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2018-09-15刘亚娟

考试周刊 2018年84期
关键词:月光曲文章素养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可以学会捕捉相关信息;在分析关键词句的过程中能学会如何概括归纳;在欣赏感悟的过程中能体会文章的内涵。这些方法能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要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提高感知、领悟句子内涵的能力,掌握如何从句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如何欣赏句子的修辞手法等。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促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能力,进而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一、 研读文本,学会捕捉信息

在引导学生阅读时,不管学生采用的是默读还是诵读,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从词句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捕捉信息是阅读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检测阅读效果的方式。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初步阅读文章后说说自己对文章中人物的印象,谈谈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分析文章的内涵和主旨。这样能让学生学会捕捉文章中的重要信息。

在学习《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诵读课文,并尝试从中捕捉到重要的信息,进而了解草船借箭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和一步步的发展过程,进而体会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教师可以通过一个个疑问促使学生深入探究,捕捉文章中的重点信息。如首先可以让学生分析诸葛亮是否借到了箭,怎样借的,为什么要草船借箭,这可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其次可以让学生分析借箭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如思考为何诸葛亮在大雾时候去取箭,为何鲁肃不向周瑜汇报借箭这件事情,诸葛亮为何认定曹操不敢派兵出来。这能让学生进一步获取文章中的重要信息,进而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最后可以提出一些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如,“既然箭是骗来的,文章为何叫《草船借箭》,而不是《草船骗箭》?”这样的探究逐步展开探究,一步步深入下去进行挖掘,思维变得有深度和广度。

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并丰富语言活动的经验,获得良好的语感。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学会捕捉信息,则能促使其学会如何将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有结构的系统,继而提高语文能力。

二、 抓住关键,尝试概括归纳

概括和归纳指的是对文章的语段进行感知,用讲解的语言说出段落大意。《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概括文章的内容,用小标题标注其中的内容。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这方面的训练,则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将相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抓住其中的关键信息,然后发散开来,展开分析。如首先可以让学生抓住文章中的语言进行分析,让学生阅读蔺相如三次和秦王的对话,然后分析从语言中能分析概括出什么信息。学生发现,这些语言展现出了人物的智慧和勇敢。其次,可以让学生对比文章的语言,并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可以对比分析蔺相如和廉颇的语言,说说两者的性格特点。学生发现了不少信息,如两者对于对方的称呼不同,态度不同,出发点不同。蔺相如称呼对方廉将军,表示了尊重,体现了心胸宽广,展现出顾全大局的一面,但是廉颇却称呼其蔺相如,显得不恭敬,体现出唯我独尊的状态,表现其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最后还可以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细节,感受从这些词句中能看到怎样的写作手法。如有学生发现作者用语言描写的方式体现了见其声而知其人的艺术效果。在分析归纳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人物的性格,更了解了作品的写作风格。

思维发展和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能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在阅读中获得的关键信息,则能提高其辨识、分析、归纳、概括等方面的能力。语言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相辅相成,故此发展分析和反思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

三、 潜心会文,实现感悟欣赏

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能自主阅读,潜心会文地感悟文章中的内容。每一篇文章的内容、写法和风格各不相同,故此欣赏和感悟的着眼点也不相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分析,进而提高审美鉴赏和创造的能力。

在学习《月光曲》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感受文中的情境,并深入体会,感受作品的写作风格。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尝试说说文章如何用文字描写乐曲《月光曲》的內容。学生发现《月光曲》写的是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其次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尝试说说既然文章以《月光曲》为题,那么为何又要描写盲姑娘等人呢,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如有学生认为:“这样展现了《月光曲》能感动很多不同阶级、不同经济地位的人。同时也为了说明贝多芬十分同情穷人,因此才能创作出如此感人的乐曲。”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展开随文阅读的活动,尝试阅读《二泉映月》,并说说这两篇文章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同样都是以乐曲作为对象,两者又有什么不同呢?这样的分析能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作品的风格。

审美鉴赏和创造的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文章的内容,感悟文章的人物形象,学生不仅能了解文章讲述了什么,更能体会其语言风格,久而久之也能提高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审美体验的能力,能让学生全面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阅读教学活动结合在一起,切实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分析文章,而应该引导其进行自主感悟和欣赏,调动其阅读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小伟.将能力培养根植于阅读教学活动中——以苏教版《郑和远航》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2016(12).

[2]李军.将语文能力培养根植于阅读教学活动中[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23).

作者简介:刘亚娟,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民勤县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月光曲文章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读”好《月光曲》,教出语文味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月光曲
月光曲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