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说课稿

2018-09-15张幸

考试周刊 2018年84期
关键词:学法气候导图

摘 要:2017版地理新课标强调“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核心素养,基于该教学理论,从学情、教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并穿插着教学评价设计了该说课稿,并应用网络技术爱剪辑制作了《气候的形成因素》导入视频,应用手机

App思维导图进行相关知识的框架联系。

关键词:立德树人;地理核心素养;气候形成;主要因素

各位老师,我的说课标题是《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第8课时的内容,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基于培養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本着这些核心素养我设计了本节课的说课程序:

一、 说学情

高一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高,花费的时间少,认为地理与其他科目没有关系,学习地理没用;自然地理部分,理论知识过于抽象,相关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差,而气候部分在初中阶段只是强调了气候的类型和分布。

针对这种情况,我用学生都喜欢的歌曲视频导入,这个视频是关于气候形成因素的改编歌曲,配上学校的照片和地理相关知识的照片用爱剪辑做成,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方便地记忆相关知识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用板画和手机App——思维导图体现知识间的联系。

采用的学习方法,主要为分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师生、生生、当堂检测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评价方式多样。

转呈:掌握了学生的情况,才能制定出适合他们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下来进入第二个环节。

二、 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第8课时的内容。

2. 教学目标分析:依据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突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对气候影响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充分挖掘教材和整体把握教材内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②认识到这些因素都是怎么影响气候的形成的。

③学会合作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掌握阅读、分析、运用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视频《气候的形成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②尝试从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地理问题,通过与他人合作,开展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会对方法进行总结和延伸。

③运用手机App——思维导图,让学生会使用高科技的方法运用于日常学习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②激发探究气候形成因素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现象的分析能力。

③树立科学解决问题的信心和态度,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

3. 教学重点、难点:基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课标及2018年的考纲“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的要求,我将气候的形成因素分析设置为难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方法突破;将气候的形成有哪些影响因素设置为重点,用讨论法、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突破。

转呈: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要选择适合的教法和学法。

三、 说教法和学法

因这部分内容在必修一课本上只是涉及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别的因素没有涉及,再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指出气候的形成有哪些影响因素时,采用的是讨论法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创设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法,讨论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关于气候的形成因素,分析这一部分内容课本上几乎没有,是对学生能力深层次的考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呈现案例,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学法通过讨论总结,最后进行师生、生生评价。

转呈:做好这些准备工作之后,进入下个环节。

四、 说教学过程

1. 导入:爱剪辑制作的视频《气候的形成因素》。

2. 环节:

展示2018年的考纲和考试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明确这节课的方向。

展示世界气候分布图,进入合作探究一,让生指出气候的类型,通过分小组合作探究归纳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并让别组的同学进行补充、完善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结果进行肯定或者纠正,通过小组合作,判断学生的参与热情、合作态度和意志力等。

进入合作探究二,展示三个案例:

1.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

(1)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降雪量

B. 温度

C. 光照

D. 地形

(2)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 )

A. 农田

B. 林地

C. 城区

D. 乡村

2. 里斯本、雅典两地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测得的气温和降水量呈现一定的差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雅典( )

A. 纬度位置较低

B. 受西风影响较弱

C. 地势相对较高

D. 距地中海较近

(2)两地的夏季温度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里斯本( )

A. 受夏季盛行风影响

B. 受沿岸暖流影响

C. 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D. 受沿岸寒流影响

3. 在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

A. 甲 乙 丙 丁

B. 乙 甲 丙 丁

C. 丙 丁 乙 甲

D. 丁 丙 乙 甲

分小组合作分析案例回答案例问题,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地理规律和地理现象,并能总结出新的地理规律。通过运用资料,可以评价学生获取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回答问题评价其理解能力和在解决问题中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

接着,对这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展示手机App绘出的思维导图,让学生按照这种思路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通过集体绘图,给学生提供一个地理能力接受、锻炼并得以提高的舞台,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

最后,当堂检测环节,通过分层作业的设置,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补充纠正。

课后布置分层作业。

各位老师,我的说课稿到此为止!

作者简介:张幸,陕西省西安市,西安市庆华中学。

猜你喜欢

学法气候导图
烃思维导图
摭谈初一数学学法指导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二元一次方程组”学法指导
三角恒等变换学法直通车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第6章 一次函数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