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民主课堂 实现教学相长
2018-09-15眭庆华��
眭庆华��
摘 要:通过三则生物课堂教育教学日记,展现了在生物民主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相互纠错,相互启迪,平等交流,集思广益,自由探索,实现了教学相长,增进了师生情感。
关键词:民主课堂;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笔者认为实现课堂民主方能达成这一要求。民主课堂的构建不仅是当今新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教育主动迎接挑战的必由之路。民主课堂鼓励参与,权利共享,自由探索,平等交流,合理表达。在民主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相互纠错,实现教学相长,可以集思广益,实现思维碰撞,激发灵感,最终培养出能在当今这个充满矛盾和挑战的世界里勇敢面对并努力解决各种重大社会及个人问题的人才和主力军。
下面是笔者在执教过程中融入民主教育理念的三篇生物课堂教育教学日记,现整理出来,以求抛砖引玉。
一、 教师纠正学生:润物细无声
2018年3月12日 星期一
上午第三节上课预备铃响后,我带着教具疾步走进八年级2班教室,听到不少学生的说话声。此时,该班的班主任陈明芳老师正好从教室门口路过,她将头探进教室看了看,教室立刻鸦雀无声。陈老师走后,教室的说话声又起,我发话了:“同学们见到自己的班主任一点言语都没有,看到我就有说不完的话,看来同学们对我要亲近、亲热些,是这样的吗?”不少学生会心一笑,不再讲话了,我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
在讲课的过程中,我听到了细小的议论,看不出是哪些同学在说话,我暂时中断讲课,学生的议论声戛然而止。
我问:“你们上数学课也是这样的吗?”
学生摇头说:“不是。”
“那为什么数学课能做到安静的听课,生物课就做不到呢?”
学生回答:“数学老师是班主任。”
“哦,原来如此。”我佯装才知的样子。我决定趁机教育一下学生。
“是不是你们对待不同的老师采取不同的态度?对班主任要尊重一些,而对其他学科老师就可以随便一些?你们知不知道你们的这一态度是在歧视任课老师?现在你们想一想,假如我们任课老师对同学们采取不同的态度,对一些学生好些,对某些学生差一些,甚至歧视某些学生,这样做好不好。”
学生齐声:“不好!”
“既然同学们知道这一道理,老师对学生应该一视同仁,那你们换位思考一下,你们对所有的老师不是也应该同样的尊重,在不同学科的课堂上都要有好的表现呢?”
学生哑口无言,陷入沉思中……
二、 学生纠正老师:认理不认人
2018年3月13日 星期二
下午第一节在八年级6班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其中要求学生在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找出有多少条食物链?我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亲自数一数到底能找到多少条食物链。
说实在的,在这之前,我也没有数过,教学参考书上也没有现成的答案,在学生数时,我也在自己的书上数。为了怕出错,我不断地反复问成绩较好的学生数出来没有,可我发现他们(指成绩好的同学)数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其中较多的学生数出来是12条,我请黄一鸿、邓成康先后起来数出到底是哪12条?等他们数完后,我自己又重新数了一遍,发现只有11条,为了避免数漏,我又反复数了几遍都是11条。
我不断地反复问学生:“怎么会有11条呢?”为了证明我数的正确,我还到一学生面前親自数给他看,这位学生认可了我的结果。就在我即将宣布最后结果时,牟瑶焱对我说:“有13条”,口气非常坚定,我知道她是一位很稳重的女孩,平时成绩较好,在这个时候没有十分把握是不会乱说的。我快速做出决定,走到她的面前,叫她数给我看,她很有耐心地数,一遍、二遍、直到数第三遍时,我才发现我的错误,漏数了其中的2条,回到讲台上,我重新数一遍,不错,应该是13条,这时,我才宣布:“应该是13条,请同学们再数一数,按顺序数,不要数漏了,也不要数重了,没有数出来的同学自己主动请教数出来的同学。”话音刚落,下课铃声就响了。
下课后,我走到邓成康的座位,问他,数出来没有?他还是坚持说:“老师,你肯定数重了,应该是12条。”我在他的书上数给他看,一遍没看清,再数一遍,数了2遍,他看清楚,确实漏数了1条。
一个简单的数食物链,学生常犯的失误在我身上也出现了,幸好我比较谦虚,主动与成绩较好的学生交流,及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及时纠正,在下课前的最后时刻,公布了正确结果,挽回了不良局面。
三、 课堂发挥民主:集思又广益
2018年4月13日 星期五
今天上午第四节在八年级7班上课,当讨论到P103“思考与练习”第3题(化肥、农药等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要满足地球上日益增多的人口的粮食需求,这些化工产品对农业来说是必需的。请针对这个问题发表你的看法。)时,开始有些冷场,在我的激发下,几位同学先后起来发言,让我有了意外收获。
首先朱柯滨起来回答,他认为可以用沼气池的渣、水代替化肥,引进害虫的天敌来代替农药,这样就可以既保证粮食丰收,又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我充分肯定了他的观点和做法,我继续鼓励其他同学,看还有没有其他办法?
王帝说,可以借助转基因技术,让农作物具有抗虫性,我高度赞扬他的方法,并指出这是其他班的学生没有想到的办法。随后陈禹航举手发言说:“可以把农作物的种子带到太空中接受宇宙射线的辐射后,使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再带回地面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我听后,认同地说:“通过生物技术改良、培育生物新品种,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这样就减少对化肥的依赖,从而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王帝和陈禹航同学能积极开动脑筋,想到借助生物技术来解决现实问题,很了不起!”话音刚落,教室响起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
作者简介:
眭庆华,重庆市,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