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让学生乐学

2018-09-15赵龙辉

考试周刊 2018年84期
关键词:乐学小学数学策略

摘 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深,快乐学习已经成为了现代小学教育的主要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乐学的几点策略,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对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以及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乐学;策略

一、 乐学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乐学即快乐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是让学生乐学的目的。让学生乐学是在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改善课堂氛围的同时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大多是以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学习动机被压制,尤其是对数学这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来说,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很难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乐学则是以为学生打造轻松学习环境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的减缓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爱上数学。

二、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引导学生“乐学”策略探析

(一) 合理运用多媒体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数学教学重难点

针对小学生心理性格特点以及学习需求等情况可知,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对直观具体的事物较为敏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将数学中原本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将其转化为直观具体的形象展现给学生,从而帮助小学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和内化知识。并且,在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和创新数学教学手段,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数学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而有效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不再对数学课程学习感到畏惧,树立数学学习自信心,体会数学的魅力和数学学习的乐趣,切实提升数学教学有效性和教学效率。在数学教学中通常会遇到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如果紧靠教师口头讲解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能够将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技术有机结合,打造一个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有效刺激小学生感官,通过具体直观的情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比如,在讲解《连加连减》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课前精心设计的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打造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往往能够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学课件中可以设置这样一个动画的形式“绿油油的草地上有4只小羊正在吃草,过了一会跑过来6匹马,最后又走过来2头牛,让大家算一算现在草地上共有几只动物?”通过这种连续动画的形式学生很快的算出了答案共12只动物,让后继续播放动画“只见最开始吃草的4只小羊走掉了,过了一会又有两匹马跑出了草地,这时再让学生算一算此时草地上还剩几只动物?”学生也很快的算出答案,真正掌握4+6+2以及12-4-2的运算顺序以及含义,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真正实现“乐学”,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二)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充分体会数学魅力和乐趣实现“乐学”

当前教学理念提倡应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真正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数学知识教育培养的同时,也更应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学以致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协同发展和提高。所以,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等能力获得有效锻炼,同时又能够使学生在动手过程中展开探究和思考更好的理解和消化知识。并且,让学生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感到新奇有趣,更愿意主动投入其中锻炼和提高动手能力,活跃数学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数学学习主观能动性,提升数学知识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知识时,教师就可视班级学生数学学习具体学情,将学生分成各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探究式学习,每位小组成员现在纸上画一个三角形,然后使用准备好的量角器量得自己所画三角形各个内角的角度,并相加算的三角形内角和,在此过程中组内成员可以互相探讨和交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最后学生互相对答案时就会发现,虽然大家测得的内角角度各不相同,但是三个内角相加后的和都是180°。这时,学生就会感到疑惑,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会是180°呢?然后,教师再让学生使用剪刀将刚才自己在纸上画的三角形裁剪下来,而后在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放在一起拼一拼,这时学生们就会惊讶的发现,三个内角组合到一起变成了一条直线,也就是180°,这时学生就会茅塞顿开很快就理解了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的客观事实。并且,学生也会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和趣味所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和探究精神,实现对数学课程的“乐学”。

(三) 采用激励式教学法,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树立学习自信心

在数学教学中发现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赞扬,往往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对小学生心理和性格特点来讲,他们在学习各学科知识的过程中通常都是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努力的学好这门学科,有时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和肯定的眼神就是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那么一定会赢的学生的喜爱和信任,并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为前提下的数学教学必然事半功倍。如若不然,教师经常批评学生,学生在课堂上也是极其紧张生怕出现错误,无法真正投入到知识学习当中去,限制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不利于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发展。所以,无论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或是在评价学生课后作业等方面,教师应做到多些表扬和鼓励,少些说教和批评。例如,在课堂的提问环节中当学生答对时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在回答错误时也应给予鼓励,让大家学习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善于思考勇于提出质疑的精神。又比如,在评价学生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加入类似下面的作业评语。“书写工整、认真仔细、你很棒哦”“虽然有两处错误,但作业总体完成度较好,再接再厉”“你非常聪明,如果再认真一些一定会更好,加油!”“全部正确,非常棒继续加油!”等这种激励性的评语,也可在评语旁边花一朵小花或者笑脸等,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和关爱,促进师生感情,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作为学生各学科学习重要基础性阶段,更是学生良好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形成阶段,特别是小学数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严谨学习态度以及正确学习方法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学科,对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并优化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有效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真正实现‘乐学,从而在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被调动的情况下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课程学习当中来,从而不断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确保数学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周宗祥.浅谈怎样让小学数学教学实现“乐学”[J].读书文摘,2017(4).

[2]刘定富.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训练学生养成乐学的习惯[J].速读旬刊,2016(5).

作者简介:赵龙辉,湖南省永州市,湖南省江永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乐学小学数学策略
乐学电阻 明辨是非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种下求知乐学的种子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