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民族民间舞技术技巧在表演创作中的体现

2018-09-16张晶

丝路艺术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表演创作

摘 要:本文以中国民族民间舞技术技巧为主要论述对象,探索中国民族民间舞技术技巧从进入课堂到发展至舞台表演的过程中,“教”与“演”以及“编”三者中产生的关系以及现象,对于这些现象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并且也对于中国民族民间舞技术技巧区别于其他舞种技巧的审美文化进行探索与研究。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技术技巧;表演;创作;教学

一、中国民族民间舞技术技巧的概念与性质分析

(一)运动技巧与舞蹈技巧概念的分析

“运动技巧”是由翻腾、抛接、平衡、舞蹈等多种静力性、动力性动作组成,是以徒手完成身体造型的体育运动竞赛项目。“舞蹈技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里,通过人体肌肉、韧带、骨骼的正确运作与配合,表现出各种复杂繁难的动作。其中动作呈现的目的在于情感的宣泄、人物形象的塑造,达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展示舞蹈艺术独特美的重要手段。舞蹈技术技巧也属于技巧中的一种,它的技巧动作涵括与凝结了艺术家们对技术能力的把握、艺术创造力及审美要求与风格。舞蹈技术技巧的组成是多样性的:形式多样、风格多样、特点多样等,我们由此可以通过舞蹈技巧看到能够体现主体内容灵巧多变的美、刚劲有力的美、柔美飘扬的美、灑脱桀骜的美、惊险恐惧的美、悲伤惆怅的美、欣喜狂热的美等。美是多元的,但无论怎样的美都需要在舞蹈之中能够得到合理运用。技术技巧的美应该是被放在与舞蹈语境相符的契点上,这个点必须将技术技巧与舞蹈内容、情节融合,才能增强与升华舞蹈艺术的魅力。

(二)对中国民族民间舞技术技巧的阐释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概念定义之中,风格、民族与地域是民间舞特征的核心,即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它民族舞蹈审美进行文化阐释的原点。而为民间舞蹈情感与艺术渲染的最直接的便是其中技术技巧的作用。民间舞技术技巧的产生是在民间艺人“自娱”与“即兴”的过程中对自我情感升华的表达、也是在本民族的审美情趣中增添艺术性语言的追求。他们的技术技巧源于本民族身体动作动律基础,与本民族文化、精神、性格及民族心理的关系密切。所以民间舞技术技巧便具备以下的特性:民族性、风格性、技术性与表演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技术技巧具备艺术的民族性,即“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显示生活,而民族舞蹈技术技巧就是在这种民族性上的提炼,它不是单一纯粹的技术技巧训练,每一个技术技巧都是在民族舞蹈风格特性、动态动律上对典型技术技巧的提炼。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1]舞蹈艺术应该保持自己独有的民族性,因为舞蹈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与不同类型的艺术组成。只有坚持艺术的民族性,保持各民族的艺术个性,才能使舞蹈艺术与文化在世界上展示五彩纷呈与包罗万象之景。

中国民族民间舞技术技巧的风格性蕴涵着历史的、时代的、民族的、阶级的、社会的,包括民族心态、舞蹈情感及其文化气息与韵味。广义上,是准确把握和体现特定的舞蹈风格、韵律、节奏、情感的能力和生动地创造舞蹈形象的本领。狭义上,民间舞技术技巧简而言之为跳、转、翻、滚等。每个民间舞蹈都有属于自己的技术技巧,而这个“技巧”不但具备技术性还富有表演性。民间舞蹈的技术性与表演性表现在民间的徒手舞蹈与道具舞蹈之中,在徒手舞蹈中,“技巧”让人体动作向美、繁、险、绝发展,它是技术的升华,也是内心情感的实化及外延;同时在细腻的舞蹈表演中传达出情感、思想,这是舞蹈技巧所应有的精神内涵,也是塑造艺术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国民间舞技术技巧表演与创作的再认知

