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