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原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资源与特色
2018-09-16牟英琼青海师范大学青海西宁810008
牟英琼(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8)
当前,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纯地生活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舞蹈文化面临着如何生存、发展和创新的问题。现如今我国已将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正在努力实施主支流文化兼容互补、综合创新的文化战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十七大的召开,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给予了更多的政策支持,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舞蹈艺术作为文化传承、交流、融合与创造的重要途径之一,理应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发展文化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千多年中西交往历史证明了----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因此,中华民族文化在全新的历史时期是否能够顺利得到传承、发展、创新,并在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发扬光大,是一带一路政策推行的重要条件。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抢救、发掘、整理和展示宣传,有计划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保存完整的少数民族自然与文化生态区。大好的形式迫使舞蹈工作者也应当以多年基层工作的丰富经验为基础,与本地区的实际相结合,加强自身学习与提高创作水平,积极主动研究与探索少数民族舞蹈文化。
(一)加强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自身的发展
青海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是舞蹈学科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它处在山峦起伏、河流交错、高寒复杂的青藏高原,但在这特殊的自然环境中,历代各民族先民用他们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创造了古老而灿烂的高原舞蹈文化。从最早的即兴娱乐的舞蹈活动逐步演变到表演性的舞蹈艺术领域。我们对青海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作全面系统的、历史研究,才能更好地加强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自身的发展。
众所周知,舞蹈是运用人体运动,既形体语言来表达人的思想情感,塑造舞蹈形象。从舞蹈美学的角度去探讨青海各民族舞蹈形式与动作特征,创造新的舞蹈语汇,在传统舞蹈理论、实践教学中融入地域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元素,结合经典舞蹈文化特点,积极发展具有本土舞蹈文化特色的课程模式。从而扩展青海各民族舞蹈艺术的表现力。例如:研究青海藏族、土族、撒拉族等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文化,我们不但要了解本地少数民资舞蹈文化及风格,还应该了解其他民族地区的舞蹈风格并对它们进行动作分析、研究,找出其共性特征与个性特征,同时进行分类。在继承原有的舞蹈文化模式的基础上以发展的眼光去进行地域特色舞蹈文化学科的研究,通过量化,把青海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过程看作不断运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别出量的积累和在一定时期质的变化。如:特色训练,合理安排,制定青海少数民族舞蹈教学计划。从生理学角度研究舞蹈动作的力度,控制能力、灵敏度、速度等,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生活在高原这样特有地理环境下的群体,以独特的思维,要求“灵与肉、情与思、艺与技、意与形的高度和谐与交融。” 以复合联想的形式推进青海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马克思和费·恩格斯在《费尔巴哈》中这样说:“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人们常说,青藏高原是歌舞的海洋,资源丰富,因此我们更应该适应新的形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实践为基础“改变事物的现状”。贯彻党的十九精神,注重挖掘,利用独具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舞蹈文化资源,向民间艺人学习舞蹈基本知识,再对各民族舞蹈中的素材。如:藏族的“卓”“依”“热巴”“弦子”“则柔”,撒拉族的“骆驼舞蹈”,土族的“棒棒舞” “於菟舞”“轮子秋”等舞蹈种类和形式进行提炼加工,创造符合高原少数民族心理又不失各民族舞蹈本色的新品牌,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二) 改变传统模式、立足少数民族地区舞蹈文化艺术