每个民族与地区,都有符合它们的风格审美要求的文化,舞蹈作为一种身体语言的动态文化,同时蕴含着在历史轨迹中不断沉淀着的静态文化。中国民间舞技术技巧在舞蹈技术技巧的定义中有着自己的独特性。当下,我们对于技术技巧的定义还存在着较为偏执的一类判断。即认为技术技巧就是跳、转、翻,或是肢体柔韧、控制等,这一浅层面的表现被放置成为整个技术技巧的范畴,但它并不能代表整个中国舞蹈技术技巧的内涵与标准。民族民间舞技术技巧中的特殊在于,例如蒙族舞蹈中的碎抖肩,在长时间不断持续的高频率中注入鲜活个性的表现力,这是肩胛局部的运动,与跳、转、翻并无关联。但也是一种有价值的具有典型性的技术技巧,令人喝彩。中华民族的丰富性也使得各民族舞蹈文化大不相同,具有多元化的特征。例如:安徽花鼓灯,男孩“鼓架子”翻腾与习武相关联,女孩“兰花”脚下的遛,上中下盘鼓,男生左右侧驾着两个女孩旋转,都属于花鼓灯技术技巧的特殊性表现。再如藏族的热巴舞中,利用道具技巧,不断变化的鼓的节奏、速度、与身体幅度、翻转的结合,同样具有民族典型性。且每个地区舞蹈文化背后所支撑的舞蹈审美是不一的,都具备独特性。这些技术体现了民间艺术不脱离固有审美文化的升华。

其中道具(乐器)与民间舞技术技巧可谓是联系密切,自古舞蹈就有“执器而舞”的形式。而道具(乐器)都是从生活中衍生出来的,所以在民族民间舞蹈中道具技术的发生真正就是从老百姓自己的生活中延伸出来的,是基于老百姓的生活、文化与历史的根基,不断传承与发展而来。然后这样一些道具的技术在专业院校提炼与凝结之中,将其核心与精华纳入课堂,最终升华走上了舞台。在舞台民间舞中,身体的表现力必须是具有职业性的,身体接受职业化教育后就必然需要超越非职业化的身体。从旋转、腾跃、身体幅度与速度中凸显舞者的身体表达与表现能力。例如,在现在的舞蹈比赛中看到一些“倒踢紫金冠”类的跳跃技术,演员却没有将它很好的加之转化、运用。在民间舞蹈中,民间艺人并没有使用这样一些舞姿造型感的腾跃的技巧,他们的舞蹈呈现的是当地审美文化,是具有当地的民间审美风格。所以我们在运用技术技巧时,需要强调技术技巧符合动律的连接、民族的风格、审美等,以及由动中散发出的饱满情感等,必须将这些属于民族独有的特性去发展与衍生,而不能单一地将所有技术技巧模式化与思维化。现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技术技巧的思考,是希望从教学、表演与创作上认识与理解民间舞技术所具备的民间舞蹈文化的丰富性,将其运用到实践创作中。至于在有些民间舞作品的呈现中看到古典舞技术技巧的痕迹,或者是看到其他种类民间舞技巧痕迹的问题是在于在编创与表演过程中,没有能够充分认识与对民间舞技术的运用。

三、中国民间舞技术技巧表演与创作的核心把握

那么民间舞蹈技术技巧该怎样融进创作呢?其实,民间舞的发展与创作方向需要涉及到两个方面:它的形式创造和表现手法,它的精神情感的传递和主题思想的揭示,其核心都在于具有共同的文化属性。“文化属性是确定事物本质的一个尺度”。[2]只要针对所指向的民间舞的文化属性,不断地去明确它才可能不脱离民间舞的文化圈。这对于民间舞的创作与编排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于民族审美的把握是民间舞技术技巧运用核心的另一方面。从动态而言,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与相互塑造的。“审美活动,特别是独具特色的审美方式也塑造着不同民族的文化性格,而要准确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或者说从根本上全面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和民族精神,掌握他们的审美观念,感悟他们的审美趣味、理解他们的审美理想,就需要全面把握他们的审美模式”。[3]所以文化与审美是我们需要在中国民间舞技术技巧的编创与表演中不断重视与强化的。而文化与审美的把握首先存在于课堂的“教”与“学”中,然后上升到编创与表演之中。

