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听课习惯

2018-09-15王薛琴

考试周刊 2018年84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的教学科目,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小初高学习阶段,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个性鲜明,对于外界的新鲜事物往往保持着较高的好奇程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上,学生听课的习惯,往往并不是那么的理想,很多学生会出现难以集中精力或者是东张西望的现象,针对这些教学现状,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有所警觉,并作出改善。

关键词:小学数学;听课习惯;教学方法

一、 引言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听课习惯,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是一门考验学生逻辑与思维的教学科目,数学教学内容往往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因此学生必须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有效的听取教师的讲解,才能更好的提升学习效率。想要逐步的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点滴积累不断改变,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

二、 转变枯燥的讲解方式,课堂教学应该更具趣味性

数学教学内容从本质而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枯燥性与单一性,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如果只是注重内容与知识点的阐述,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感觉很压抑、很无趣,从而难以保持课堂关注度,到时听课效率降低,听课习惯难以养成。因此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教学语言描述得更为精准,更为生动与鲜明,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讲授《小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想分给谁一起吃呀?和老师一起吃好不好呢?”首先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然后接着提问:“如果你把苹果分给我一半了,那么请问你的手上还有多少个苹果呢?”这个时候学生肯定会回答:“只剩半个啦!”教师可以接着说:“那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更简单的方法,来拼写半个,你们有没有兴趣呀?”“假设我们把苹果看做是单位‘1我们把苹果拆成两份,那么我们的分母是不是应该写2了呀,你们把苹果分给了老师一半,现在你们还有多少苹果呀?是不是也是一半呢,我们用分数表示是不是就是1/2了呀?以后别人再问我们一个苹果分成两份,吃了一份还剩下多少的时候,我们除了回答一半,还可以这么回答呀?”学生就会回答“1/2”。这个时候,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学生愿意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互动之中,在这个环节中不断地引导学生去自主思考,这样的教学才会更加具有效率,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也不会感觉到枯燥与乏味,整个教学氛围是轻松、愉快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三、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听课质量

小学数学课堂,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数学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数据分析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让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感受到学生数学的乐趣,学生才能更好的听取教师的讲解与分析,数学学习才会更具效率。课堂上学生听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如果一味的单一的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兴趣会逐步降低,注意力也会难以集中,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拥有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听课的过程中,感受到教学内容的层次性,趣味性,能够参与到教学环节之中,才能激发学生的听课欲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例如教师在讲解《统计与概率》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划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通关任务,顺利获得通关学习任务的小组,可以获得免做一次课后作业的奖励。首先将此次学习的任务与目标为学生讲解清楚,让学生能够对课本基础内容产生了解。学生还需要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制作条形图、得出最后的答案,因为有任务作为指引,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注意力也会更加的集中,在参与整个学习环节的过程中,学生的情绪也会受到班级其他同学的影响,变得更为积极与活跃,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听课,也不失为水到渠成的好方法。

四、 构建新型评价制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听课习惯

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更注重分数与实际教学反馈,因此教师的评价制度也往往建立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之上,这样的评价制度,对于现行的素质教育是存在一定的偏颇的,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评价机制,引导和鼓励学生认真听课,通过点滴的积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教师在评价形式与内容上,也应该跟随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转变,评价机制应该更具科学性与人性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學习所带来的乐趣,让学生能够喜欢数学,愿意了解数学。例如在课后作业的评价机制上,教师应该落实多层次的评价机制,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教师而言,最应该注重的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基础理论知识的夯实程度,教师批注评语的过程中,也可以用优、良来替代具体的分数。在课堂知识点讲解的时候,对于一些认真听课、积极发言的学生,教师应该的及时的给予回应,大方的赞赏学生的行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改变,是能够被教师关注到的,激发学生的听课热情。当班级学生出现一部分不听课的现象时,教师可以用一些简短的提示来引导学生“小小手、背背后,小眼睛、看黑板、小耳朵、听讲课”充满童趣的语言,不仅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还能让班级的学生自然而言养成听课的习惯。

五、 结束语

小学数学听课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的引导和鼓励学生,一点一滴的教导学生,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何莲.浅析低年级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0):00114.

[2]梁爱华.浅析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J].东方青年·教师,2011(9).

作者简介:王薛琴,甘肃省兰州市,甘肃省榆中县一悟小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实用型中医人才培养中慕课教学方法的探讨
文言文教学方法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