近年来,青海各民族舞蹈在继承民俗舞蹈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大胆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突破狭隘单一的艺术观,拓展少数民族歌舞的领域,丰富壮大了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艺术,开创了高原少数民族民间歌舞研究的新局面。毋庸置疑青海藏族民间舞蹈、撒拉族民间舞蹈、土族民间舞蹈等将在歌舞表演、舞蹈音乐创作、舞蹈文化交流、等领域开展研究,从而在总结历史的同时寻求新的起点,创造新的局面。做好青海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在今后将是一个较长时期的重点工作。例如:藏族地区被誉为歌舞的海洋,几乎每个人都会唱几首歌,跳几个舞,讲几段民间故事。由于藏族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主要靠群众自创和各种形式的民间艺术来满足,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歌舞艺术形式与称谓,一般都是群众自编、自导、自娱。如: 青海藏族康巴地区的"卓"“依”、鼓舞“热巴”,卓仓地区的“卓” “则柔”"拉伊"“射箭舞”“鲁"“锅庄",寺院舞 “羌姆”(乾姆)等。广大群众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既是创造者、表演者,又是欣赏者、评论者和传播者。笔者在青海工作,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专业的舞蹈工作者必须深入到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搜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对各地的民族舞蹈动作与形式进行分类比较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首先要把我们民族的东西搞通。”青藏高原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有其独特的风格与特点。各民族民间舞蹈是通过形象和声音反映社会现实,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吸取养料,才能使固有的艺术传统得到保存,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新时期以来,我国政治稳定与经济的发展,给少数民族歌舞的发展创造了相对宽松的环境。在青海少数民族地区音乐家.舞蹈家、教育家、表演家的共同努力下,舞蹈观念的更新、促进舞蹈发展与研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青海黄南州歌舞剧团,是一个实体两块牌子(即:歌舞团、藏剧团)以藏族为主的包括撒拉族、土族、蒙古族、汉族等多民族组成的剧团。该剧团的编导人员和演员们长期深入农牧区,团结一致,克服海拔3000米高寒气候,交通不便,路险坡陡等种种困难创作并演出了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剧目,为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少数民族舞蹈是一种以民间歌舞艺术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综合性艺术。它与音乐、诗歌、美术的关系密切,在歌舞艺术创作中如果缺少了音乐、诗歌和美术的配合,在作品的体现上就会逊色许多。
(三)抓住各民族舞蹈文化的资源优势,充分体现其美学特征
少数民族舞蹈大多是运用声音和肢体语言按照一定的审美观念抽象而又直观地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舞蹈艺术是以生活为基础的,编导家的舞蹈作品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在上层领域时,人们就会以更高层次的理论去阐述与认识它,并要以它创造的独特的艺术形象,显示其特有的艺术力量和它的艺术存在价值。青海少数民族舞蹈艺术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审美对象。虽然它没有生活美那么多样化、丰富化和广阔化,但它比生活美更集中、充分、强烈、典型地反映生活的美与丑,用经过训练的肢体更能有力地影响、培养、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比如:青海省黄南歌舞团表演的《金色的黎明》《草原之春》《彩袖飞舞》,大型藏戏创作剧目《意乐仙女》《诺桑王子》舞蹈节目与舞剧,飘逸,舒展的舞姿,婀娜多姿的形态抒发充满激情的歌词与音乐,以直观的人体艺术的动作性和动作中连续的塑造性,在一定的空间,将人物刻画得既自然又深刻,深深打动了当地观众的心,获得国内外观众的好评。因此说各民族民间舞蹈表演艺术以诗、歌、舞相结合是其特有的表现形式,民间舞蹈产生于民族生活的沃土之中,由于各民族的历史发展、生活环境以及习俗等不同,各民族的歌舞艺术都有它各自的特殊韵味和基本动作特征。这些带有特殊韵律的歌舞就是他们表达不同凡响的感情的诗。如:土族舞蹈中是以其走相、腿部的稳健、半握拳大拇指伸出画大圆等动作来体现其风格的。撒拉族民间舞蹈主要是运用腿弓部曲伸,节奏中变换手臂动作柔韧结合为特色。藏族民间舞蹈以腿的柔韧、曲伸、颤动独具风格, 脚、头、肩膀、臂之间的摆动自然流畅,加上长袖的飘逸更是优美动人。其线条分明,小腿关节的曲与伸无论节奏快慢动作变换,上下起伏运用自如、协调, 曲伸恰到好处。膝盖、胯和脚腕的起伏、颤动与音乐节奏快慢强弱的配合、变化和谐自如,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总之,青藏高原各族群众大多性情豪放、感情深沉、能歌善舞。尤其是在盛大的节日里各族群众一起在欢乐的场合中跳各种不同的舞蹈则更为可贵。在长期的基层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反复琢磨我体会到把握一个民族的舞蹈,一是要解析它明细的动律,二是要探究它的民族心理素质。掌握该民族舞蹈的独特动律,是把握舞蹈资源与特色的基本要素。为了提高我省歌舞艺术的创作与教学,专业的舞蹈工作者在实践与创作中,应按不同性质的舞蹈动作进行分类、考察、训练。将各民族舞蹈系统归类、分门别类地研究它们的风格、韵味、动律。将了解青海少数民族民俗舞蹈文化资源、舞蹈历史脉络和掌握民族舞蹈风格特色与发挥艺术感受中的直觉想象结合起来,以最佳状态和最佳效果完成舞蹈艺术作品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