当今民间舞课堂的教学训练和舞台表演与编创越来越匹配,如今的作品呈现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丰富多元化。学生们在课堂中学习的基本元素、动律,对当地民间舞蹈审美风格性的把握更加准确。而且在课程设置中也会有特定的技术技巧课程的训练,例如在热巴舞的技术技巧训练中,就至少需要一年去磨合身体与道具的配合,还有蒙族舞蹈技术技巧中的“顶碗”,学生在基础课程中就需要开始练习顶碗,然后到表演性的顶碗呈现,这都是需要具备的技术能力。舞台表演不是一味的炫技,而是想让他们基于课堂的学习,进一步突出个人对民间舞蹈地域性、风格性表达的掌握、渗透,也是对文化与审美的认知与把握。更需要的是让他们将中华民族多元化的民间舞蹈文化更深入地挖掘与咀嚼,真正成为民间舞表演专业舞者身体的一部分。如训练“花鼓灯”单一步伐来说,如果学生能达到行云如流水般的“溜的起”又能够迅速“刹的住”,达到其他专业无法企及的状态,这就是技术,是区别于其他舞种内涵化的审美与文化的传达。它不需要其他多余的技术含量附加,就可以真正成为无法取代的,仅仅属于民间舞蹈自身符号的技术技巧。当然在教学过程与表演呈现中也遇到一些问题:中华舞蹈文化蕴含着太多资源,学校课程内容安排有限,所以没有时间去专注于一种技术技巧的极致化追求,同时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多样技术技巧极致的训练。但可以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让学生们相对针对自己的喜好与优长进行选择。因为我们必须明确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本身就富含多元文化的交融、渗透与变化,区别其他教学训练体系,所以只有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努力把握与理解其民族的文化与审美,才可能在创作与表演中不脱离民间舞蹈内核而彰显自我个性。

“教”與“学”之后就上升为“表演”与“创作”了。对于表演而言,职业的舞者在舞台上的极致表现才能刺激到观众,而这种极致与作品技术技巧的精彩呈现紧密相连。一方面技巧本身的运用需要符合舞蹈本身的构思与风格,另一方面创作者在不脱离文化与审美的框架下需要加入自身的个性。如朝鲜族群舞《雩祈》中步伐技术的运用,整体与局部配合的旋转,以及手巾的多样运用,这些技术都集中体现了对内心情感的表达与升华,是用高潮与极致来渲染“情”,是一种具有文化与审美的技术性表达。不同民族的审美与文化的呈现,是本民族共识性的呈现与表达。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互相不可取代的独特性,这也就是其中的技术技巧文化与审美的价值体现。从编创的角度来看,我们需要在文化与审美多元的渗透之中把握舞蹈技巧的处理与编排,对于风格各异的民族,如果在对他们舞蹈技术的处理与情感表达的方式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将民族的文化与审美表达形成了一个套路,失去了民族地域的独特审美与文化个性,是对民间舞蹈文化不尊重的表现。例如,对于汉族的男女踩着高跷打情骂俏,男孩踩寸子扮演兰花等是符合汉族文化审美,若将这样的编排形式掺入其他民族的舞蹈作品中便就是错误的嫁接。因而不管是形式上的编排还是人物形象的编创,都需要符合当地的文化与审美。

所谓好的东西就需要将它更加自然本真的去呈现,就类似在说话激动时,我们自然地抬起手来。只有一切都顺与自然的表达,都不脱离与本民族文化与审美的表达,或当情绪达到某种程度需要以这种程度的形式来呈现表达时,才是中国民间舞技术技巧的内核所在,才能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在中华多元文化的土壤中继续茁壮成长,才是民间舞蹈最本质的价值与作用所在。

参考文献:

[1] 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4132.

[2]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论坛[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41.

[3]邓佑玲.中国少数民族审美教育概论[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5:99.

作者简介:

张晶(1983.01.08—),籍贯:河北任丘,单位: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舞表演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提高民族民间舞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想象力在舞蹈表演中的重要意义
关于高校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分析
民族民间舞体态研究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